周玉祥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 江蘇鹽城 224005)
健康是指人體在身體和心理及適應社會發展方面都能保持完美的狀態,而不是單單指身體沒有疾病和不虛弱。體育運動是歡快的活動,它能使身體健康舒暢,而且能從這種健康、舒暢中培育出一個愉悅、開朗的心靈。在當今重視體育健康的新形勢下,推廣和提倡體育大課間活動就像一縷陽光滲透了整個校園,給校園注進了青春的活力,更好的展示出學生生動活潑、陽光向上的天性。比如我校: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的大課間活動,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自由,更有益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利于學生全面成長,這無疑也更受學生的喜愛。它除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造就學生的健康心理外,還讓學生掌握了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技能、技巧,使學生養成團結協作、關心集體等優良品質,培養了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不斷下降令人擔憂。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人數在過去5年內迅速增加,1/4的城市男生是“肥墩”,眼睛近視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為76%,大學生高達83%,視力不良、超重及肥胖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每天生活的單調,學生的每天日程安排就是從學校到家里,除了上課就是寫作業、做習題,體育鍛煉時間被擠壓,每天鍛煉時間得不到保證是造成學生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像一場及時雨灑滿了全國各地。而推廣體育大課間活動,是保證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活動,使學生能真正走進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的有效措施。
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學生身體得到了全面鍛煉,增強了體質,還對學生在德、智、美三方面更好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為人們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大腦右半球的活動暫時處于主導地位,這個半球同時支配音樂和愉悅的情緒,適當的體育運動之后,全身的新陳代謝加快、加強,養料的充分吸收,廢物從呼吸、汗液中加速排出,各個器官和肢體都得到活動,左右兩半球的興奮和抑制得以平衡,這時會感到周身爽快、舒暢,覺得生命充滿著活力和愉悅,同時也就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1)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第二高峰期,也是身體素質的快速增長期,在此階段堅持鍛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使學生的身體得到了全面發展,增強了學生的體質。
(2)整個體育大課間活動,學生在音樂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各項體育活動,那些動人的旋律,優美的歌聲,使學生得到了心靈的震撼、美的享受的同時,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
(3)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活動的內容,增強了同學間的友誼和凝聚力,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使學生在快樂的運動中身心得到鍛煉,在快樂中掌握運動的技能、技巧,在快樂中成長。
(4)體育大課間活動還培養了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為他們走向社會,走向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課間體育活動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模擬社會的環境,學生在合作中學會相互關心,相互尊重,在活動中學會了合作與交流。
(5)體育大課間活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健康的心態和文化素養的形成。課間體育活動融文化藝術于體育之中,不僅促進了學生對其它學科的學習,而且對學生的整個人生都有著良好的影響,是學生難以忘懷的校園生活中的一個亮點。
(6)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培養創新能力,對提高他們未來的生存能力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自編自創動作、自己設計體育游戲的同時,萌發了創新的種子,提高了創新能力。
(7)大課間活動使學生獲得體育鍛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興趣、習慣和好的品質。開展大課間活動后,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更濃,鍛煉的內容和方法更多,逐漸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
(8)體育大課間活動能促進學生健康目標的實現,學生的達標率明顯的上升。
課間操是中學生參加的最穩定、最有保證的一項體育活動。多年來,課間操等于廣播操,內容單一、乏味、形式機械、呆板,學生早已厭倦。絕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敷衍了事、應付而已。現在把課間操改為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安排由原來的10分鐘增加到30分鐘,集健美操、武術、跳繩、踢毽、乒乓球、羽毛球、游戲、接力跑、球類等為一體,列入課間體育活動中,讓學生在自編、自練、自創中得到全面發展。
內容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組成。
(1)隨著校園廣播《你我他,快參加》歌曲響起,伴隨著強烈的催人奮進的節奏,各班在教室們口排著整齊劃一的隊伍,依次跑進操場,老師們都走出了辦公室,情不自禁地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接著《青春的活力》曲子響起,師生們一起做起了廣播操,那份和諧、壯觀、自信,構成了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2)當《歌聲與微笑》音樂響起時,分散活動開始了,這是學生最高興、最放松、也是最自由的時候,各班在體育委員帶領下,來到指定的地點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活動內容主要由學生自己安排,要求每個學生都能愉快的活動起來。學校提供一定數量的活動器材,主要有短繩、長繩、毽子、羽毛球、呼啦圈、滾鐵環、轉陀螺、乒乓球、籃球、排球等,學生也可以自帶運動器材,也可以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跳自己喜歡的舞蹈,練自己喜歡的拳術,這段時間內主要突出了學生自主活動,主動參與,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
(3)隊列回歸,在音樂聲的引導下,學生跑步回到原來的位置,隨著《校園秧歌舞》音樂響起,學生們歡快地跳了起來。放松運動結束后,學生帶著活動后的愉快心情,排著整齊的隊伍跑回教室,準備學習其它的學科知識。
(4)遇到下雨天氣,可以自己編一套室內活動操,學生在做完規定的動作后,在教室里下棋、游戲、猜謎或在走廊里活動,內容可以按老師平時教的動作鍛煉,也可以按自己的愛好練習。
(5)春、夏、秋季節先做廣播操,然后分散活動,再集體跳放松操。冬季先全體跑步,然后分散活動,再集體跳放松操。
(1)把傳統的課間操形式改為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僅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它不僅促進了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也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起到了推動作用。
(2)有規律的有組織的適量的活動,不僅使學生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魄,而且有助于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帶來積極的自我概念,提高了學生的智力水平,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增強了學生的自我價值和自尊心,促進了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加強了注意力和記憶能力的發展,培養了他們相互協作,克服困難的能力,樹立了勇敢、自信的人生態度,從而使他們敢于接受挑戰、敢于競爭。
(3)大課間體育活動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真正實現了“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構想。
(4)在終身體育、體育文化等新觀念形成的今天,從文化的、生活的、課程的視野建構大課間體育活動,豐富課間體育活動的內涵和外延,形成科學、體育與藝術整體育人的新格局,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對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產生良好的積極的影響。
(5)大課間體育活動要求既開放又靈活,它對組織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做到管理有序又靈活多變,使學生既能充分自主自創,又能自律自控,仍是一個有待繼續探索的問題。此外,不同的學校,場地、器材和師資等配置不一樣,構造的課間體育活動也不相同,只有因地制宜,不斷創新,才能形成各自學校課間活動的特色,才能使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有聲有色。
大量的事實證明,身心健康是一個人的基礎,沒有健康的體魄,即使品德再好,學問再大,也難以報效祖國和服務人民,更談不上有自己的幸福生活。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有效的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煉,從學生臉上浮現的笑容告訴我們,他們在體育活動中享受了愉悅和歡樂,他們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同時讓我們也感受到了學生正在以陽光的姿態成長,體育大課間的及時開展,讓校園永遠充滿陽光,讓健康永遠伴隨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1]趙國忠.優秀教師最重要的標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周成平.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季克異.正確理解基礎教育的課程管理與校本課程開發[J].中國學校體育,2005.
[4]王金戰,隋永雙.英才是怎樣造就的[M].重慶出版社,2011.
[5]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Z].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