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靈
因去娛樂會所找歌廳小姐陪唱并由私營企業主買單,山西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文曉平等六名領導干部被山西省紀委給予處分。
副檢察長因“奢靡娛樂”被查處一案,一經曝光便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關注。這不僅是因為他們是檢察官,身份特殊,更緣自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和全黨開展反“四風”行動的背景敏感。因此,其頂風違紀的嚴重性及危害性不言而喻。綜觀此案,當為各級領導干部敲響警鐘。
制度監管需發力。透過副檢察長等六名領導干部“奢靡娛樂”的丑聞,人們不難看到其腐化奢靡、私企買單、公車私用等明顯違紀之處。而對于這些不當之舉,黨規黨紀和職業規范都有明確的禁令。比如《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檢察官職業行為基本規范(試行)》等。但為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聯系到前不久上海四名法官的“集體招嫖”,制度監管的疲軟乏力可見一斑。要遏止此類事件的多發勢頭,必須激活制度規定的警示性和約束力,讓體制內監管有效運轉,讓各種“不準”和“嚴禁”成為剛性規章。
廉潔自律最為高。從表面看,副檢察長的“奢靡娛樂”是為了商議其兒子的工作事宜,但其實質卻是缺乏對制度法規的敬畏。透過副檢察長對招聘潛規則的同流合污和其他干部的“召之即來”,人們不難看到政府官員戒除私欲、自我克制的極端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降低人生境界、醉心聲色犬馬已成為某些官員難以自拔的頹廢頑疾。而從同時被查處的晉源區檢察院檢察長常向東那句“居要職,常自省,時時防微杜漸。鑄鋼骨,不忘本,處處為民操心”的廉政諍言中,人們更看到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兩面”做派。官員自律勢必引領社會風尚向好,而司法人員墮落,則難免會動搖人們對法治的信仰。
違法亂紀必受罰。應該說,副檢察長等的明知故犯和頂風違紀,除了對制度法規的漠視不屑外,自感私密、心存僥幸也是其主要心態。這無疑是看輕了民眾監督的正義力量和法規不容挑戰的制度威力。但現實情況是,盡管“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道理人所共知,但心存僥幸的頂風違紀者仍大有人在。對于他們,違規受罰也許是最刻骨銘心的教訓。也許,人們耳熟能詳的四句俗語可以成為官員的鏡鑒,那就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沒有賣后悔藥的”。奉勸那些欲以身試法者自尊自愛,慎獨慎微。
沁水縣:剎“四風”取得實效
沁水縣為改進工作作風,狠剎“四風”,實現了“五減少”。一是精簡了文件簡報。縣級發文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3%;簡報下發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也精簡了29%。二是壓縮了會議經費。全縣性會議壓縮了14%,其中全縣組織、宣傳統戰、紀檢、政法工作召開了“一攬子”會議,會議經費同比下降了50%。三是實行公務接待申報登記制,公務接待費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7%。四是停辦了多項慶典活動。縣醫院綜合住院樓喬遷,未舉行任何形式的落成典禮和慶祝活動;取消“教師節文藝晚會”。五是改進了新聞報道。縣電視臺、報社的新聞報道更注重貼近民生,縣領導的活動報道時長及次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5%、15.7%。通過狠剎“四風”,全縣干部把更多的精力傾注于“下基層、變作風、入民心、惠民生”和“訪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動中。走訪活動中,解決各類幫扶資金1720萬元,協調引資1707萬元,黨員干部捐資幫扶672戶21.61萬元,幫助群眾解決新上項目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