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禮
解決黨員領導干部作風不實、不正、不廉的問題,要把“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貫穿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始終。“照鏡子”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前提,是實踐活動取得成效的基礎,其目的就是發現問題、找出差距、改正不足。
“照鏡子”首先必須選對鏡子,不同的鏡子照出的效果必然存在差異。譬如:“哈哈鏡”讓人像變形,“放大鏡”則會放大觀測目標,“顯微鏡”則可以把細小問題暴露無遺。“照鏡子”時,應該本著正本清源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思想,用“三棱鏡”分析群眾意見,做到條分縷析,分類把握;用“顯微鏡”查找問題,做到不遮不掩,不遺不漏;用“放大鏡”看待缺點,做到心存敬畏,慎始慎微;用“平面鏡”看待成績,做到客觀公正,不虛不胖;用“后視鏡”觀測效果,做到及時回訪,鞏固提高。切忌選擇“哈哈鏡”來對照自己,那樣的話,則必定失真、變形、走樣。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處級以上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是重點,應該對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進行對照檢查,而基層單位和普通黨員干部也應聯系工作實際進行對照查擺。黨員干部要查找自身的問題與不足,必須選好角度,選對參照物。要針對本部門、本單位以及黨員干部隊伍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對照檢查,用《黨章》、《廉政準則》等黨紀條規、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等進行比對和衡量,看看黨性黨風如何,照照群眾觀點怎樣,查查精神狀態好壞,比比道德品行高低,以此發現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達到人人受教育、個個有提高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