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縣紀委監察局
2012年10月,根據繁峙縣集義莊鄉北龍興村村民的反映,繁峙縣紀委監察局于2013年1月20日對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巨兵的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
經查,張巨兵任北龍興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期間,存在未經村民代表會議研究擅自決定用高速路補償款償還歷年所欠債務、村內村務財務不公開、村委未經上級部門批準擅自批宅基地給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村民、未與種植機動地的村民簽訂承包合同收取費用、對出租校舍收入未入村賬直接支出、村委決定以虛報方式領取糧食補助款和退耕還林款用于村集體支出、承包磚廠挖土毀壞了退耕還林地等違紀問題。
2013年4月10日,繁峙縣紀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給予張巨兵開除黨籍處分,并對其他村干部給予了相應的黨紀處分。
作為“一把手”帶領村干部集體違紀,該案具有剖析的典型性,體現了預防腐敗中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懲防體系的重要性。
自身素質不高是誘發腐敗的主觀原因。
一是漠視法律法規,私心嚴重。被查處的村干部中,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法制觀念淡薄,挪用、侵占土地補償款,為自己和他人謀取私利。本案中的村支部書記張巨兵,無視國家法律法規,未經上級部門批準,擅自做主,把兩處宅基地直接批給村民,嚴重損害了集體利益,最終也導致其個人滑向犯罪的泥潭。二是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抵受不住侵蝕,自甘墮落。張巨兵,一個有著20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村支部書記,受腐化墮落、拜金主義思想的侵蝕,未經村委和村民代表會議同意,便私自將磚廠經私人手作了轉包,進行了權錢交易。磚廠經營期內挖土毀壞退耕還林地約3畝。以手中的權力作為資本來撈取利益,從而使自己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可自拔。三是放松學習,黨性觀念不強,拒絕內部監督。張巨兵任職期間,村務財務不公開,使村務、財務監督小組形同虛設,村內各項事務均由他一人說了算,引起群眾的不滿。
制約監督不力是導致腐敗的客觀原因
一是縣、鄉相關職能部門簡化辦事程序,對村、組黨員干部權力制約不力。村、組黨員干部可以單獨領取征地補償等款項,借機隨意申報宅基地安置等事宜,而對征地補償等款的發放、宅基地安置等具體方案不張榜公布,從而導致各種腐敗案件的發生。二是各項制度執行不力。《村務公開制度》、《村民代表會議議事制度》、《民主理財工作制度》等規章制度執行不力,有的形同虛設。三是選拔與管理不嚴。在對村黨員干部的選拔使用和教育管理上,存在“重才輕德、重用輕管”的問題。有的鄉鎮認為農村基層干部工作難度大,對一些農村黨員干部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鄉鎮放松了對農村黨員干部的管理,認為農村黨員干部出不了什么大問題,管不管無所謂。有的鄉鎮在選人用人上不堅持干部標準和規定程序,使少數素質低、能力差、私心重的人混入干部隊伍。
絆人的樁不在高。掩卷而思,張巨兵等村干部集體違紀案件并不大,但給了我們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農村黨員干部刻骨的教訓和深刻的啟示。
首先是要強化教育,注重管理,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一是抓好正面教育。要采取靈活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的人生觀和宗旨教育,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學習黨章、黨紀政紀條規和法律法規知識,增強他們的黨紀法紀觀念和廉潔自律意識,促使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二是要強化典型教育。對農村黨員干部中涌現出的勤政廉潔、為民辦事、帶領群眾致富的先進典型,要進行廣泛宣傳,弘揚正氣,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標兵。三是抓好疏導教育。農村黨員干部處在農村最基層,受各種因素影響,思想穩定性較差,容易產生思想問題。要經常對他們進行疏導,使他們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要利用違紀的反面典型進行警示教育,通過身邊典型案件,以案釋紀,以案釋法,使他們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其次是要堅持原則,嚴格把好選人用人關。要減少農村黨員干部違紀,根本在于選準選好村干部,建設好村級班子,要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把那些文化水平高、黨性強、講原則、廉潔務實、有經濟頭腦、群眾信賴的同志選拔到村級班子領導崗位上來。各級黨政組織,特別是鄉鎮黨委、政府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強對村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對他們的工作要多檢查、多指導、勤監督,對實績突出、群眾擁戴的好干部,要大力宣傳、表彰,給予激勵和獎勵;對那些不堅持原則、不依法依紀施政、不勝任工作的村干部,要堅決予以調整或撤換,對違法亂紀的要予以嚴肅查處。上級組織和有關部門要關心、愛護、支持農村黨員干部,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再次是要完善制度,加強監督,從源頭上預防農村黨員干部腐敗。一是完善和落實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實行村賬鄉管、組賬村代理等,規范各類資金的發放,規范村級開支,建立健全重大開支項目集體研究制度。二是探索建立村務監督機構。由村民代表會議民主選舉產生村務監督委員會,村“兩委”成員及其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避免村“兩委”成員任村理財小組或監督小組成員而使監督成為虛設。三是實行村務公開制度。設立村務公開欄,公布行政事務、經濟管理、財務開支等事項,嚴格把好公開內容、公開程序、公開時間、公開形式和公開資料規范歸檔保存等五個關鍵環節,接受群眾監督。四是實行村級財務定期審計制度。由鄉鎮紀委牽頭,組織財政、農經等部門參加,定期不定期對村級財務進行審計。同時推行村干部述職述廉、民主評議、個人重大事項報告、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及時將村干部廉政情況建立廉政檔案,有針對性地督促其加強防范,糾正存在的問題。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督促基層干部切實承擔起責任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對群眾的各類信訪件,要及時處理,及時收集各種苗頭性、傾向性信息,及時打招呼、敲警鐘,密切注意動向,及時掌握情況,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