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玉勝
各級領導干部要注重修身養性,以達到明理知恥的精神境界,這不僅契合了習總書記“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一貫要求,也是領導干部增強定力、抵御誘惑、拒腐防變的素質要求。為此,領導干部必須謹記“三戒”。
一要“戒貪”。民眾習慣把腐敗官員斥之為“貪官”,足見貪欲的為害之烈和不得人心。“貪者”的主要表現有三:一是貪權,二是貪財,三是貪色。擁權便貪、一貪就“淫”,已成墮落官員的人生三部曲。其實,“三貪”不過是一種價值觀扭曲的認知誤區。啥叫“幸福”,何為“人生”,領導干部應當多些“該不該”、“值不值”的捫心自問。要懂得“無欲則剛”的道理,恪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底線,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財富觀和享樂觀。
二要“戒躁”。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是當下盛行的一種官場病態。決策浮躁,讓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屢禁不止;作風浮躁,讓推諉扯皮、監管缺位的部門舊病久治難愈,敗壞了政府公信;學習浮躁,讓坐不住、鉆不進、淺嘗輒止導致官員內功缺失、能力不濟。所以,領導干部要止浮戒躁、凝神靜氣,洗刷心理塵埃,熨帖性情躁動,練就心如止水的境界與修養,以平常心、責任感為人處事,謹記民生,淡泊名利;要敬畏法度、牢記使命、潛心履職,以敬業愛崗的職業操守和盡職盡責的執業實績贏得民眾信任;要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博覽群書,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讓學習成為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要“戒假”。與“假”相對的詞是“真”、“實”、“誠”,而當下社會最缺的就是誠實守信。誠信既是做人之基,也是為官之道,更是立國之本。部分官員的假文憑、假成果、假數字、假政績、假大空,不僅有損干部形象,更貽害黨的事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領導干部要深知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真言,戒虛求實,去假歸真,知行合一。具體要做到“五實”,即對黨忠實、對人誠實、履職扎實、為民真實、處事老實。切忌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虛作假,失信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