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雙新
(桂林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0)
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的一種思潮,簡稱“決定論”。無論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都深深刻下了地理環境的烙印。
地理環境決定論萌芽于古希臘時代,柏拉圖認為人類精神生活與海洋影響有關。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認為地理位置、氣候、土壤等影響個別民族特性與社會性質;希臘半島處于炎熱與寒冷氣候之間而賦予希臘人以優良品性,故天生能統治其他民族。16世紀法國思想家博丹所提出,他認為地理環境決定著民族性格、國家形式和社會的變化。1748年,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著《論法的精神》一書中,系統地論述了“氣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對國家的法律、社會制度和民族精神的決定作用。1881年英國歷史學家巴克爾在《英國文明的歷史》一書中認為個人和民族的特征服從于自然法則。中國的梁啟超也對環境論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主要具體探討了地理環境與中華文明之間的聯系。
受英國自然環境的影響,英國的文化更具有海洋性。基于環境決定論,該論文旨在討論英國的海洋環境對英國人性國民性所帶來的影響,旨在弄清地理環境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北海和英吉利海峽將不列顛群島與歐洲其他地區隔開,使之成為孤懸于歐亞大陸之外的島國。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一道天然屏障,幫助英國人成功地抵御了來自大陸的入侵者,如凱撒大帝兩次入侵英國和拿破侖入侵英國。因此,居住在島嶼上的英國人很容易產生對島嶼的依賴,并產生了很強的優越感。另一方面,居住在島嶼上的人民比居住在大陸人民擁有更多自由,處在島國的人民,更容易產生向外擴張的動力和欲望。而從英國歷史進程來看,英國曾多次向歐洲大陸擴張。16世紀時,伊麗莎白在位期間,施行了重商主義政策,并鼓勵發展海盜事業,充分利用該島國優越的地理位置,開始向海洋發展,最終戰勝了法國的“無敵艦隊”,為以后英國取得海上霸權奠定了基礎。19世紀末,英國人侵占了比本土面積大150倍的外國土地,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所處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為英國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契機,使人民對島國形成了牢固的優越感和依賴感,這種感情讓英國人具有自信、民主和開拓精神。
英國特殊的島國地理環境讓英國人擁有富有的想象力并善于開拓。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探險和游記素材的小說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很多英國作家都描寫了英國人特有的性格。例如,18世紀丹尼爾·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就是取材于水手亞歷山大·賽爾科克的精彩故事,成為不朽的“海島題材”小說之一。敢于冒險,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
英國是由蘇格蘭、英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四個部分組成的。由于地理和歷史的關系的影響,其性格和文化也都存在著微妙的差異。英格蘭覆蓋英國南部的絕大部分,西部與威爾士接壤,西南部大部分是高原,而最高的山區位于蘇格蘭西北部的湖區,東部主要是開闊的種植平原。蘇格蘭高地,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多山地區。高地占據了格拉斯哥北部蘇格蘭西半部的絕大部分。威爾士的群山陡峭險峻,中部和北部,適合發展農業。北愛爾蘭有廣闊的北方海岸線,遍地礁石,還有幾處深深的缺口。
從上述地理環境得知,蘇格蘭高地,山區較多,因此蘇格蘭人民性格粗狂,心胸比較開闊,樸素正直。從蘇格蘭的歷史可以看出,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過程中,蘇格蘭人表現出了對英格蘭人統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獨立的強烈愿望,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英格蘭占有大部分的平原地區,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英格蘭人較強的優越感;另一方面,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的影響,英格蘭人比較自相矛盾,模棱兩可。威爾士人比較健談,在英格蘭人看來,威爾士人熱情奔放、熱心友好。威爾士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于當地的地理環境有極大的關系。就威爾士人而言,他們不得不像許多少數民族一樣,在強大的鄰居面前努力保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文化。威爾士人的性格與蘇格蘭人民的性格差別很大,除了歷史原因之外,地理環境的差異也起了很多作用。在整個地理環境中,蘇格蘭處于高地地區,具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從威爾士的地理位置來看,群山陡峭,適合發展的空間較少,需要依靠英格蘭來發展自己,因此威爾士人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今天來看,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威爾士人雖然渴望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同時又害怕獨立。
綜上所述,地理與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一個國家或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對該國家或民族的發展歷史、國民性格等有深刻的影響。英國獨特的海洋環境對英國民族的性格的形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人類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高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自然環境顯得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小,但并不是我們就應該忽視地理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更應該尊重自然,尊重地理環境。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論[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9.
[2]羅選民.英美社會與文化[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3]劉作奎.英國人有種島國情結[N].環球時報,2004(22).
[4]盧敬猛.獨特的地理環境與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J].安徽:安徽師大大學社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