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英
(雙鴨山市圖書館 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
(一)社會發展的需要。美同華裔圖書館學專家陳欽智教授提出,我們正在轉向一個以知識為基礎、注重學習的創造性社會.在這種類型的社會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的—些變化:社會價值觀從“獲取”轉向學習;個人學習知識的動力增強;更多的人學會如何創造性地利用信息、多媒體信息的需求增加;對全球信息的增加。圖書館要適應這種變化,必須改變其原有的信息提供方式,同時改變陳舊的學習觀念,使公共圖書館能夠得到持續的發展。
(二)適應圖書館面臨挑戰的需要。信息社會以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使用為顯著特征。信息技術向各行業不斷增強的擴張之勢,使一些本不屬于信息服務行業的公司已經在滲透本屬于圖書館的領地,Internet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的迅猛擴大,越來越加深了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影響和改變著人們選擇信息、使用信息的行為和方式。目前,Internet已擁有各種日報、雜志及時事、快報、新書報道,世界上大多數主要的檢索系統、數據庫都已上網,并且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Internet信息服務商以其雄厚的資金投入和先進的技術設備優勢,面向企業、面向市場開發信息產品,圖書館不再是信息服務的惟一提供者。這種形勢的發展無疑使圖書館傳統的信息服務受到了巨大沖擊,圖書館惟一的辦法就是持續學習,防止知識老化,及時接觸包括圖書館在內的各相關專業的新知識,迎接挑戰。
(三)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公共圖書館要持續發展,就必須改善傳統的學習,通過建立一種新型的公共圖書館組織——學習型圖書館,來激發大家共同學習的愿望。根據“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思想,學習型圖書館應該是以共同愿景為基礎,以團隊學習為特征,以增強圖書館的整體學習力為核心,講求學習的持續性和與圖書館工作的不可分離性;追求作為個體的圖書館人和作為組織的圖書館不斷自我超越,共同發展,最終達到以知識促進圖書館發展。
如何創建學習型組織有許多的模型與思路,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項修煉”是整合得比較好的創建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所謂“五項修煉”就是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即心理素質和思維方式)、建立共同愿景(指成為員工愿望的遠景,可隨形勢和環境而變化)、團隊學習(大家推出心中的設想、一起思考以取得更高層次的共識)、系統思考(系統地、動態地、本質地思考問題)作為“學習的修煉”。“五項修煉”是個比較成熟的模型,可操作性強,易于借鑒“適用于創建不同類型的學習型組織,如學習型政府、學習型學校及學習型社會等等。根據學習型組織理論,結合圖書館實際,學習型圖書館的基本途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更新觀念為先導。任何一場變革,首先是觀念的變革。在我國,圖書館工作一直以來是比較平淡、穩定的,圖書館人的危機意識普遍不強。創建學習型圖書館,首先就要改變這種歷史沉積下來的不受沖擊的觀念。這是一個心理蛻變的過程,單純依靠行政命令是難以推行的,它需要圖書館的全體員工,特別是館領導深入學習、充分領悟到學習型圖書館的真諦以及創建學習型圖書館的深遠意義,認識到圖書館惟有變革才可適應時代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從觀念上徹底更新,行動上全力以赴,共創個人和組織的輝煌。
(二)塑造圖書館館員的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就是組織大家共同執行的意象或景象。明確地制定圖書館的共同愿景與發展目標是建立學習型圖書館的首要任務,因為共同愿景為學習提供了焦點與能量。在缺少共同愿景的情形下,圖書館內充其量只會產生“適應性學習”,只有當人們致力于實現他們深深關切的事情時,才會產生“創造性學習”。學習型圖書館的關鍵在于它有持續擴展的能力。而這種持續擴展的能力,正是由共同愿景所激發出來的,那是他們自己想要的、自己想完成的。而且,愿景是一個方向舵,能夠使學習過程在遭遇混亂或阻力時、繼續循著正確的路徑前進,愿景還建立一個高遠的目標,以激發新的思考與行動方式。因此,公共圖書館應鼓勵館員不斷地弄清自己內心深處的個人愿景及對組織的愿景,圖書館領導者應徹底了解所有館員的愿景與組織愿景間的異同處,再將館員個人對組織的愿景做一整合,從而共同協調出一個務實且為大家所接受的共同愿景與組織發展目標。
(三)樹立一個發展目標。目標就是方向,目標就是旗幟,目標就是動力。要明確提出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就是致力于構建學習型圖書館。要讓每個館員明確這一目標,使外界知道這一目標。然后在這樣一個總目標的指導下,制定更加明確的具體目標并與組織學習聯系起來,再通過學習來完成這些目標。
(四)營造求實的學習氛圍。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觀念深入人心。每個館員都認識到學習是生存的需要,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并把個人學習與組織目標聯系起來,發揚團隊精神,共同為組織的目標而努力。圖書館應十分注意為員工個人學習創造條件,并鼓勵他們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個復合型人才。
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人們學習的愿望,并可促進學習的持續性。創建學習型圖書館就要善于為全體館員提供一個安心學習、善于學習和樂于學習的環境,通過建立完善的學習激勵機制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并保護學習熱情。如對部門和個人取得的學習成績予以獎勵;績效考核中包括員工學習和創新的能力;鼓勵員工在工作中將所學的和正在學習的知識進行實踐,以增加員工對工作、學習的好奇與樂趣;激勵大家為共同愿景學會同心協力地學習,自覺形成共享與互動的學習氛圍。
(五)創建學習的團隊。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隊成員互相配合、整體匹配并實現共同目標的學習活動及其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團體之所以未能成為整體匹配的團隊,這是因為在團體內部,各人可能格外努力,但他們的努力未能有效地轉化為團隊的力量,結果許多個人的力量被相互抵消了。當一個團隊能夠整體搭配時、就會調整個別成員之間,朝著共同的方向,成員之間力量的抵消或浪費降至最小,這樣,團隊的目標就會一致,團隊擁有了共同愿景,就會知道如何取長補短。團隊的成員只有視彼此為合作伙伴、才能共同深入思考問題和發生深度會談。視彼此為工作伙伴很重要,因為在團隊溝通的過程中,彼此的思維會不斷地得到補充與加強,把彼此視為工作伙伴,能產生較好的互動。因此,惟有注重學習的圖書館團隊,才能提升圖書館的服務品質與內容,進而影響讀者。
(六)培養館員的自我超越精神。自我超越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自我超越的意義在于創造。當自我超越成為一種修煉、一項融入我們生命之中的活動,它的背后就包含著兩項活動:首先是不斷理清到底什么對我們最重要,其次是不斷學習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實情況。終身教育是使圖書館館員不斷超越自我、充分發掘自身各種潛能的一條重要途徑。圖書館應建立一個完備的終身教育機制。
(七)實現扁平化組織管理
扁平化管現是一種現代化管理模式,是減少從決策層到操作層之間的層次,加快指令和信息的傳遞,這是一個組織高效的關鍵。圖書館應建立這種扁平的組織結構,減少等級劃分,增加圖書館館員的橫向聯系。各部門應有充分的自主權,使圖書館館員能夠更大限度地自我約束,在平等的基礎上互相學習和合作。通過這種管理,圖書館館員能自己發現問題、自己選定改革進取的目標、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對策。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館員能形成共同合作,能以開放求實的態度相互切磋.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進行創新,從而增強組織快速應交、創造未來的能力。
總之,構建“學習型圖書館”,就是要培養圖書館館員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把以往的“維持性學習”轉變為“創造性學習”、為圖書館館培養極寓創造力的人才。數字圖書館應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改變創新,使學習型組織的管理貫穿于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同時,圖書館也只有煥發出勃勃生機.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
[1]于春艷.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重點及關鍵問題分析[J].社科縱橫,2010(11).
[2]霍麗萍,朱世琴.數字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分析[J].情報探索,2006(10).
[3]惠瑤,徐兆英.數字圖書館營銷的價格策略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