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春艷
(中共密山市委黨校 黑龍江 密山 158300)
教學工作是黨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黨校的生命,保證和提高干部教育培訓質量是黨校永恒的主題。因而,作為黨校核心價值體現的黨校文化建設必須圍繞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而展開。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圍繞落實“大規模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隊伍素質”這個培訓目標,黨校文化建設必須充分體現教學強校這個理念,提高全校上下教學強校的意識,增強改進黨校教學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現實緊迫感,形成優質的黨校培圳文化。
黨校的性質、地位、作用決定了黨校發展是與黨的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黨校文化必然要凸顯鮮明的政黨特征和干部教育特色,必然要體現以教學為中心布局全校工作,以教學強校來提升自身地位,發揮自身職能作用。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明確規定,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黨委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是學習、宣傳、研究馬克思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重要陣地,是黨員干部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條例》還明確要求,教學是黨校的中心工作,黨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教學工作進行,為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服務。這也就是說搞好教學工作是黨校姓“黨”原則的集中體現,是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集中體現,是黨校的使命所在、生命力所在。反之,教學工作上不去,黨校的地位和作用就無從談起。同樣道理,黨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應該包括教學文化、培訓文化。因此,黨校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使各級干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所必需的各種知識,努力成為德才兼備的干部。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進入了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新形勢新任務對各級黨政干部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他們不斷掌握準確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的本領;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結合實際地開展工作的本領;靈活運用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去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本領;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措施、開創新局面的本領。因此,只有干部素質提高了,科學發展才能落到實處。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必須加強和改進教學工作,緊緊跟上、自覺適應、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把培養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作為黨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強、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德才兼備的富有戰斗力的黨政干部隊伍。
對照中央關于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實際需求,黨校的教學工作還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如培訓中存在形式主義、脫離實際的現象,一些培訓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干部學習需求貼得不緊,培訓內容不新,方法不活,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不強;在培訓資源管理上存在優質資源不足與資源相對過剩現象;部分教師教風不夠端正,存在功利主義現象和應付思想等。這些問題和現象歸結起來就是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不高,嚴重影響了黨校的社會聲譽和社會地位,必須盡快克服解決。解決問題的出路只有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堅持與時俱進,轉變培訓理念,創新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培訓隊伍,推進教學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以改革的精神解決新問題,開創教學工作新局面。在全面推行教學改革的形勢下,研究黨校文化建設,也應該包含著黨校教學改革文化。
首先,應充分發揮黨校對中央、省委全會精神的宣傳解讀作用。黨校要走在文化改革發展的時代前列,充分發揮黨校在文化體制改革中的宣傳解讀功能。要引導學習宣傳熱潮向廣度和深度拓展,把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傳達到廣大干部群眾中去,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把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的歷史任務上來。
其次,要把黨校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的精髓,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必須遵循的價值觀。它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形成一個純粹性的理論框架體系,而是要使這一核心價值體系被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同、所踐行,并在現實生活中以它來衡量真、善、美、假、丑、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行為標準。實現這一最終目標的關鍵就在于對干部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黨校必須發揮教育、引領、示范作用,加強對廣大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培訓,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認識,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模式的規范化運行機制。
黨校在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中要弘揚獨具特色的先進文化,要堅持“黨校姓黨”的政治優勢。黨校文化必然要凸顯鮮明的政黨特征,在黨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各項工作中,要突出黨校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把黨校辦成干部學習黨的政治理論的主陣地主渠道。要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優勢。尤其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準確把握新時期干部的培訓需求,積極探索黨校工作客觀規律,使黨校的教學、科研有更堅實的現實基礎、實踐基礎,有更強的針對性、實效性。
[1]支淑英,周家華.充分認識弘揚民族精神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意義[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3(06).
[2]魯全信,甘路有.先進文化建設與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