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鵬
他長得文質彬彬,但骨子里卻有一股擰勁兒;他不善言談,但工作上卻有一股鉆勁兒;他創新的一項項科技成果,為企業創造出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他,就是同煤集團雁崖煤業公司運輸區技術員許德芳。由于工作突出,許德芳被集團公司授予“礦山標兵”的光榮稱號。
翻開許德芳的履歷表,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參加工作以來的成果:2006年10月,“1297大巷上下車場自動停送電裝置研制”獲集團公司技術革新二等獎;2010年3月,“電纜鉤輔助加工裝置”獲集團公司職工委員會合理化建議一等獎,“清車底機的研制及應用”獲集團公司職工委員會技術攻關二等獎,“信集閉系統的改造”獲集團公司職工委員會技術攻關三等獎;2010年4月,“清車底機的研制及應用”獲集團公司技術革新二等獎;2010年9月,“滾筒式清理煤車機”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0年10月,“電纜鉤輔助加工裝置”獲全國煤礦職工合理化建議成果三等獎。
畢業于雁北師范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許德芳,于2005年7月分配到雁崖煤業公司運輸區從事技術工作,主要負責運輸系統資料的查閱與整理、各類圖紙的設計與保管、員工的業余培訓、企業文化的學習、隱患的排查處理及落實、監控設備的維護、矸石的排放、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和檢修等項工作。以前他在學校時,就對計算機比較感興趣,自從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這種業余愛好就變成了一種責任。正是這種責任感的驅使,增強了他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今,他已經能夠自主完成CAD繪圖,先后編制了運輸區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管理制度、礦井軌道管理辦法、運輸區6S考核制度等等。憑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他很快地成長為運輸戰線上的行家里手。
有一次,公司副井絞車電機燒壞,急需安裝一臺備用絞車,而原絞車是上世紀50年代的老產品,無現成配件,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為解燃眉之急,決定在原55kw絞車的基礎上安裝40kw絞車。但由于型號不統一,地腳、線路都需要重新調整,技術要求高,稍有差錯就會影響絞車性能,甚至損壞設備。許德芳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繪圖紙、量尺寸,終于重新組裝了副井75絞車380—250A的交流接觸器,保障了絞車正常運轉,確保了斜井運輸任務的順利完成。
還有一次,一水平井下翻籠外阻車器由于碰撞頻繁,底座出現開焊,使擋前簧小鐵板被砸開跌落,造成外阻車器出現阻偏,車輛掉道,影響車輛運轉。許德芳經過反復思考,在與同事商量后,決定割掉原翻籠外阻車器的擋前簧小鐵板,使用10厘米厚的鋼板與外阻車器底座焊接牢固,避免了翻籠外阻車器出現阻偏現象,顯著地提高了車輛周轉效率,保障了原煤的安全高效運輸。
同時,許德芳還改造完成了翻籠頂車信號和調度站操作臺連接顯示信號,由以前的127V防爆燈泡改裝成了LED顯示板,再不用更換燈泡,減少了勞動,降低了生產運輸成本,為安全順利地完成設備運輸任務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