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會亮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規(guī)定內(nèi)容是: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要改進調(diào)查研究,到基層調(diào)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
句句推敲,字字琢磨,“八項規(guī)定”無一不關乎作風建設和黨的形象。從其內(nèi)容和提出的政治背景來看,這不僅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率先垂范,更是全體黨員干部轉變工作作風的方向標。
作風建設無小事。黨員領導干部的作風如何、工作如何,都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的聲譽。在群眾的眼中,領導班子和廣大干部的工作作風就代表著黨的風氣,是黨的形象的真實寫照。形象要靠什么來樹立?靠的就是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果黨員干部的言談舉止能夠受到群眾的歡迎,形象就會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步形成,而且會愈來愈高大;否則,形象就如無根之木,難以樹立?,F(xiàn)實中,我們不難看出,在祖國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仍有一些地方和單位,干群關系緊張,黨群關系不和,群眾心有怨氣,意見層出不窮。引起這一現(xiàn)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干部的工作作風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作風漂浮、弄虛作假、損公肥私、腐化墮落等等。這些問題雖然發(fā)生在個別單位和個別人員身上,但卻是一個死老鼠弄壞了一鍋粥,嚴重影響了整個黨員隊伍在社會中的聲譽。
大家知道,行駛的車沒有方向,就會四處沖撞;行走的人沒有方向,就會四處碰壁;同樣,黨員領導干部若沒有正確的作風方向,就會放任自流,甚至處處亂來??梢哉f,當前的“八項規(guī)定”,既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也為全黨做出了榜樣。對全體黨員干部來說,它是加強作風建設的“指南針”,是樹立良好形象的“保護堤”,是防止黨員干部失民心的“防護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黨員領導干部“該怎樣變作風、該怎樣杜絕不良風氣、該怎樣服務人民群眾”的思想認識。但是,“八項規(guī)定”的貫徹和落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可能會傷害到一部分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利益和虛榮。所以,全黨上下都要以中央領導為榜樣,進一步加大作風建設力度,不斷完善相關制度,齊心協(xié)力把“八項規(guī)定”落實到行動中,讓“八項規(guī)定”成為全黨轉變作風的新坐標!
古人云:行合趨同,千里相從。《孫子兵法》講:上下同欲者勝。百姓也常說:領導帶好頭,群眾有勁頭。如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自制“緊箍咒”,無疑是全黨轉變工作作風、密切群眾聯(lián)系的良好開端。所以,不論是身居要職的領導干部,還是身處基層的一般干部,都要深刻認識“口動不如心動,心動不如行動”的道理,認真貫徹落實“八項規(guī)定”,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著力解決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堅決摒棄漂浮的工作風氣,大力發(fā)揚求真務實之風,用心和群眾進行溝通,用行動去實踐黨的宗旨,真真正正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感情投在民生上,把力氣用在工作落實上。只有這樣,黨心才能近民,民心才能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