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懷仁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李啟軍
在我國,鄉鎮紀檢組織處于服務群眾第一線、反腐倡廉“最前沿”,是深入開展農村反腐倡廉建設的“橋頭堡”,是參與維護農村基層和諧穩定的“守護者”。加強鄉鎮紀檢組織建設,是形勢所迫、發展所需,更是基層所想、群眾所盼。近年來,懷仁縣聚焦聚力鄉鎮紀檢組織建設,通過“五個一線”的工作舉措,在新起點上建設規范高效、運作有序、堅強有力的鄉鎮紀檢組織,為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
一是注重把政治堅定、清正廉潔、敢于碰硬、群眾信任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鄉鎮紀委書記崗位上;注重把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具有法律、會計、審計等專業知識的同志選配到鄉鎮監察室主任崗位上;注重把扎根基層、踏實肯干、素質較高的優秀大學生村干部和公務員選拔到鄉鎮紀檢委員崗位上,把班子配齊配強,把力量充實到位。二是明確鄉鎮紀委履行監督檢查、組織協調、執行紀律、維護穩定、保障發展、報告工作等“六項職責”,積極推進鄉鎮機關、村級組織和基層站所“三位一體”基層懲防體系建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同時,明確鄉鎮紀委書記不得分管招商引資、工程建設、安全生產、干部人事、財務等工作,做到專職專用,把精力集中到位,把職責履行到位。三是在建齊建強鄉鎮紀委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農村紀檢組織建設,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域覆蓋、立體監督的新格局。村級紀委委員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積極參與新農村項目建設、惠農政策落實等有關會議及相關村務監督工作。通過整合農村民主理財小組、村務、黨務公開監督小組等力量,全縣162個建制村全部建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逐步形成以鄉鎮紀委為領導、村級紀檢委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為主體、群眾義務監督員為基礎的基層紀檢監督網絡,實現了紀檢監督網絡全覆蓋。
針對部分鄉鎮紀檢干部對紀檢工作定位不準、情況不明、業務不熟的情況,我們積極搭建能力提升平臺。結合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和黨員領導干部集中走訪活動,以“三講一樹”(講規矩、講操守、講實干、樹形象)為載體,以端正作風、整頓紀律為重點,在鄉鎮紀檢干部隊伍中普遍開展了黨性黨紀教育、宗旨理想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通過集中培訓、跟班學習、以會代訓、外出觀摩等多種途徑,突出信訪受理、糾風執法、案件查辦、案件審理等基礎業務的培訓,提升鄉鎮紀檢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同時給鄉鎮紀檢干部壓擔子、交任務,強化一線鍛煉。并適時挑選部分鄉鎮紀檢干部直接參與縣紀委的案件查辦工作,通過業務研討、談話旁聽、現場指導、情況通報等方式,使其從查案辦案的“業余新手”,盡快成為紀檢工作的“行家里手”。
緊緊抓住責任目標、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獎懲四個環節,認真落實日常檢查、半年督查和年底考核工作機制,督促各鄉鎮紀委常規工作、重點工作和特色工作的落實。注重考核結果運用,并把檢查考核結果作為對鄉鎮領導班子總體評價和紀檢干部業績評定、獎懲任用的重要依據,充分激發了鄉鎮紀檢隊伍的整體活力。為此縣紀委規定了四項工作報告制度,即綜合性工作情況報告制度、專項工作情況報告制度、特色工作報告制度和信息定期報送制度,要求鄉鎮紀委每半年至少向縣紀委匯報一次工作,年底向縣紀委述職述廉,使縣紀委能夠及時了解基層紀檢工作動態,確保工作目標落實到位、工作職責履行到位、干部情況掌握到位。每名縣紀委常委分包一兩個鄉鎮,以“包抓一件信訪案件、聯系一個重點項目、組織一次教育活動、完善一套工作制度、打造一個工作亮點”為主題,重點指導案件查辦工作,督辦目標考核工作,指導規范工作程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統籌考慮鄉鎮紀委交通、通信工具和辦公辦案設備等因素,將鄉鎮紀檢機構工作經費納入縣級年度預算,每個鄉鎮紀委每年專項工作經費都單獨列支,并形成逐年增加機制。按照“門前有牌子,辦公有房子,工作有電腦,墻上有版面,檔案有柜子,舉報有箱子”的“六有”要求,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為鄉鎮紀委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全縣10個鄉鎮紀委都有了獨立的辦公場所、必要的辦公辦案設備和基本的交通保障,確保硬件建設過得硬,工作開展有平臺。縣紀委先后投入150萬余元,為全縣10個鄉鎮配備安裝電子顯示屏10塊、觸摸屏電腦10臺、專用電腦30臺、打印機10臺,成立了10個鄉鎮事務電子查詢中心;為各行政村配齊專用電腦100臺,建成縣、鄉、村三級聯通、無縫對接的農廉信息公開監督平臺,實現了對村務管理中違規問題的“可控、可防、可查、可糾”。
通過充實“隊伍”、配齊“槍炮”、落實“糧草”,鄉鎮紀委的職能由弱變強,工作狀況也由軟變硬,在一線監督、糾正問題、懲處違紀、化解矛盾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做到了監督在基層加強,矛盾在基層化解,政權在基層鞏固。通過建立健全述廉評廉、廉政談話、民主生活會等制度,開展治理慵懶散奢等專項行動,促進了農村基層作風優化,農村干部廉潔干事。通過采取駐點監督、全程跟蹤、效能問責等方式,切實加強了對強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通過進村入戶調查走訪、現場接訪、接待群眾來信來訪、重點對象約談等形式,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處理在萌芽狀態。2012年以來,全縣鄉鎮紀檢組織共處理信訪問題48件,就地化解各類疑難復雜矛盾和問題36件,為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