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霍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鄭效鋒
近年來,霍州市紀委始終堅持“有案必查,違紀必究”的工作思路,堅持“實事求是,依靠群眾”的查辦原則,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針,積極穩妥地推進案件查辦工作,探索出一條符合實際的案件查辦科學化、規范化、人性化新路徑。
嚴肅查處違紀違規案件,既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職責,也是維護黨紀國法嚴肅性的重要手段。堅持從健全“六項機制”抓起。一是強化目標責任機制。每年年初,市紀委都要根據上年度查辦案件情況,確定全年查辦案件的總體目標,對本委各個科室及鄉鎮紀委、市直機關派駐紀檢組查辦案件的數量和質量分別提出具體目標任務,明確各部門各單位主管領導和辦案人員責任。二是嚴格考核獎懲機制。制定了年終與平時考核相結合、單位與個人考核相結合、考核與獎懲相結合的考評機制。在干部輪轉選調、提拔任用中,將案件查辦等工作實績作為晉升與否的重要依據。三是實施輪訓集訓機制。一方面,市紀委每季度組織全市紀檢監察系統人員進行集中培訓,講授案件檢查程序、方法、技巧。另一方面,結合上年案件查辦情況,抽調業績突出、敢管敢查的鄉鎮紀委人員參與機關科室案件查辦工作。四是建立領導包案機制。市紀委高度重視和支持查辦案件工作,專門成立了大要案件查辦領導組。五是推行分類指導機制。市紀委根據各基層單位實際情況,把幫助、扶持、指導基層查辦案件工作納入全年工作計劃,針對性地加強對基層辦案目標落實、信訪上訪案件辦結、上級批轉案查辦等情況的督促檢查,并重點就基層案件查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六是完善協調配合機制。在構建與公安局、法院、檢察院和審計、財政等部門聯合辦案工作機制,建立查處腐敗案件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市紀委每年都要根據案件查辦需要或人員崗位變動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充實,確保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霍州市紀委對外堅持主動出擊,廣辟案源,對內注重分析研究,深挖疑點,對下加強明察暗訪,征集線索,著力提升線索價值。具體來說,就是把準了六個“于”。一是“專于”從群眾來信來訪中排查線索。對于廣大干部群眾的來信、來電、來訪,都嚴格按照信訪工作條例,及時登記受理,并依照程序呈批辦理。二是“樂于”從專項監督檢查中排查線索。結合近些年來全省開展的煤焦領域反腐敗專項斗爭、“小金庫”專項治理、“公務用車”專項治理、農村“兩委”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專項審計等工作,先后掌握了一批有重要價值的案件線索,使一些違法違紀、頂風作案的腐敗分子落入法網,受到嚴懲。三是“善于”從已經辦結的案件中排查線索。對已經查結的案件進行分析,從留下的疑點和未查的線索入手,從中發現問題,由淺入深、由表入里,深挖串案、窩案,也是案件查辦工作中的一大亮點。四是“巧于”從重要時間節點中排查線索。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電子郵箱、網絡地址以及市紀委領導的手機號碼等,同時制定了保護舉報人、獎勵實名舉報等制度。五是“精于”從日常工作生活中排查線索。教育大家要自覺培育案件線索收集、挖掘意識,精于從平時工作、生活以及同有關人員交往中發現問題,從正常或不正常的現象中分析問題,搜集到可查線索。六是“勤于”從現代互聯網絡中排查線索。注重從健全制度、明確人員、強化責任抓起,確保機關舉報電話有人接、有記錄、有上報,確保對霍州廉政網及其他網絡媒體的定時查看、定人管護、定期匯總,把準了“脈點”、找準了“疼點”、認準了“淤點”,做到了“防未然、消已然、化正然”。
為切實提高辦案實效,做到“事不閑謀、活不白忙、案不空查”,結合工作實際,總結歸納了“六條真經”。一是“抓得嚴”。抓隊伍建設,抓人員監管,抓辦案程序,確保建成一支專業型、廉潔型、服務型紀檢監察隊伍。二是“求事實”。對反映的問題要確定是否真實可靠,對提供的線索要確定是否符合邏輯,對舉報人要加大線索核實力度,對知情人要加強證據收集規整,要真正做到抓大放小、由外及內、去偽存真,為后續工作夯實基礎、提供支持。三是“敢碰硬”。對已經確定的違紀違法案件,辦案不受他人干擾,以浩然正氣對歪風邪氣,以公正無私對徇私枉法。四是“把脈準”。準確把握當前反腐敗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準確把握每一個案件的突破口,準確把握使用“雙規”時機,做到快查快結,事半功倍。五是“用心巧”。根據不同身份、年齡、學識、階層的違紀者的不同心理及承受力,采取不同的突審辦法和策略,因人而異、見機而行,迫其就范。六是“出手快”。在穩扎穩打的基礎上快速行動,一旦掌握證據,就果斷出手,采取措施,不給違紀者喘息串供、尋求“保護傘”的機會。在對違紀者進行審查的過程中,堅持做到親和威嚴相濟、情理法規交融。通過辦案達到促進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雙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