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晉中市榆次區委常委、紀委書記 李鵬飛
規范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行為,提升農村基層干部素質,一直以來就是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一個大課題。2011年底,晉中市榆次區抓住貫徹落實《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的契機,以“三三五五”工程為載體,集中開展了“規范農村基層干部履職行為,提升農村基層干部素質;規范涉農資金管理使用,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的“雙規范雙提升”活動,不斷深化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以發展廉政成效助推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開展三項教育,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意識
一是開展示范教育。大力宣傳李天福、趙麗琴等勤廉雙優、無私奉獻的先進事跡,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二是開展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近年來查處的農村基層干部典型案例,組織黨員干部收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三是開展崗位教育。區委六位常委親自主講,對鄉鎮黨政“一把手”和分管領導、農村的兩委村干部共計600多人進行了集中培訓。編印《榆次區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匯編》1400余冊,作為工具書發放給全區農村基層干部學習使用。東趙鄉更創辦了農村干部培訓學校,使黨員干部在本鄉就能接受正規教育。
落實三項制度,規范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行為
一是落實基層涉紀信訪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涉紀信訪案件“四定五包”制度:定人員、定措施、定時間、定責任,包處理、包督辦、包結案、包息訴罷訪、包穩定,力爭及時化解涉紀信訪隱患。二是落實村級財務“五簽一審”制度。對財務支出嚴格實行村委主任、村支部書記、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紀檢監督小組組長、報賬員“五簽字”和鄉鎮農經部門審核制度。三是落實村級重大決策“四議兩公開”制度。對村級重大事務嚴格實行村黨組織提議、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內容和實施結果公開的制度。北田鎮推出“2+3”農村民主管理監督辦法,即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村級紀檢監督小組,嚴格執行《村級事務“六制”管理辦法》、《農村財務八項管理制度》和《“勤廉雙述”評議村干部制度》。東趙鄉和長凝鎮探索建立了村級事務事前決策申報制度。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村級重大事項實施前,必須報經鄉鎮黨委、政府批準,由原來的事后監督轉變為事前把關、全程監督。
強化五項監督,提升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水平
一是對村級事務實行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進一步健全完善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為決策機構,村民委員會為管理執行機構,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機構的村級民主自治機制,在監督民主理財、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和干部履職行為上實現“一會常監督”。二是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監督。重點加強對財務問題突出村及各項涉農資金的專項審計,以及對離任鄉鎮主要領導和村主干的經濟責任審計。三是對農村大額開支進行審核備案監督。對農村集體重大開支,由鄉(鎮)長、紀委書記、分管農經的領導、農經站長四人進行集體會審,參會人員簽字,登記備案,促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程序化。四是對農村重點工程項目進行全程跟蹤監督。紀檢監察機關對農村重點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和督辦,確保項目建設安全、資金運行安全、干部廉政安全。五是對農村集體“三資”實行陽光農廉網陽光理財監督。將陽光農廉網作為重要的公開載體,使農村基層干部的權力運行行為,始終置于廣大干部群眾的直接監督之下。
加強五種懲戒,創優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環境
一是重點懲戒基層組織換屆選舉中拉票賄選、破壞選人用人風氣的行為;二是重點懲戒違反規定擅自處置集體“三資”的行為;三是重點懲戒農村基層干部截留挪用貪污、虛報冒領國家強農惠農資金的行為;四是重點懲戒鄉村兩級設立“小金庫”、賬外循環集體資金的行為;五是重點懲戒農村基層干部推諉、敷衍、拖延辦理群眾正當訴求,造成信訪事項未在規定時限內辦結或群眾越級訪、重復訪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