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奇凡
(作者系銅仁市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哈文麗)
銅仁市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充分用好國發2號文件和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實施的機遇,緊扣主基調、狠抓主戰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和文化旅游業“一業振興”,促進信息化與“三化一業”深度融合,著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先試,著力突破基礎設施瓶頸制約,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著力壯大縣域經濟實力,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走出一條追趕型、調整型、跨越式、可持續的全面小康建設路子。
當英格曼神甫從十字架前面站起來,思維和知覺一下子遠去,他知道自己處在虛脫的邊沿上,疲勞、饑餓、沮喪消耗了一多半的他,而他剩下的生命力幾乎不能完成他馬上要說的、要做的。他將要說的和做的太殘忍了,為了保護一些生命,他必得犧牲另一些生命。那些生命之所以被犧牲,是因為她們不夠純,是次一等的生命,不值得受到他英格曼的保護,不值得受到他的教堂和他的上帝的保護。他被迫作出這個選擇,把不太純的、次一等的生命擇出來,奉上犧牲祭臺,以保有那更純的、更值得保存的生命。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銅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到2016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總體達到75%以上;第二步,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當前,擺在銅仁市面前的戰略任務,是確保前4年走得更快、干得更好,為后4年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能否確保前4年走得更快、干得更好,最根本的一點,是把中央確定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和省委的戰略部署與銅仁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繼續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試,善于真抓實干,創造性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第二天,我真的離家出走了,我把所有的零花錢都揣在口袋里。路邊雜貨店的寡婦老板娘正在煮茶葉蛋,殷勤地招呼我吃,結果一不小心就把錢全花光了,我摸著空口袋和鼓脹的胃,決定將離家出走進行到底。
銅仁市地處三省市交匯處的武陵山區腹地,從國土面積、地理位置、人口規模、經濟前景來看,很有條件發展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和層次的現代都市,建設成為120萬人口以上的省際區域中心城市。只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抓住各種有利時機,用好各種發展條件,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銅仁一定能夠建成一個具有區域競爭力的“武陵之都”和富有人文美譽度的“仁義之城”。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解決“五個關鍵問題”:
構建戰略性通道。這是成為區域樞紐城市的必要前提。要充分利用銅仁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橋頭堡、連接南北黃金旅游帶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加快建設連接周邊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成為連接重慶、長沙、貴陽的陸上便捷通道;加快銅仁鳳凰機場改擴建,使之成為連接貴陽、武漢、長沙、桂林、重慶、廣州等城市的空中擺渡交匯點;加快烏江水上航道建設,成為成渝經濟區與黔中經濟區的水上連接通道。
開發戰略性資源。這是在區域分工與合作中獲取“話語權”的先決條件。充分利用銅仁人口規模優勢和重視教育的傳統,在鞏固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同時,整合資源加快高校園區建設,爭取創辦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超前發展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大規模培養專業人才,使人口負擔壓力轉化為人才資源優勢;切實保護好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堅持走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路子,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生態城鎮、生態特色優質農產品,使生態保護成果轉化為經濟競爭優勢;依托烏江、舞陽河、錦江的水資源,加快各類水利設施建設,利用無污染的地表水和品質優良的地下水、地熱水,大力發展水資源依賴型加工業、溫泉旅游業,深度開發高端飲用水產品和優質河鮮水產品,使水資源的潛在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現實優勢;繼續發揮汞再循環利用的技術優勢,挖掘錳系列深加工的增值潛力,發揮頁巖氣、鉀巖礦開發的遠景優勢,使銅仁發展成為特色礦產品循環經濟發展基地。
培育戰略性產業。這是搶占區域發展高地的物質基礎。利用區域獨特的條件,規劃建設各類物流園區,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降低企業商務成本,提高產業競爭優勢;利用宜居宜業宜游的條件,廣泛引進各類銀行、保險、旅行社、科技研發、教育培訓、咨詢策劃、設計制作、中介服務等機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助推城市發展、吸納高素質人才的能力;利用生態環境良好的條件,大力發展“兩煙”、茶葉、特色種植業、高附加值養殖業、康體養生業,增強優勢產業競爭能力;利用勞動力豐富的條件,主動承接電子電器、紡織、服裝、制鞋、家具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提升勞動力就地創業就業、創造財富的能力;利用現有工業基礎條件,實施煤電錳、煤電鋁、煤電紡、氣(頁巖氣)電化“四個一體化”工程,引進錳礦、鉀礦、石材及頁巖氣等資源開發研發的戰略投資者,提高資源就地加工轉化增值能力。
科學家發現,海天使在每年食物豐盛的溫暖春季,除了攝取大量脂肪外,也會從其他物質中自行合成脂肪,用于繁殖或作為儲備糧食,以度過食物短缺的寒冷冬季。
實施農業發展“三個萬元工程”。重點發展20個農業產業園區、5個國家級龍頭企業、 1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萬個種養殖專業大戶。強化市級統籌,避免低水平重復和無序競爭。
準確定位城市規模,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大力塑造城市精神。這是經營城市資源、創造城市財富、提升城市品質的源泉所在。要根據用地條件和人口狀況,綜合考慮銅仁主城區和各個縣城的人口集聚規模,布局城市骨架和組團,并以城市綜合體為單元,設定各個組團發展規模和功能定位,一手加速新區發展,一手提升老城品質。要處理好“建新區”和“疏老城”的關系,把握好開發時序,實現投資開發與財富增值的良性循環。要在全市人民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愛,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盡力使每一個銅仁市民都能擁有尊嚴,都能以禮待人,都能共享城市發展進步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
發展各種交易中心和大型商貿市場。這是贏得區域資源配置權的核心環節。要規劃建設輻射周邊市州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休閑度假游樂中心,加快發展“兩煙”、茶葉、中藥材、優質糧食、特色蔬菜、精品水果交易中心,探索設立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權”交易中心和各類產權交易市場、人才流動市場、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大力發展購物中心、綜合超市、汽車、家具、家電、服裝、數碼產品、裝飾材料、小商品、農機具等各種集中交易市場,不斷提升銅仁配置資源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當你向你的上司做工作匯報的時候,需要做的事不是提出問題,而是解決問題。當你的上司向你提出一些你認為不恰當的要求或建議時,你的回應不能一開口就拒絕,或猶猶豫豫、推推拖拖,這樣會讓你的上司很生氣,就算你有再正當的理由他也聽不進去,你這樣做等于一開口就把上司的耳朵給堵住了。正確的步驟是:
實施環梵凈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創新區建設工程。爭取創建2 個5A級景區、5個4A級景區、10個以上3A級景區,打造30個旅游村寨、500戶“農家樂”。建成50家三星以上酒店,引進有國際業務資質的旅行社5家。
實施“烏江經濟走廊”建設工程。建設10個烏江鄰江(濱江)城鎮、30個生態水產養殖場,抓好市內烏江流域港口碼頭、思南船舶制造業基地建設。
鍋爐是一個由燃燒、汽水、煙風不同子系統組成的復雜多層次系統,每個系統之間零部件構成復雜,并且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若是一個系統出現異常,會導致整個機組進入故障狀態,而若是這些故障問題若是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甚至有引發嚴重故障事故的可能,為此今后有必要對鍋爐設備檢測及故障維修方法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究。
實施黔東工業聚集區發展工程。促進所屬6個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資源整合、聚力發展,重點支持10戶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到2016年區內工業總產值實現600億元以上,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工業引擎和全省工業發展的新增長極。
實施智慧城市建設工程。抓好銅仁市區智慧旅游城市申創工作,推動和帶動全市建設智慧小區、智慧景區和智慧工業園區。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設,政府上網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率達到100%。
為了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從2013年開始,銅仁市要重點抓好“十項突破工程”。
實施城鄉面貌改變工程。著力打造主城區“半小時城市圈”和德江作為黔東北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突出抓好30個城市綜合體、16個特色小城鎮、50個“武陵名村”,規劃建設10個濕地公園、10個城市農業公園。
實施市場體系建設工程。用4年時間在銅仁主城區發展10個大型綜合市場、專業市場、購物中心,在每個縣城發展3個以上較大規模的集中交易市場,在每個鄉鎮發展1個以上集中交易市場,基本形成對周邊區域具有影響力、輻射力的市場交易體系。
實施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實施2000名免費師范生和定向水利、醫學、農業、金融等專業人才和緊缺人才培養計劃。用5年時間,圍繞全市5大產業引進和培養10名(個)科技型創業型領軍人才或人才團隊,500名從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高層次人才,力爭2020年全市重點領域人才比2010年翻一番。
(7)有些招標不符合法定程序,從發標書至開標時間少于 20天,更有甚者中間還有可能對某些內容進行變動,讓投標單位叫苦不迭;
實施“十大民生工程”。確保如期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翻番計劃,明顯改善城鄉居民住房、上學、就醫、養老、社會保障條件,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實施全面小康創建工程。爭取2016年有1個區縣、10個示范鄉鎮、100個示范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100萬以上人口家庭過上全面小康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黨,關鍵在人。銅仁市委《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意見》從激活生產要素、鼓勵創新創業、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如果我們把這些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實到位,也就在實踐中做到了“十破十立”,做到了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