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顧德寧
筆者的一位朋友,多年來一直在家門口一家四星級賓館包年夜飯,出發時總帶上幾個飯盒;同去的鄰居或熟人,其中有著名教授、廳級干部、大公司老總和私企老板,大家也都習慣了“吃不了兜著走”。
年夜飯是自個兒掏錢請自家人吃飯,誰會浪費?剩菜打包回家,好幾天的菜都有了,實惠!兄弟姐妹們尊老愛幼其樂融融,聊聊老人健康、孩子成長、青年進步……這年夜飯才是真正的“吃飯”,讓人溫馨、自在。
其實,反對餐飲方面的浪費、防腐敗等,除了法律法規的嚴加管束以外,鼓勵人們特別是領導干部回歸社會和家庭生活也是關鍵之一。人吃飯要像吃飯,要自己掏錢吃自己的飯。
由此推開去,所有的個人和家庭消費都要以自個掏錢為主,精打細算的合理使用才算是回歸常態。如果,在我們的社會中,掌握國家權力和資源分配的部分公務人員,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仍長期處于“吃喝基本靠送,煙酒基本靠貢”的反常識生活狀態,反浪費、反腐敗能取得很大成效嗎?
當浪費和腐敗得到極大遏制,無論是政治生活還是普通人的生活,都會因更加接近常識常態而更加清明敞亮。
現在,反對大吃大喝中的浪費及腐敗,重點是反對和打擊由“人民買單”或變相由“人民買單”的公款吃喝。吃飯,先從由個人付錢做起。(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霍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