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連軍
倡導節約,反對浪費,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我黨歷史上的首次大規模反浪費斗爭,發生于我們黨締造的第一個全國性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次反浪費斗爭,從1931年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誕生開始,直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歷經近三年時間,取得了偉大的成績。
我們黨領導的中華蘇維埃政權完全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當時這個政權中的各級工作人員絕大多數廉潔奉公,艱苦奮斗,為保衛蘇維埃、建設蘇維埃作出了貢獻和犧牲。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也存在著諸多產生腐敗的因素,特別是貪污和浪費兩大問題嚴重地危害著蘇維埃政權。
蘇維埃政權誕生之初,即面臨著嚴重的浪費現象。1932年江西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描述說,“過去各級政府的浪費情形實在驚人,一鄉每月可用數百元,一區可用數千元,一縣甚至用萬元以上”;由于“浪費過度,土豪富農已打盡了,于是由富農打到中農,甚至有一時期連貧農稍有少數現金余存儲蓄的都打起來了”。其結果是造成了蘇維埃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裂痕,發生了群眾“不信仰蘇維埃政府”的現象。
對貪污浪費等腐敗問題,我們黨有著清醒的認識。1931年11月,中央蘇區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通過《黨的建設問題決議案》,即提出必須將嚴格黨的紀律,反對官僚腐化現象作為黨的建設工作的中心任務之一,對一切違反蘇維埃法律、對革命有損害行為的黨員,必須進行更嚴厲的紀律制裁。到1932年初,反對貪污浪費等腐敗斗爭即開始擺到毛澤東等最高領導人面前。2月1日,毛澤東主持召開臨時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委員會常務會議,提出中央政府要立即對那些執行上級命令和國家法律疏忽懈怠的現象,對一切貪污腐化分子給予嚴厲打擊。接著,人民委員會發布第五號命令指出:“這些工作的檢查,刻不容緩,各級必須堅決執行”,“各級政府應絕對執行這一工作,不得稍有玩忽和怠工”。3月1日,人民委員會常務會議舉行第八次常委會,提出應積極嚴辦貪污分子。3月2日,中央政府副主席兼工農檢察部部長項英發表文章《反對浪費 嚴懲貪污》,指出“現在正當紅軍在前方進行革命戰爭,奪取贛州的緊張時刻,所有后方的同志,除了積極領導群眾去參加革命戰爭建立鞏固的后方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節儉經濟來供給紅軍,幫助紅軍去進行革命戰爭,誰要不努力去做這一工作,就是怠工”。“這個時候,誰要浪費一文錢,都是罪惡,若是隨意浪費,那實際是破壞革命戰爭”。文章嚴厲批評“許多政府每月開支浪費得很,一個區政府每月要用到四五百元的經費,有一個區政府每月的信封用了2900個,吃仁丹一個人一天吃了8包,諸如此類的很多。這是何等駭人聽聞的事啊!”強調“對于一切浪費行徑,特別是貪污分子,都要給以嚴厲的懲辦”。
自此,在反貪污斗爭的同時,我們黨領導蘇維埃各級政權開展了堅持不懈的大規模反浪費斗爭。到1933年12月25日,毛澤東主席簽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26號訓令——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就懲治貪污浪費規定了量刑處罰標準,開始從法制上反對貪污浪費。1934年1月4日,《紅色中華》載發中央工農檢察部的指示《怎樣檢舉貪污浪費》,提出要提高對貪污浪費的警覺性,要發動群眾反對貪污浪費,要注意機關里的貪污浪費,根據中央政府新頒布的懲治貪污浪費法令從嚴治罪,要組織審查委員會審查貪污浪費。1月23日,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作報告強調,“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出“反對貪污和浪費的斗爭,過去有一些成績,以后還應努力”,對各種貪污浪費消極腐化應立即懲辦,絕不姑息。4月2日,項英簽發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關于《繼續開展檢舉運動》的訓令,號召在粉碎第五次“圍剿”的緊張戰斗中,繼續開展檢舉運動,檢舉清除各種貪污浪費消極腐化分子。結合反貪污斗爭,整個反浪費斗爭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
廣泛開展節儉運動。節省一切開支,充實戰爭經費,是中央蘇區廉政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指出:“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為著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作為反貪污浪費斗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工程,中央政府從1932年2月開始即多次發出訓令和通知,號召開展節約經濟活動。1932年2月17日,中央政府發布《幫助紅軍發展革命戰爭、實行節儉經濟運動》的通令,“通令各級政府務必立即實行節儉運動,所有各地方政府的預算雜費、特費等,必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人員一律裁減”,號召蘇區軍民實行廣大的節儉運動來積累資金或糧食,以供給紅軍發展革命戰爭。7月21日,發出第14號《關于戰爭動員與后方工作》的訓令,號召“各級蘇維埃政府要領導群眾團體節省一切開支,如客飯、辦公費、燈油雜費都需盡量減少,尤其紙張信套,更可以節省使用”。1934年1月16日,《紅色中華報》號召全蘇區革命工農群眾進行大規模的節省運動,實現六項節省規約:每天節省一個銅板;不進館子,不吃小食;節省辦公費30%;普遍建立節約箱;每個伙食單位建立一個菜園;殘酷地跟一切浪費的官僚主義作斗爭。在中央蘇維埃的號召下,各級政府、紅軍后方機關、國家企業、學校等工作人員和蘇區廣大軍民積極行動起來,厲行節約,力戒浪費。1933年12月,中央各部的工作人員節省行政費20萬元。特別是1934年3月人民委員會提出在4個月內節省80萬元的號召后,中央各部于1934年4月至7月共節省行政費130余萬元,超過節約計劃62%。1934年初,中央工農檢察部就各地開展節省運動進行專項檢查,結果表明在黨中央、中央政府領導之下,各地廣泛開展的節儉運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大力懲治浪費行為。在開展節儉運動的同時,蘇維埃中央廣泛發動群眾檢舉揭發各種貪污浪費行為,堅決查辦貪污浪費案件,懲治浪費現象。1933年夏,中央工農檢察部收到匿名舉報,舉報瑞金縣蘇維埃貪污浪費。經初查后,部長何叔衡聯想到瑞金縣蘇維埃大手大腳公款吃喝的傳聞,于12月中旬又親自帶隊調查,查實瑞金縣蘇維埃政府中有大量浪費行為。如10月份超過預算858元;10月平均每日實有200人吃飯,出了307人的伙食數(如許祥煥回家1月余還領伙食);毛邊紙用了15刀以上,10月買了7元2角的毛筆,買了8元的復寫紙亂用亂丟,買了33元的郵花,特別快信貼了一半;買了60多元的藥,吃補藥也算公家的數;買了50元的銀礫做印色油;不管有事無事燈總亮到天明。另外,還有大量貪污行為。12月28日,毛澤東親自主持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會議,聽取中央工農檢察部匯報,決定對瑞金縣相關人員給予嚴懲。查處的其他典型浪費案件如大興土木的洛口縣蘇維埃建房案。1933年11月,洛口縣政府經省財政部批準修理辦公用房,核定經費為大洋20元,但洛口縣不經上級批準,改修理為新建,建了兩間新房,花費大洋200元。有關人員受到了撤職、開除、監禁的處分。
各級領導帶頭節約奉公。在反浪費斗爭中,中央領導率先垂范,節衣縮食,節約奉公。毛澤東、博古、鄧穎超、陳云、毛澤覃等23人聯名寫信給《紅色中華報》,提出自己節約奉公的做法:“一、每天節省二兩米,使前方紅軍吃飽,好打勝仗;二、今年,公家不發我們熱天衣服,把這些衣服給戰士穿。”并建議大家“響應《紅色中華》節省運動的號召”,開展個人節儉運動。中央蘇區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張聞天自帶伙食辦公,連下基層也自帶干糧。當時,在蘇區流行的一首歌謠唱道:“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飯包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點燈籠訪貧農。”真實地表明了蘇區干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節約奉公的良好形象。
輿論監督反對浪費。在中華蘇維埃時期,輿論監督對從上到下的反貪污浪費斗爭和廉政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蘇區的主要報刊《紅色中華》、《青年實話》、《斗爭》等都擔負著監督蘇維埃政府的職能。這些報刊一方面刊登黨和政府的廉政建設大政方針政策,對反貪污浪費斗爭等反腐倡廉工作進行指導引導,宣傳節儉奉公的先進典型,一方面對黨政干部中貪污浪費等腐敗行為和不良風氣進行毫不掩飾的揭露和批判。《紅色中華》和《青年實話》分別辟有“紅板”、“黑板”和“反貪污浪費”專欄。“紅板”專欄專門刊登蘇維埃工作人員廉潔奉公的先進事跡,“黑板”專欄專門批評那些消極怠工、立場不堅定的工作人員,“反貪污浪費”專欄則專門揭露那些貪污浪費案件,報道對有關人員的查處結果。輿論監督發揮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推進了反浪費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