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目標是什么?
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如何理解黨的建設“三型”目標?
深刻理解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出的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目標,對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習型是基礎。善于學習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學習型是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基本要求,是服務型、創新型的前提條件。
服務型是目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淡化甚至丟掉服務,官僚主義就會滋長,脫離群眾的危險就會增加,黨的執政地位就會動搖。建設服務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核心是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重點是解決好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問題;關鍵是完善服務群眾的機制,使服務群眾落實在制度上、體現在行動中。
創新型是關鍵。創新是黨的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了兩個百年目標。完成這兩個目標,既要埋頭苦干,也要創新巧干。建設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求我們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個方面創新。
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目標的提出,使我們黨長期以來高度重視的學習、服務、創新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并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建設重要目標,表明我們黨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把握更自覺、更全面、更深刻。
如何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心里話?
第一,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身體力行,帶動和引導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如果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能夠帶頭講真話、講心里話,做到有好說好,有壞說壞,做到聞過則喜、從善如流,那么講真話、講心里話就會形成風氣、形成習慣。
第二,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和制度,為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提供制度支撐。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形成了包括黨章、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在內的比較完備的黨內法規體系,為發展黨內民主、堅持講真話、講心里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些規章制度真正落實到黨內政治生活中去。同時,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拓寬黨員意見表達渠道,健全黨內事務聽證咨詢、黨員定期評議黨組織領導班子等制度,為黨員開口講話、講真話、講心里話提供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平臺。
第三,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讓講真話、講心里話的黨員受鼓勵、受褒獎、受保護。要通過強化責任追究制、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從制度上保證講真話、講心里話的黨員真正“吃得開”、“香起來”,讓講真話、講心里話的人受鼓勵、受褒獎、受保護,從而帶動和影響黨內講真話、講心里話風氣的形成。
第四,增強民主意識和責任意識,引導黨員主動講真話、講心里話。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認識到講真話、講心里話,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的思想。作為共產黨員,要有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2年9月1日至11日,黨的十二大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補代表145人,代表全國3900多萬名黨員。鄧小平致開幕詞,胡耀邦作《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的報告。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對黨的民主集中制和各項組織制度、黨的紀律作了更充分、更具體的規定。大會通過了《關于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的決議》和《關于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十二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鄧小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準鄧小平為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云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
植根于第二故鄉
2005年,18歲的我從山西來到貴州上大學。在貴州師大學習的7年中,讓我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濃厚的感情。2012年6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選擇留在第二故鄉——貴州,成為一名共青團工作者。短暫的入職培訓后,我被安排到修文縣久長鎮山岔村掛幫。
山岔村是久長鎮人口最少、收入最低、交通最難、留守比例最大的一個村,村中長住大都是“老、弱、病、殘、幼”的村民。幾個月的走訪,面對中國最真實、最具體、最基層的面貌,我記錄下了以“掛幫微日記”為話題的系列微博連載,引起一定程度地關注。凝結著全國各地微友的愛心,承載著貴陽團市委的委托,我背著一包包冬衣走進山里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家里,給他們送去溫暖。
感謝黨組織在我青年時期給了我走入基層的機會。基層鍛煉的寶貴經歷將激勵我不斷前行。
尹淑娟(共青團貴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背景:1月28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餐飲浪費是可恥的。“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也得益于中國人勤儉持家、艱苦創業的精神。當前,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還不富裕,全國還有一億多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口以及眾多的困難群體,在這樣的情況下,放任餐桌上的浪費行為于心何忍,于情何堪!
出處:“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出自《左傳·莊公二十四年》。這句話的意思是德莫大于節儉,罪莫大于奢侈。
“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就是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捷終端,通過互聯網,讓各類旅游信息、資訊與游客“零距離”互動,提升游客在食、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活動中的自主性、互動性,從而為游客帶來超出預期的旅游體驗和無處不在的旅游服務。在業內,智慧旅游可以用“三化”來概括,即管理數字化、服務智能化、體驗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