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記者 蔣葉俊
(責任編輯/肖 露)
“我參加過很多宴會,好多種菜,每一樣蜻蜓點水吃了一點點,其他全部倒掉。”1月25日,在香港《南華早報》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浪費糧食不可原諒,尤其是在中國由于耕地有限而千方百計生產足夠糧食來滿足13億人吃飯問題的情況下。
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0,每年最少倒掉約兩億人一年的糧食。其中公款吃喝浪費現象尤其引人關注。
“浪費之風務必狠剎!”去年11月,在中國新任領導班子上臺后,轉作風、反腐敗、反浪費成為一種政治潮流、時代風尚。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輕車簡從”、“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八項規定”細致、坦率、真誠、實在,是黨對全國人民的一個莊嚴承諾。
貴州的發展有著特殊的實際,既要“趕”,又要“轉”,既要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又要抓好民生項目,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
在今年年初相繼召開的全國各地“兩會”上,“新會風”讓人眼前一亮。不過,也有專家指出,“轉作風貴在持之以恒”。不少群眾也表示,對于黨員干部的作風轉變還需“拭目以待”。
蛇年春節成了檢驗干部新風、“八項規定”的又一個重要關口。全國各地“年會”少了、“剩宴”少了;辦了30年的春晚此次也緊跟時代潮流,無論是在實際開銷,還是在節目內容上,都大談“節約”;作為國內旅游過年的重要目的地,海南出臺了“最嚴格酒店限價令”;正奮力后發趕超的西南貴州,不少機關單位的年會、聯歡會、茶話會紛紛取消,一些單位把節約的經費用于慰問困難群眾……
在潛移默化中,廣大民眾感覺到,中央“動真格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八項規定只是改進作風的第一步,只是開端、只是破題,要求全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
“嚴格控制會議經費支出,努力做到實際支出低于預算;簡化會場布置……”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人大、政協先后出臺措施改進會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特別是堅決剎住公款宴請吃喝之風。2013年全國“兩會”將按照黨中央“八項規定”,進一步改會風、樹新風。
從反腐到官員財產申報公示試點,從會議不念稿到簡化接待,從八項規定“落地”到譴責公務員的高消費習氣,“立新風”成為中國的政治潮流。
有媒體分析認為,從“八項規定”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內參批示杜絕“公款浪費”,再到習近平在中紀委講話強調“反對浪費”,如果說“八項規定”是總體部署,那么“反對浪費”則是逐個擊破的一項舉措,中共新領導層顯然已展開了轉作風更具體的行動。
上行下效,領導干部的率先垂范、積極倡導得到了廣大人民的響應。“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1月16日,民間人士在微博上發起了一場“光盤行動”,倡導網友珍惜糧食,加入行動。一時,應聲者眾。
1月20日,習近平就內參作出批示,“要求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取信于民,民自擁護。黨中央嚴格落實“八項規定”的行動得到了人民的認可,從“觀望”到參與其中。全國性的“樹新風”運動形成了上下聯動格局。
“影響太大了。(跟去年比)價格下降20%,銷量降了50%。以前很多大單位早就訂下70到100盆。今年我們打去電話,他們說現在還沒打算買花呢。”據新加坡亞洲新聞網報道,今年春節,北京花卉市場與往年比,“錢景”不樂觀。
在全面反浮夸官僚作風行動中,中央禁止了包括昂貴花飾在內的鋪張現象。花卉市場成了繼高檔酒店、奢侈品市場后又一個“受害者”。
對此,有人表示擔憂,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消費已經成為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最為重要的主引擎之一。在這個時候反對浪費,會不會抑制了消費?
針對反對浪費將可能抑制消費的擔憂,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當公款不再用于大吃大喝,而是變成提供公共服務的經費,通過改善教育條件讓老百姓的孩子上學不再難、通過提高醫療規模讓老百姓看病不再貴、通過充實社保基金建設社保體系讓老百姓養老有保障,他們手里面那些壓箱底的錢自然就會變成現實的消費。
辛鳴說:“當我們的孩子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就可能變成在社會上更有作為的人,有作為自然也就會成為社會上更有消費能力的人了。這樣整個社會就會形成經濟運行的良性循環,刺激出真正的更大的消費。”
專家指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有權利升級“消費”,但沒有任何理由浪費。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低保人員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
“單純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做法無法持久,必須通過產業提升,使普通勞動者收入持續增長才能擴大內需,保持經濟長期健康增長。”國內大多經濟學家認為,加強民生建設,藏富于民,才能形成持續合理的內需,也才能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據了解,今年的花卉市場雖然遭遇“逆境”,但也有令人欣慰發展趨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家庭開始買花。商販們開始調整銷售策略,從高端禮品花向中低端花卉轉移。
市場人士分析,中國“消費行業目前正迎來一個擠掉泡沫的契機,回到低點重新歸零,調整結構進入穩中求升的階段”,而“企業營銷理念是時候要‘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由于公款向豪華飯店行業流入,引發了許多新的五星級飯店興建計劃,扭曲了市場。對于“八項規定”,也有高檔酒店負責人認為這反而有利于公司更健康的運營,有利于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自身競爭力,“短期看會損失利潤。但長期看,酒店將不得不調整經營模式,不再以公款消費為核心。”

2月6日,趙克志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與前來參加團拜活動的少數民族代表互相致以節日問候。(張遠修/攝)
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轉作風、反對浪費的具體行動中,貴州部署有方、貫徹有力。
在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上,省委書記趙克志對全省黨員干部提出了解放思想“十破十立”的要求,從破除制約貴州發展的傳統觀念和體制障礙入手,提出了十項當前貴州解放思想的具體要求,從而首先在思想根源上對全省黨員干部掀起了一場“樹新風”運動。
在具體規范層面,在中央精神指導下,貴州迅速出臺了轉變作風的“十項規定”,對廣大干部從密切聯系群眾、精簡會議文件、厲行勤儉節約、改進新聞報道、堅持廉潔從政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2013年初,貴州省委省政府再次做出規定,省委常委、副省長和省直部門負責同志到鄉(鎮)、村調研時一律自帶干糧,不給基層增加負擔。
此外,針對個別干部打麻將、群眾意見較大,而且在重要會議期間打麻將、影響會議效果的情況,貴州省還規定,今后全省性的會議和省直各部門召開的會議,不得選房間有麻將機的賓館開會。
1月9日,省委書記趙克志一行在畢節調研,中午在鎮招待所吃上了自己攜帶的方便面。2013年貴州“兩會”,委員代表的吃住行、會場布置、服務接待,規格都大為“縮水”。
成由儉,敗由奢。貴州的發展有著特殊的實際,既要“趕”,又要“轉”,既要千方百計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又要抓好民生項目,讓發展成果惠及人民。“后發趕超”、“同步小康”需要貴州各級領導干部以更加飽滿的激情和干勁為4000萬貴州人民謀福祉,堅決反對腐敗、浪費現象。
“投資550億元,重點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在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上,代省長陳敏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惟有談及民生方面,數據最為詳細,具體,每一項都有明確的指標任務。
“執政為民”、“富民興黔”,作為黨員干部,轉作風、立新風的落腳點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