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孔柱
年關將至,丁市長一行在當地縣、鄉干部陪同和一大群記者跟隨下,浩浩蕩蕩開進白云村慰問。
白云村距離縣城不過百十里,山高路險,交通不便,經濟落后,這次市、縣、鄉三級領導前來慰問,除了給困難群眾送糧油衣物外,還有一項工作就是現場辦公,著重研究如何架橋修路,幫助山區群眾徹底解決交通問題。
當丁市長在講話中朗聲宣布這一特大喜訊時,大山里響起陣陣歡呼聲,村民們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村民丁大爺頭一回聽說這件大喜事,頭一回見到這么大的領導,不知怎么感謝才好,連忙跑回家里,從鍋灶里扒出兩個烤紅薯,往懷里一揣,又一路小跑,把兩只烤紅薯捧到丁市長面前:“香咧,甜咧,好吃咧。”
丁市長深受感動,接過兩個烤紅薯,滿含深情地說:“老大爺,謝謝您,謝謝您啊!”
村長趁機介紹說:“老大爺姓丁,早年參加過自衛反擊戰,腿上受過傷。”
丁市長“噢”一聲,雙手扶住老人親切地說:“好啊,五百年前我們還是一家哩。”接著又關切地和老人拉起家常,噓寒問暖。末了,丁市長掏出一張名片說:“今后有什么困難,就到市里找我吧。”丁市長的一席話,說得丁大爺和在場每一個村民的心里都熱乎乎的。
翌年春天一過,丁大爺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帶上一筐山貨,到縣城買了一張車票,直奔市里。
好不容易找到市政府大門,丁大爺徑直就往里面走。
門衛擋住老人,厲聲問:“干什么的?”
“俺找丁市長。”
“你是丁市長什么人?”
“一家人。”
“一家人?你找丁市長干什么?”
“俺想他了,來看看他。”
老人說著,哆哆嗦嗦地從懷里掏出了丁市長的名片給門衛看。
門衛看了一眼,疑惑地打量一下老人,把老人帶到傳達室。傳達室值班員問明情況后,立即把電話打到市長辦公室,就聽話筒里傳來一句:“等一下。”
過了一會兒,那邊回話說:“市長正在開會,如有什么事記下來,請老人先回去吧。”
老人卻說:“俺就在這里等他,啥時開完會,啥時再說。”
值班員表示:“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訴我們,我們負責轉告。”
“沒事,沒事,俺就是想來看看他,跟他說說話。”老人說。
山里人的脾氣有點兒倔。丁大爺大老遠地跑到市里來,鐵了心要見丁市長,哪怕見面說句話也行,要不然,回去后村里人不笑話他嗎?
老人又問了一遍:“丁市長什么時候開完會?要不,俺到會場找他。”
值班員又把電話打到市長辦公室,過了一會兒,市辦主任來到傳達室,很客氣地給老人倒了一杯水,說:“丁市長正忙,叫我代表他來看看你,你有什么事就跟我說吧。”
丁大爺定睛看了看,這人有點兒面熟,再想想,年前到山里去,從市長手里接過紅薯的那個人不就是他嘛。
老人一把抓住他:“好咧,好咧,俺就想見見丁市長,不見到丁市長俺就不回去哩。”
市辦主任此時很是自責,為什么剛才不對老人說市長出差了呢?現在好了,老人說什么也要等下去了。沒辦法,市辦主任只好回去如實稟報。
這會兒,傳達室里來了三四個上訪群眾,一進門就吵吵嚷嚷要見市長。值班人員正在勸說之際,丁市長一腳邁進門里。
丁大爺和幾個老上訪一看市長真的來了,一下子擁了上去。
丁市長一臉嚴肅,話語中透出威嚴:“干什么?干什么?你們有什么問題一個個談。這位老大爺已經等了很長時間了,我先接待他,你們先回去,有問題要逐級反映。”說著就把老人領到隔壁一個小房間。
丁大爺笑呵呵地拉住丁市長,親熱得就像幾百年才見面一樣:“俺想你咧,俺送山珍土味給你嘗嘗。”
丁市長好像還沒有從剛才嚴肅的狀態里走出來,推辭一番后,嚴肅地問道:“還有什么事嗎?”
丁大爺心里有點兒不是滋味,他到市里來,這里所有的人,門衛、值班員、市辦主任,包括丁市長本人,人人都以為他“有什么事”,又好像怕他“有什么事”,不敢靠近他,更不敢親近他。
其實,丁大爺真的沒有什么事,就是想見見市長的面,跟市長說上幾句話,給市長送上一筐山貨。該辦的事各級領導都已經想到了,辦到了,通往山里的柏油馬路已經破土動工了。他把這個喜訊告訴丁市長,之后就一轉身走出了市政府的大門。
回去的路上,丁大爺坐在車里咋也想不通:這些人是怎么回事呢?一到下面來,跟咱老百姓又說又笑親熱得很,怎么一到上面,連個面也難見,一見面臉就變了呢?這些人啊,當初到俺山里來,那個笑臉、那個熱乎勁兒咋都像被一陣風刮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