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滿元 羅梅
但凡貪官都會演戲,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有些貪官不僅是演員,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影帝。
他們臺上一套臺下一套,臺上滿嘴清正廉潔,臺下卻比誰都敢貪敢撈。他們臺上是人臺下是鬼,人前是佛人后是魔,其花樣之多,演技之高,常常令人折服。“擺脫自我,進入角色”對許多演員來說都是難題,但對貪官來說卻是駕輕就熟。善于表演的貪官都機敏過人,他們能夠根據周圍的環境隨時轉換自己的角色,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看什么碟下什么菜,他可以“住破瓦房”藏富、“穿爛襪子”裝窮、“騎自行車”親民、“曬榮譽證”炫功,等等。這樣看來,貪官的貪腐還是個“表演活”,但是,打“表演牌”搞腐敗說到底還是靠不住的,最后的結局肯定是敗局。因為,不管哪個貪官靠打“表演牌”來忽悠民眾掩飾自己,可以蒙蔽一時,但都不可以使貪污腐敗之舉得以長久隱蔽,不可以使貪污腐敗之舉得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我們應當堅信,欺騙黨與人民的貪官,終會露出破綻,終會受到人民的審判,也終會為自己的“表里不一、欺世盜名”的“表演”付出代價,并成為老百姓的談資與笑料。
但凡貪官都深知腐敗有風險,而且深知近年來反腐力度在不斷加大,腐敗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大,因而貪官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識也越來越強,腐敗手段也在不斷“升級換代”,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
第一種“游戲”是“牌賄”。牌桌上收錢,已成為貪官的通用手法。官場牌局,十之八九與腐敗有關。牌桌上,貪官們往往都是無往不勝,只贏不輸,輸贏金額少則幾百幾千元,多則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這種將正常休閑娛樂異化為腐敗的手段,掛羊頭賣狗肉,事后認定受賄也比較困難。
第二種“游戲”是“雅賄”。“雅賄”,即行賄人不再送官員真金白銀、香車豪宅和有價證券,改而送天價香煙、名家字畫、珍奇古玩、周鼎宋瓷,或者請官員題字給高額“潤筆費”,買官員著作給高額“圖書費”,請官員講座給高額“講課費”,邀官員當評委給高額“評審費”,等等。
第三種“游戲”是“色賄”。“95%的貪官有情婦。”這是一個被廣泛認可的結論和現象,由此可見貪官的色情腐敗已經瘋狂到了何等令人發指的地步。
誠然,貪官玩的“游戲”當然不止這三種。如今,腐敗新花樣不斷出現,貪官對付反腐敗的水平也越來越高,而制度法規和技術手段一時跟不上,腐敗與反腐敗賽跑,腐敗跑在了前頭。這既在客觀上延長了貪官的“潛伏期”,又在主觀上刺激了貪官的新欲望,促使他們更“技術”地開發腐敗的新“游戲”。這樣看來,貪官的貪腐還是個“技術活”,但是,打“技術牌”搞腐敗說到底還是靠不住的,最后的結局肯定是敗局。因為,不管哪個貪官靠打“技術牌”來忽悠民眾掩飾自己,不管玩什么腐敗“游戲”曲徑通幽混淆是非,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深知“戲法人人會變,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不管貪官怎么“玩”,他們都是在玩“貪”——貪權貪錢貪色。因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貪官的腐敗“游戲”玩得再精再巧再有技術,最后都會被反腐敗的法紀一一破解,貪官落馬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只是遲早而已。
但凡貪官都外強中干,他們渴望得到一種力量的支持與庇護,這樣腐敗起來才有一種“安全感”,或者至少有一種自我設定的“心安理得”。通過許多貪官的“共同努力”,他們發現還是“集團”的力量最大最可靠,于是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從思想和行動上尋求團結與協作,合力打造一條條“腐敗鏈”,結成“腐敗同盟軍”,逃避和反抗反腐敗的正義斗爭。在這種“集團化”腐敗的實踐中,一些貪官甚至已經漸漸感覺到“腐敗有理”了,而且“創立”了一些“理論”。下邊這三大腐敗“高論”就很讓人匪夷所思。
第一大腐敗“高論”是“圈子論”。一些位居要職的貪官,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網羅一幫“小兄弟”,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在關鍵部門安插自己“信得過的人”;甚至“非我同類,其心必異”,在其勢力范圍進行“逆淘汰”,千方百計地去扼制反腐敗的力量。
第二大腐敗“高論”是“倒霉論”。絕大多數貪官因為心理已經陰暗,以為腐敗已成官場“潛規則”,以為其他官員也是貪官,所以自己腐敗起來已經沒有羞恥感,最后被查處時反而覺得只不過是自己“倒霉”罷了。持這種“倒霉論”的貪官,平時就充分利用當今社會事實上存在的人們對某些腐敗特別是“集團腐敗”的某種“容忍”與“同情”,來最大限度地獲取腐敗利益,即使“栽”了,也還在想著用一種集體“抹黑”與集體“捆綁”的辦法,來為自己的腐敗辯護,為自己的腐敗開脫。
第三大腐敗“高論”是“溫和論”。一些貪官經過腐敗實踐的反復“錘煉”,已經不再那么明目張膽,不再那么明火執仗,不再那么“有來不往”,而是變得更加精明更加溫情更加“講信用”,使腐敗雙方“友好共贏”。其實,腐敗沒有“溫和”與“暴力”之分,祭出“溫和”的大旗,只不過是想為自己的腐敗蒙塊遮羞布而已。
誠然,貪官“創立”的腐敗“高論”當然不止這三種。如今的貪官,都深知“法不容情”的“剛”性,也深知“法不責眾”的“柔”性,所以他們為了更安全地腐敗起見,一方面從“組織上”打造“集團化”背景,一方面從“理論上”利用和“培育”社會文化背景,如此“上下一勾連,相互一影響,彼此一包庇”,逢事有人關照、升官有人提攜、出事有人擺平,一般的小風小浪,很難掀翻貪官的大船。這樣看來,貪官的腐敗還是個“集團活”,但是,打“集團牌”搞腐敗說到底還是靠不住的,最后的結局肯定是敗局。因為,“堡壘最容易從內部突破”,不知哪一天這個本不堅固的腐敗“堡壘”就會因一個貪官的“落馬”或“叛徒”的出現,這個腐敗集團的多米諾骨牌就會倒下,貪官依靠的“集團”力量再大,也大不過黨和政府反腐敗的信心和決心,大不過人民群眾反腐敗的斗志和意志,大不過反腐敗法紀的權威和威力!
當今中國,腐敗現象還很嚴重,貪官也越來越有“智慧”地搞腐敗。反不反腐敗,攸關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懲不懲貪官,事關人民政府能不能得到人民擁護。面對如此嚴峻的反腐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一定要警醒起來!面對貪官的腐敗“智慧”,我們也要告訴全體國人:一定要擦亮眼睛,識破貪官的一切偽裝,揭穿貪官的一切底牌,決不能讓貪官因為“智慧”腐敗而逃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