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應泰
1975年4月4日清晨,臺北天氣平和。
蔣經國又像往日那樣,驅車從大直的七海官邸來到福山腳下的士林,依舊慣例向蔣介石請安。當他走進二樓的一間臥室,發現蔣介石已經早早地起床了。
“父親,您今天的氣色很好啊!”蔣經國心里高興,急忙向輪椅上的蔣介石鞠躬。
“經國,今天你還是把日程安排得那么滿嗎?”蔣介石顯然對他的繼任者十分關心。
蔣經國說:“是的,父親,今天上午我將去中山堂出席張伯苓先生的百年誕辰紀念會,下午還要到陽明山上去看一看,因為我每年到這個時候,都要去看一看陳大慶和茍云生他們的墳啊!”
“哦,原來又到清明節了啊?”蔣介石聽了兒子的報告,忽然意識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他坐在輪椅上,似乎陷入了對往事的深思。蔣介石見他兒子出發的時間到了,急忙示意他可以離去,就在蔣經國臨出門時,他還特別地關照了一聲:“經國,你也應該好好多休息啊!”
這句很普通的話,蔣經國當時沒有在意。可是他萬沒有想到,這句話竟然就是蔣介石對他的最后遺言。
就在清明節前這個白天,蔣經國都在忙著為一些蔣家父子從前的友人,進行各種預先安排好的祭祀活動。他決不會想,清晨時他所見到的氣色那么安詳平和的蔣介石,可怕的疾病正在悄悄發生著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在蔣經國剛剛離開士林官邸不久,蔣介石的情緒忽然發生煩躁。也許是由于天氣漸漸轉為炎熱的緣故,蔣介石開始叫嚷著:“打扇子!快,快給我打扇子!”
下午,蔣介石的病情又出現了反復。他的心跳不時發生中斷和停頓的現象。醫師們發現這種情況以后,馬上向“榮民總醫院”報告。當時,值班的醫生恰好就是姜必寧,他不斷出現在蔣介石的病床前,擔心蔣會發生前次那樣突如其來的病變。
下午兩點鐘時,蔣介石忽然叫嚷著腹腔隱痛,同時發現他的尿量明顯減少,姜必寧認為這是蔣介石在前次穿刺以后留下的血液循環不暢所至,加之他的心臟狀況始終不好,體內存有積水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姜必寧慎重地為蔣介石施用了少量利尿劑,但是,蔣介石排尿的數量仍然不盡如人意。
當天晚上,蔣經國再次來到士林官邸的時候,發現這座偌大的院落仍然還像往日那樣靜悄悄的。但是,敏感的蔣經國卻隱隱感受到了一種內在的緊張:那就是他發現官邸里的醫護人員似乎比往常增多了,有些人甚至神色顯得略有些緊張,可是蔣經國仍然沒有在意。
蔣經國告辭不久,蔣介石的病況突然變得十分危急起來,他的心跳不時發生停跳。蔣經國剛剛返回七海官邸,就接到士林官邸打給他的緊急電話:“老先生不好了!”這時已是晚8時30分。
原來,就在蔣經國離開不久,蔣介石就在8時15分左右發生心臟病轉危的征兆。先是監控心電圖的醫生發現,剛剛睡下的蔣介石心律發生劇烈的波動。正常跳動的脈搏出現了驟然轉緩的現象。姜必寧等醫生親自趕來監視心電圖,忽然,他發現屏幕上又出現了心臟停跳的危險現象。醫生們知道如果繼續發生這種停跳現象,那么蔣介石隨時都可能發生休克或心肌梗死的危險。于是,醫生們將情況報告給了宋美齡。
進入晚10時以后,心跳中斷的情況幾乎頻繁出現,即便采取心臟電擊,也無法讓蔣介石的心臟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醫療小組對蔣介石的搶救已到了最后的階段。延至晚11時許,所有心電圖、掃描儀上都無法繼續測驗到蔣介石的心跳、脈搏和血壓了!
時間在一分一秒飛逝。整個士林官邸陷入一片從未有過的恐懼氛圍中。以王師揆、姜必寧為首的“特別醫療小組”,雖然投入了最大的人力物力,可是,蔣介石的病情卻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走向最后的崩潰。宋美齡和蔣經國馬上通知在臺的蔣氏后裔、蔣方良、蔣緯國等家人。
夜11時30分,蔣介石的心跳逐漸微弱。當日的醫療小組所寫的《病中日志》上曾有如下記載:“至夜里11時30分許,蔣公的雙眼瞳孔已行放大,急救工作繼續施行。其間曾數次注入心臟刺激劑,最后乃應用電極直接插入心臟的做法,刺激心臟,但無力回天……”
11時50分。一代政治梟雄蔣介石終于溘然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