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衍文
一日朝畢,印度皇帝阿克巴突然給群臣出了一道題:用不超過三個字來說明真理和謬誤的區別。群臣聽罷,紛紛開始議論,但卻無人應答。看到這種場面,阿克巴便對伯博說:“伯博,你怎么也沉默不語啊,這很少見呀。”
伯博并不謙讓:“陛下,我之所以沉默不語,是想給別人一個說話的機會。”“別人都沒有答案,你就快說說吧,真理和謬誤之間的區別是什么?”令眾人驚訝的是,伯博伸出自己的四根手指頭,說道:“四指。”“四指?”眾人大惑,急不可待地追問伯博到底是什么意思。
沉吟片刻,伯博開始耐心地解釋:“常言道,眼見為實,只有自己親眼看到的,才是真的。同時俗話說,耳聽為虛,耳朵聽到的東西常常不能算數,很可能就是無稽之談。”
阿克巴贊嘆說:“不錯,人人都長了一雙眼睛,就是用來明辨是非和鑒別真偽的,可是和你說的四指有什么關系呢 ?”
伯博微笑著說道:“我所謂的四指正是眼睛到耳朵的距離,四指距離雖短,卻是庸人和智者的分別!”
管理者的日常工作繁忙而充滿不確定性,往往會根據對一時一事的感受就做出判斷和抉擇。而沒有真正揭示和了解事物的真實情況就做出決策,很有可能會出現重大失誤。這提醒管理者,必須穿越層層迷霧探究事情的本質和事件的脈絡,否則就會被偏見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