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明
(河北中儲物流中心 河北石家莊 050000)
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在《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及中組部的許多文件都有明確的規定,主要是在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里面規定的。筆者多年從事企業黨務工作,并走訪過多家企業黨組織,發現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方面還有諸多困難和困惑,因此,筆者認為,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不但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對這一問題加以研究,是企業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的任務和責任。以下是個人結合本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實際進行的研究與探討。
大部分企業黨組織能夠發揮或者較好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在參與、監督和執行三個環節上做得比較好。但也有一少部分企業黨組織,組織是健全的,但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不夠,對經營工作監督不夠,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發揮不明顯。在參與、監督和執行三個環節上,對黨組織究竟要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不夠清晰,心中沒底,工作沒有招數和辦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不愿參與。認為企業經營是經營層的事,企業黨組織在經營事務中是“配角”,不愿多說、怕越位。
不敢參與。總是顧慮重重,擔心說了沒人聽,說錯了要承擔責任,怕得罪人。
不會參與。想參與,但又不知道應該參與什么、以什么樣的形式參與、參與到什么程度。
不能參與。企業黨組織力量弱化,參與決策、監督環節落實不到位。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觀上講,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企業黨務工作崗位不被重視、困難多、困惑多、待遇相對低、發展空間不看好。客觀上說,個別企業黨組織力量弱化,說話沒人聽,組織作用不明顯。
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是黨章賦予企業黨組織的重要職責,必須按黨章的要求抓好落實,而做好落實的基本途徑就是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
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是我國國有企業的重大特色和獨特優勢。確立企業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構建確保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運行機制,是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鮮明特征和本質要求。
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是一種組織行為,是黨組織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關系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是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職責。其目的在于,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企業正確貫徹執行,支持和幫助廠長(經理)、董事會實行民主決策、科學決策,避免和減少失誤。
按照上級黨組織要求和企業的實際,以下是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主要內容:
公司發展戰略、經營方針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生產經營計劃、財務預算和決算;重大投資、合資、合作項目、資產重組及資本運作的決策;重要人事(中層以上干部)安排、獎懲和內部機構的設置調整;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廢止;涉及公司職工切身利益和職工隊伍穩定的重要決策;其他需要黨委參與決策的重大問題和上級黨組織交辦的重大問題。
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主要途徑是:
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實行“一崗雙責”。黨委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遵循“充分溝通、程序表達、依法決策、體現主張”的方針。
一般程序為:
第一、黨委成員就有關決策議題進行調研,收集資料,廣泛聽取黨員、職工及有關方面的意見,進行分析論證,形成對議題的初步意見和建議;
第二、召開黨委會或黨委擴大會,對議題進行研究,形成黨委對議題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參加決策會議的黨員董事、經營班子成員,充分表達黨委對議題的意見和建議,按照規定程序依法決策;
第四、嚴格貫徹落實“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十六字方針,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和互相諒解,擺正個人與組織的關系。
(一)要切實引起高度重視。《黨章》中對基層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有明確的規定,中組部、國資委黨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中也有清晰的表述,并對有關的方法程序做了提示和要求。對此,黨組織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要積極學習、宣傳、貫徹上級黨組織的文件精神,自覺地用上級黨組織的要求統一思想,不斷增強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信心和決心,切實圍繞生產經營這個中心,按照“參與決策、保證監督、帶頭執行”的總體要求,在服務、保證、監督上下功夫,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
(二)要進一步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這是企業黨組織的第一要務。企業要有健全的黨組織,事有人管、有人去做。各級黨組織,不但要有組織,還必須要有專兼職的黨務工作者隊伍。黨務工作者必須做到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肯奉獻。在健全黨組織的同時,要注重建立健全工會、職代會、共青團、青年聯合會等群眾性組織,支持他們按照各自章程,依規合法地開展工作。支持、加強班組建設,不斷提高班組長管理水平,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為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
(三)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要有具體的抓手和切入點。要把參與決策落實到具體的管理之中,就要堅持“融入中心做工作,進入管理起作用”。積極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展工作,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在企業中的貫徹執行。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支持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依法行使職權,保證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為企業改革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后備干部培養和人才支撐。領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建設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加強黨組織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先進性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和諧企業建設。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進廠務(司務)公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領導和支持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是黨組織的重要職責,是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徑。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參與“三重一大”決策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三重一大”是指: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運作。
(一)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是“參與”決策,而不是“進行”決策
“企業黨組織定位于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而不是發揮經濟核心作用,這是需要準確理解和把握的,不能偏離這一定位”(李榮融講話)。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主要是針對有關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而不是代替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決策。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就是“分權、分責、制衡”。屬于經營層決定范圍的事,黨組織不要干涉。各級黨組織要準確把握自身定位,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二)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不是從政治、經濟和技術等角度全方位的參與,而應當是側重于從政治角度的參與
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應當與支持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依法行使職權有機結合起來,主要看決策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否符合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是否符合民主科學的決策程序,是否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
(三)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是組織行為
企業參與決策的主體是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意見,是黨組織的意見,不能把部分黨委成員參加的有關會議就等同于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參與決策的形式可以是黨委會、黨委擴大會或者是黨政班子聯席會。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有關要求,黨組織形成參與意見之后,黨委成員要遵守黨的紀律,服從黨組織的決議,擺正個人與組織之間的關系。
(四)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要把參與、支持、監督和保證有機結合起來
參與、支持、監督和保證是一個有機整體。沒有參與,就談不上支持,沒有監督,只談保證也不現實。實際工作中,要做到參與、支持、監督和保證四位一體,才能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作用。
(五)落實好黨管干部和黨管人才的工作要求
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組織、管理、教育和協調工作。要保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控制力,就必須堅持黨對干部的管理,堅持黨管人才。黨管干部既是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內容,又是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保證。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全面貫徹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要善于做干部教育培養工作,搞好引進、培養、使用等重點工作,使黨組織發現、培養和掌握足夠的靠得住、有本領、作風好的可用之才。要特別注意“雙向培養”工作,努力把黨員培養成人才,把人才培養成黨員,推動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遵循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的方針,關心關愛職工,注意傾聽職工群眾的呼聲,根據企業發展狀況,讓職工群眾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真正把以人為本落實到職工隊伍建設之中,推動企業人才隊伍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就要求黨組織必須在國有企業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十八報告為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提供了政策要求和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