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芬,肖燕城
(江西省萬安縣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江西 萬安 343800)
速生豐產用材林是一種新型的林產工業,尤其是在一些森林覆蓋率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利用非常普遍,為當地的生態防護和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般來說,速生豐產用材林是指通過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林木良種,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基礎上,為造紙、家具、建筑等相關行業提供原材料的一系列產業,具有培育周期短、單位面積產量高等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各級政府對速生豐產林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通過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我國的速生豐產林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國家林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與此同時,也應該清楚的看到,在速生豐產林的營造技術、設備現代化、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我國很多地區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努力提高速生豐產林的營造技術,是各級政府林業相關部門的重點工作內容。
江西作為我國南方重點商品林省份,截至2012年底,已經建設速生豐產林1000多萬畝。近年來,為了加快該省的速生豐產林建設,努力實現由林業大省向林業強省邁進的步伐,省發改委、省林業廳加大了對營造速生豐產林的技術措施提升,預計到2020年,該省速生豐產林面積將達到2000萬畝。這一目標如果能達到預期效果順利完成,將使該省的速生豐產林建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從當前江西省的發展需求和趨勢來看,林業產業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以杉木、楠木等為主的大徑級用材林,以楊樹、松類等為主的紙漿原料林等的發展優勢明顯。因此,只要在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充分運用這些優勢,就完全可以逐漸縮小與我國其他林業強省的局部差距,從而為該省的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為促進速生豐產林建設,做好速生豐產林主要樹種的技術推廣工作,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積極行動,一是抓好站內職工速生豐產林知識的學習;二是認真實施好2010年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速生豐產林良種繁育與豐產技術培訓》;三是與全省林業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相結合,開展速生豐產林技術的示范與推廣。四是充分利用江西省電臺《惠農直播室——林業版》這一平臺,開展速生豐產林技術的普及與推廣。當前,結合該省“一大四小”工程,確定以杉木、濕地松、楊樹、泡桐、毛竹、耐寒桉樹的良種繁育與豐產栽培技術為重點,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推廣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針對江西省速生豐產用材林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速生豐產林的營造技術是多方面的,更重要的是要堅持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模式,堅持科教興林,從而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因此,該省的速生豐產林的營造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速生豐產林的營造,首先要選擇速生豐產的樹種。速生要求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木材產量標準。但是就我國目前的生產力水平而言,我國南方山區速生生長周期一般是在15年左右,我國南方平原是在10年左右,一般每公頃達15m3以上;北方山區生長周期是在30年左右,而南方平原生長周期是在20年左右,北方一般每公頃達到1.5m3以上。
高產區在速生用材樹種的選擇上,必須要堅持在本地試驗確實是速生的樹種;同時還要選擇有發展前途的樹種;選擇適應性強、材質好的樹種。根據以上這幾個條件進行選種,例如,我國在晉南地區選擇的速生豐產林樹種主要有泡桐、懸鈴木、北京楊、柳樹等。只有通過積極的試驗研究,才能找到符合本地區發展條件和需求的樹種,這樣不僅能起到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的林木產業發展。
速生豐產林高產區的特點是土壤肥沃,人多地少,土地稀有,因此,在高產區進行速生豐產林的營造布局,應本著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1)尋求社會經濟條件好的鄉村進行速生豐產林的營造,速生豐產林既要占用一定面積的耕地,同時還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速生豐產林的營造首先要保證當地的糧食產量,重點選擇社會經濟條件好、勞動技術力量強的鄉村地區,加大投資,集約化經營,改良品種,確保糧食生產不減少。
(2)自覺自愿與政府干預相結合。速生豐產林生長快、產材高,經濟效益好,但是這種經濟效益往往不被群眾認識到,因此,在營造速生豐產林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只要是認準的對象,就應該采取行政干預措施,在政策上給予指導,并充分結合一定的補助和扶持措施,解決當地農民的實際困難;同時,還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更深入的了解速生豐產林,自愿參與到速生豐產林的營造工作當中來。
實行集約經營是速生豐產林在綜合技術措施下,根據一定的條件和單位面積,投入更多數量的勞動、資金,同時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從而提高產量的一種林業生產經營方式。在進行集約化經營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下幾點。
(1)選用高標準、高質量的苗木。高產區營造速生豐產林的苗木,其質量比一般苗木要求更高,既要保證本地培育的苗木健壯,適應性強,還要生長快,病蟲傷害少。所選取的優良品種必須在本地進行培育和試種,確定能夠在本地速生豐產,才能種植。
(2)嚴把質量關。速生豐產林的集約化經營,一方面,要堅持頭年對第二年的造林進行整地,讓植樹在穴內土壤中充分熱化,增加吸收的水分;另一方面,無論是整地還是大穴整地,其深度都必須達到1m,寬度達到80cm以上;同時,完成植樹后,要休整蓄水盤和保護帶,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措施,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并達到豐產的目的。
(3)要堅持適當的施肥和澆水。速生豐產林并不是施肥澆水越多就越好,而是要掌握好施肥澆水的最佳時間,結合整地施入一定量的農家肥和化肥,為林木生長奠定一定的基礎;在幼林生長期,施肥、澆水保持1~2次;在速生期,施肥、澆水保持2~3次,速進樹木的加速生長,等到10年以后,繼續保持2~3次施肥和澆水的頻率,通過以上集中措施,適時施肥、澆水,保證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豐產的標準。
通過合理的樹種選擇和布局,同時結合集約化經營模式,可有效提升速生用材林的營造技術。同時,由于目前該省大部分地區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因此,在速生豐產林建設的過程中,應通過積極爭取,充分利用外資。例如,石城縣在2010年利用亞洲開發銀行1085萬元人民幣的優惠貸款,新造以杉木和濕地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1850hm2,改造低產低效毛竹林150hm2,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該縣林業產業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由此可見,持續利用外資貸款對于推進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培育森林資源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省委省政府也應該制定出相關的政策,對各縣征收的育林基金和植被恢復費優先用于營造速生豐產林的種苗費、肥料費補助,這樣也就確保了種苗質量,增加了速生豐產林效益。
隨著我國對速生豐產用材林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營造技術越來越成熟,速生豐產用材林在我國生態防護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發明顯。與此同時,也應該清楚地看到,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速生豐產用材林的管理理念、生產技術等方面,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從目前我國速生豐產用材林的發展現狀及趨勢來看,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樹種選擇、布局以及加快集約經營等技術措施的執行,才能有效實現速生豐產用材林快速發展。筆者相信,通過政府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國的速生用材林的發展定會有所突破,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發展和“中國夢”的最終實現創造有利條件。
[1]黃榮林.桉樹速生豐產林營造技術及效益分析[J].廣西林業科學,2006(1).
[2]王振文.營造楊樹速生豐產林的主要技術和管理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4).
[3]池海霞.高產農區速生豐產林營造技術[J].山西林業,2009(2).
[4]喬轉運,馬花如.中國營造速生豐產林林地資源評價及發展潛力估算研究[J].西部林業科學,2011(2).
[5]呂愛華.提升林地潛力 營造高效速生豐產林[J].中國林業,2009(11).
[6]宮艷林.對我國非林區營造速生豐產林數據的分析[J].林業勘查設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