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榮
(寧夏煤炭基本建設公司,寧夏 銀川 750200)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建筑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其發展對于解決就業壓力,推動城市化建設,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創造和諧社會有很大的意義。然而,長期以來,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另一方面,在建筑行業門檻低,建筑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建筑企業間出現惡性競爭。
當前我國在行業信息化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同樣在建筑勞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中存在。主要表現在:
1)我國是在進行工業化的同時實施信息化改造的,信息化理論建設方面還不夠成熟,信息化建設政策法規還沒有配套。國家“金字系列”工程的實施,促進了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共享。但技術標準的制定、產業發展的政策等方面有許多沒有完善,信息技術利用層次低。
2)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信息技術應用不平衡,城鄉、區域和行業的差距拉大。國家從全局規劃角度考慮,對各行業信息化上實行有重點的扶持。由于建筑也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建筑業的信息化水平比其他行業較為落后,特別是勞務分包企業資本和管理運營水平不高,管理流程還沒有規范化,實現信息化仍任重道遠。
3)對信息化的認識不足,缺乏一支復合型的技術人才隊伍。信息技術萬能化,或者認為信息化就是簡單的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缺乏戰略眼光,管理制度不符合信息技術的要求等是我國目前一些企業實行信息化建設認識不足的地方。中小型施工單位缺乏資金和復合型人才隊伍,還停留在以人工管理為主上,對采用信息技術進行建筑勞務管理認識不足。
4)忽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信息資源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共享程度差。許多地方政府部門業務協同差,加之部門利益的考慮,信息管理系統無法集成,而僅限于提高本部門的行政服務水平。如果需要跨部門審批時,部門之間業務難以協調,導致互相推諉而行政效率低下。相對于企業而言,由于管理沒有規范化,商品化的軟件難以直接套用,同一種軟件在不同企業甚至一個企業的不同部門重復開發。
5)信息資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機制。計算機網絡病毒、系統漏洞、網絡入侵、垃圾信息和使用網絡盜竊機密信息等問題始終是信息化時代各國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如何加強信息安全保障,以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成為信息化建設必然要考慮的課題。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建筑勞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必須由政府主導,發揮政府統籌規劃、宏觀調控,組織推進、政策導向的作用,促進信息化技術水平提高,促進我國建筑業跨越式發展。實行信息化的目標是運用信息技術全面提升建筑勞務管理水平,提高行政管理、決策和服務水平,實現建設系統信息資源的共享。
推進信息化基礎建設,加強網絡結構優化,從業務、網絡和終端等層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綜合基礎信息平臺的建設。推動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礎好的地區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加快公共網絡建設,采用多種接入手段,提高農村網絡普及率,大力推動互聯網的應用普及。
制定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指南,進行有重點的扶持一些有科研水平的企業進行重要理論技術研究,并加快理論轉化為應用。加快建筑企業信用認證、評價體系,通過委托行業協會或者專家團隊,推進建筑誠信系統研究水平。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服務水平,促進電子商務業務規范化發展。我國政府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行政許可法》以及即將公布的《政務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給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快政府管理的變革和流程的重組創造了條件,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將借助網絡手段得以實現。政府部門通過加快“一站式”、“一網式”行政審批系統建設,不僅規范了政府辦事流程,減輕人工操作的繁雜性,同時也提高了辦事效率,節約了政府財政支出,提升了行政能力,并能夠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真正踐諾執政為民的理念。
對于重復政務信息,要加強整合,規范政務基礎信息的采集標準,加強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交換體系和基礎數據庫的建設,推動政府政務信息公開。發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建設市場進行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完善電子政務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加強電子政務建設資金投入的審計和監督。
當今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國民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的水平代表著一國核心競爭力高低,因此,將國民信息技能培訓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政府培訓教育財政支出,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探索將技能培訓進行市場化建設的方法。開展行業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是建設領域推進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基本條件,提高公務員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是重點。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可以采取分層次、分階段方式,以重點、普及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依托高等院校、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科技服務站等機構,借助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工程等,開展國民信息技能教育和培訓。
提高教師待遇,提高師資建設水平,建立完善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體系,優化課程設置,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效果。利用信息化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加強網絡教育信息開發建設,形成網上終身教育體系。
如何使信息化建設規范化、制度化,從而做到統一標準?如何建設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信息化需要有完善的保障體系,下面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1)建立分工合理、權責明確的信息化推進體制;
(2)制定電子政務建設規劃;
(3)鼓勵和引導建筑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
(1)推進信息化法制建設;
(2)加快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
推進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需求重點是信息技術人才,關乎信息化建設能否持續發展,正式信息技術人才的創新提高了信息技術理論研究進展。要提高信息技術人員隊伍業務及研發能力,優化隊伍結構,為他們創造良好工作環境,為我國搶占信息技術高點,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打下良好基礎。
堅持法律、經濟、技術與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結合,構建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公民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權利與義務對等的治理機制,營造積極健康的互聯網發展環境。
總之,實行建筑勞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有助于改變建筑企業傳統管理模式,維護農民工的權益,改善勞務用工問題的,促進建筑市場規范化,引導勞務分包市場向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方向發展,從而提高我國建筑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1]于在洋.建筑企業在勞務工安全生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J].新疆農墾經濟,2002(5):63-64.
[2]楊青,那述宇.農民工管理網絡化探究[J].經濟師,2005(3):19-20.
[3]任朝輝,顧孟迪.基于網絡技術的建筑企業信息化管理探討[J].基建優化,2003(1):19-21.
[4]周穎.信息化促進農民工有序流動[J].領導科學,2007(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