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0)
近幾年來,在社會經濟的大力推動下,高職教育也開始逐步普遍化,隨著大學生的與日增多也造成了就業的困難。相對與最初“統包統分”的就業制度,現在的“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則給面臨就業的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所以,在社會經濟新形勢的推動下,自主創業則成為了大學生的又一新選擇。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具有創業愿望的大學生比例高達70%以上,但是實際創業者才不足1%,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成效。我國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困難重重,創業心理障礙問題嚴重阻礙了大學生創業的信念與決心。本文結合旅游類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創業心理分析,進行及時的疏導與化解,培養他們敢創業、能創業、創好業的精神理念。
大學生選擇創業的開始首先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否則就很難堅持下去。因為創業本身就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只有不斷地鼓舞自己,相信自己,具備這樣堅持下去的理念,才能不斷地戰勝在創業過程中的種種困難。
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不管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的,都會影響到創業者的心態。所以,必須要有清晰的思路來引導自己,時刻保持沉著冷靜的心態,善于思考分析各種問題。
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必須要吃得苦,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因為,在創業過程中,由于資金的缺乏,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動手親自去完成,比如收拾辦公室、搬運桌椅、打掃衛生、整理文件。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必須要有很強的意志力與堅持下去的勇氣,最后才能獲得成功。
現在的大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都較強,同時還有較強的嫉妒心理,以致于心胸狹窄,愛斤斤計較,做事不踏實認真。而多疑則是很不好的心理情緒,它很容易造成創業者的心理狀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工作不能及時到位。創業大學生一定要克服這些心理因素,擁有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這樣才能在創業過程中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促使創業的成功。
就現在的高職大學生而言,很多都是在溫室里成長起來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創業意志不堅定,沒有足夠大的信心與勇氣去應對挑戰。在創業上還是存在著一定恐慌、焦急、壓抑的心理,沒能真真正正地投入到創業實踐的活動中去。為此,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現在的大學生在情感上過于依賴他人,由于缺乏相應的社會經驗,思維情感也沒能脫離群體的存在,所以在接受領導的任務時往往會措手不及。
(2)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問題,由于現在大學生的抗壓能力都比較薄弱,心理適應能力也不強,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喪失原有的激情與信心,從而影響積極性。
(3)隨著現代高職教育的大眾化,很多大學生的創業動機是因為就業的壓力,把它當成一個不會成為失業人員的無奈之舉,這就喪失了創業本身所具有的激情與挑戰性。
從認知障礙的角度來看,旅游類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過度的自我貶低。由于大部分的高職生認為自己是被高考淘汰下來的,總是認為自己學習、溝通、組織的能力都比不上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從而低估、輕視自己本身的能力,為自己躲避創業的機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與借口,不愿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2)夸大創業的風險?,F在很多大學生有自主創業的想法,但是懼怕創業的風險。創業風險大,成功率低,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創業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復雜性、挑戰性、風險性的過程,需要累積不同的經驗與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取得成功。面對這種高風險、低成功率的自主創業,很多大學生選擇知難而退。
雖然現在很多高職學院都提倡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付出行動的學生則少之又少,就行為障礙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盲目創業。創業對于現在的大學生而言既充滿新鮮感也充滿刺激感,同時在各大媒體就大學生創業的造勢下,很容易使他們產生一種幻覺心理,覺得創業是名利雙收的捷徑,既體現了自我能力,又創造了金銀財富。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沒有考察市場情況進行認真分析與總結的前提下,就盲目投身到創業的思潮中去。
(2)逃避創業。那些真正具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因為擔心創業帶來的風險與難題,找尋出各種各樣的客觀理由來堵塞自己的想法,以資金不足、能力不夠、經驗缺乏、家庭反對等各種借口來逃避創業。
對于大學生而言,其本身就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知識和良好的思想素質,為此,高職院校不僅要提高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在創業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了解創業的相關知識,給學生認真講解當下市場經濟的情況、最新國情、市場營銷、競爭分析、價值利益、企業戰略、公司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還要加強他們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豐富自身的創業基礎知識,提高創業的心理品質與心理適應能力,以達到增強自我調節的能力。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創業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創業計劃比賽,使他們在創業競賽中激發自我創業的激情。
對于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政府應該加大對創業成功事例的宣傳力度,在政策發面鼓勵支持他們創業,用榜樣的力量來激勵他們的斗志,勇敢地進行創業實踐。還要積極開展創業技能的相關培訓,使他們了解掌握創業的相關知識。同時,政府在推動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提供小額低息貸款、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等方式來幫助大學生自主創業,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護大學生的權益,為他們的自主創業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健康良好的環境。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大約有70%以上的大學生創業是受到家庭創業成功的影響,因為家庭成員的創業成功經驗不僅在大學生最初構建創業理念的時候樹立良好的信心與決策,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學生的情感障礙和認知障礙,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在創業過程中一些不必要風險的發生。
大學生在自主創業的時候,獲得家庭物質與精神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創業開始的初期,物質條件是首要解決的難題,沒有物質方面的保障,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意義。所以,獲得家庭物質方面的支持是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動力源泉。同時,得到家庭精神方面的支持,也是鼓勵大學生堅持創業的有利因素,家庭精神的支持是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堅持下去的重要力量,是預防心理障礙的有力保障,是激勵大學生不言放棄的重要理念。
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而言,“內因是事物內部的矛盾,是事物變化的依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它通過內因起作用”,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不管遇到怎樣的難題,都必須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堅持下去的勇氣,要不斷鼓舞自己,激勵自己,在困難中吸取教訓,不斷尋求經驗,這樣才能在創業過程中戰勝種種困難,克制種種心理障礙,以鞏固自己內心對創業的定位,來消除對創業的心理障礙。同時還要大學生不斷豐富自身的創業經驗與創業的相關知識,提高自己創業的心理品質,尤其是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與心理調節能力,將創業的理念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覺行為,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創業的實踐當中去,與此同時還要自覺轉變就業觀念,充分認識到當今的國情與就業形勢的嚴峻,正確分析自己對于創業理念的理解,端正自己自主創業的科學態度與實際動機,從而樹立正確的自主創業意識,堅定自己在創業過程中不放棄不拋棄的理念。
對旅游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進行了正確分析與指導,通過在院校、政府、家庭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相應有效的積極措施,得到精神與物質方面的支持,使他們在創業的道路上能擁有更多的資本與最優化的資源。在各種有利條件的幫助下,正確有效地消除他們對創業的心理障礙,從而提高他們對創業的激情,消除他們對創業的恐懼,培養優良的創業心理品質,為他們能成功創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
[1]劉建花.大學生創業的心理障礙及對策分析[J].管理觀察,2009(14):142~143.
[2]崔永華.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及其干預[J].職業技術教育,2010(10):77~80.
[3]王一海.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的心理分析與思考[J].價值工程,2010(14):200~202.
[4]唐海波,李賽蘭.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及干預方法[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5):31~33.
[5]柴 華.農業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分析[J].經濟視角(下),2011(8):88~89.
[6]鄧水平,朱曉陽,趙薇.大學生創業心理障礙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1):222~223.
[7]彭 晶.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分析與調查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1.
[8]宋 楊,尚文浩.大學生創業心理狀況與教育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2(68):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