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安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林業局,廣西 那坡 533900)
岑溪軟枝油茶樹種(Camellia Oleifera)的特點是成長速度快,結果較早,而且產量也很高,7年就能達到豐產期,產油達15.4kg/畝,而高產無性示范園產油達60kg/畝,種仁含油率達51.37%~53.60%,各項全部比油茶良種標準高。油質酸價為1.06%~1.46%,比3%要求低,適生性廣,在南方的十三省區全部可以進行栽培。低于海拔800m全部可以種植,而且對土壤的要求也低,但是選擇低丘陵林地,且土層肥沃,深厚,土壤呈微酸性,排水性良好,這樣的土壤最適宜生長。還有良好的抗油茶炭疽病,耐霜凍、耐貧瘠、耐干旱性。為了驗證其在那坡境內的適生、豐產性,80年代那坡縣開始從岑溪引種試種。
為了探索岑溪軟技油茶在那坡的生長表現,實驗地點分別選在350m低海拔的平孟鎮那龍村屯,650m海拔的百都鄉紅坭村果吾屯,900m海拔的坡合鄉大果臘村大果臘屯。與本地油茶品種為對照,在立地條件基本一致的同一坡面,一個品種種一個小山頭和每個品種種20行的方式種植。
油茶為強陽性樹種、喜酸性土。試種地土壤為砂頁巖發育的磚紅壤、黃壤,土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向陽的丘陵低山地區,pH值為5~6,植被有蔓生莠竹、映山紅、鐵芒箕、茶樹、馬尾松等植物為適生地。
整地時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雜樹干,挖掉樹根,采取沿水平線挖坑。株行距設為2m×3m,每畝栽111株,施氮磷鉀復合肥每穴250g,穴內底土和肥料要攪拌充分,冬春雨季植苗,最好在小雨天或者早春雨后陰天進行栽植,栽植的時侯要將苗木擺放端正,深度也要有講究(栽植苗木的深度最好要比原圃地根際超出1~1.5cm為佳),將土分層填好并踩結實,栽植以后用松土把基部堆放成饅頭的形狀,以防在雨季的時候穴土沉陷而造成積水,導致苗木浸水死亡。
在油茶造林以后要及時對幼林油茶進行撫育管理,為幼林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從而滿足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水肥的要求,這是確保造林成活以及早日達到豐產的關鍵措施之一。油茶在幼林的時候主要是靠營養長成,進而形成龐大的根系以及長成完整的樹體為開花結果階段做好準備。
3.2.1 松土除草
每年進行兩次松土除草,第一次可放在5月~6月,第二次可安排在8月或9月,持續進行3年,3年以后每年可進行1~2次松土除草,也可與套種作物相結合增施有機肥,對土壤進行改良,倘若在生長期的時候追施化肥能夠使幼林油茶的根系生長的更好,而且葉梢也能發育的更好。成年茶樹結的果實過多,施肥或者撫育的措施也跟不上,很容易使得一部分茶樹的生長變得衰退。
3.2.2 樹形修剪
樹形修剪工作要做好,經由整形修剪使得枝干成型合理,為日后的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原則上要做到疏去細弱枝,控制徒長枝,促進主側枝的長勢,修剪幼林的量只能小不能大,隨著樹勢的不斷增強,修剪力度不斷加大,通過整形,長成低矮開心型的樹冠。
3.2.3 墾復
管理成林油茶林,能夠豐產的主要措施是修剪、墾復。墾復的措施有壕墾、穴墾和帶墾。墾復的深度以及時間:冬墾的深度往往在20~25cm,起伏要大,土塊要翻過來,使得草根朝天,再霜凍一冬天;夏墾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肥料,及時將雜草消滅,將土壤的毛細管切斷,從而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以及透水性能,所以夏墾的時侯要淺鏟,深度控制在10~15cm為佳。對成林油茶進行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將生長以及結實的矛盾解決好,充分利用好空間,預防結果的部位外移,使之能夠大量開花結果,確保油茶健壯樹勢,從而將結果年限延長。所以,修枝力度不能過大,要將衰弱枝、枯枝、細弱枝、徒長枝、高叉枝、過密重疊枝以及下腳枝進行修剪,使油茶保持單株清腳亮心,慢慢培養出受光面大和開張形的半圓形或者橢圓形的樹冠從而增加結果面,以達提高產量的目的。
3.2.4 岑溪軟枝油茶在那坡的生長表現
(1)幼林期與本地油茶品種在苗高生長和地徑生長上沒有明顯的差異,第4年后樹勢生長明顯,本地品種呈現出徒長枝多,樹形呈現散亂狀。軟枝油茶樹冠多呈現半球狀,適當修枝整形即得良好對冠。
(2)從兩個品種的物候看,展葉期和花期基本一致。
(3)從果形看,軟枝油茶,每株樹所結茶果的大小基本一致,而本地品種小果所占比例大,也無形中影響了株產量。但從多年的觀察結果看,還按一個小山坡種植一個品種的,軟枝油茶與本地品種之間的果形和產量差異明顯。
油茶炭疽病是普遍發病害之一,對枝梢、葉、花蕾以及果等部位造成危害,會導致枯梢、落葉、落果以及落蕾的后果,大大地影響油茶的生長以及穩產高產。但軟枝油茶未見油茶炭疽病發生,其本地品種有發生,應將病枝、病葉、病果還有歷史病株清除。用1∶1∶100(硫酸銅∶生石灰∶水)的波爾多液(用2%茶麩浸液進行配制),分別在3~4月和7~8月各噴灑2~3次的方法防治。
從試驗地看,由于本地品種枝梢量大而多,林內通透性差,有油茶煙煤病來危害油茶的枝條以及葉片,在葉面上會形成黑色煤層,這種黑色煤層很厚,會妨礙光合作用,導致油茶樹慢慢枯死,為防止其擴展,要加強油茶林的撫育管理,對病蟲枝進行修剪、將死病株進行挖除,集中燒毀,降低發病的程度,防除介殼蟲以及蚜蟲。并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者50%敵敵畏乳劑500~800倍液抑或松脂合劑20倍液進行噴灑達到防治的目的,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通過多年的試驗示范的技術指導,現在群眾已基本上掌握這些營林技術。但之前油茶市場價格低迷,挫傷了群眾對種茶種植樹的積極性,對油茶管護的力度隨之減弱。
岑溪軟枝油茶優良品種和本地選優2個油茶優良品種適應性強,生長好,投產早,種植6年后,年產油量達117kg/hm2以上,比本地優良品種88kg/hm2增產32.95%,值得在桂西南那坡推廣,那坡全縣現有油茶林面積為6666hm2,若改種軟枝油茶,3年后同樣面積每年可增收干茶籽193314kg,按現行價20元/kg計算,增加經濟收入386.628萬元,這對新農村建設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那坡縣是廣西油茶生產重點基地之一,但過去一直未予足夠重視,現在還以傳統油茶產業為基礎,要讓那坡縣油茶達到產業化經營的目的,關鍵取決于經濟效益,要將經濟效益提高,就一定要提高科技含量,先要解決的就是樹種問題,要淘汰“高齡”且低產的低質樹種,引進優質軟枝油茶等品種,建立良種油茶苗木無性繁殖基地。通過加強科學的栽培管理,達到早結豐產的目的。創建“種苗、種植、加工”一條龍產業鏈,發動千家萬戶來發展油茶的生產,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民提高收入,解決“三農”問題提供有效地解決途徑,尤其是在發展山區經濟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奚如春,鄧小梅.我國油茶產業化發展中的現狀、要素及其優化[J].經濟林研究,2005(1).
[2]趙海鵠,王東雪,李 娜,等.岑溪軟枝油茶優良無性系主要經濟性狀相關性分析[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