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基龍
(大連職工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3)
在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支付清算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在講話中表示:“央行支持三大電信運營商參與移動支付業務,豐富和發展我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推動移動產業做強做大。”為此,劉士余認為接下來要盡快創新移動支付的模式構架,整合各方的資源和訴求實現共贏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消費的快捷性和方便性排在首位,在此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動支付正在悄然興起。中國移動支付業務進入快速上升通道,移動支付市場前景光明。有數據顯示,我國2011年移動支付市場交易額達到742億元,移動支付用戶達1.87億,而到2014年,市場交易總額將達到3850億元,用戶達到3.87億。
數據是最有力的佐證。日前由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移動支付已經成為2012年中國網民最期待的支付方式,有28.3%的被調查者表示會在2012年使用手機近端刷卡支付。易觀國際(微博)的統計證實了這一點--2011年我國移動支付用戶數已經達到1.87億,與2010年相比增長26.4%。來看看支付機構提供的相關數據。支付寶數據表明,每天使用支付寶客戶端進行支付的用戶已經是去年同期的6倍,并且以每天激活6萬用戶的速度激增。”
移動電子商務與移動電子商務市場的興起,在消費領域掀起了一股新的熱潮。眼下,手機淘寶、手機網購逐漸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包括手機銀行、手機支付、手機一卡通以及移動互聯網支付在內的形式各異的應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
商業銀行對移動支付的支持,也是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一個契機。中國銀行業認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移動支付化、網絡化和全能一體化。中國銀行業需要加快轉型來適應這種趨勢。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更是壓縮了銀行的利潤空間,商業銀行改革轉型也刻不容緩。
移動支付是一片廣闊藍海,對于中小銀行尤為重要移動支付的開展將會撬動銀行卡、支付結算等業務的再次增長,為銀行業帶來巨大的手續費收入。對于中小銀行來說,開展移動支付業務有助于彌補其營業網點少、大客戶稀缺的缺陷,提升其競爭力,因此中小銀行更應把握好發展機遇,積極布局產業鏈條。移動支付產業中,商業銀行霸主地位難以撼動移動支付產業有多種可能的商業模式,無論哪種模式,銀行業都將在其中占據重要地位。銀行是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參與者,同時銀行對移動支付應用和安全性的控制力最強。在支付領域,商業銀行可能會面臨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競爭,也許會改變現有的產業格局,但同時也會促使銀行提高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
目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移動支付面臨許都問題如:安全、技術、終端以及法律規范等諸多問題都需要解決。移動支付作為電子商務市場重要保障,也同樣面臨很多障礙。
2.1 行業標準與規范問題。移動支付的標準制定一直是電子商務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移動支付的成長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無規矩不成方圓”,移動支付行業標準和規范的缺失,嚴重阻礙整個電子商務良性發展的進程。工信部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也明確指出,要推動近距離通信(NFC)、機器到機器(M2M)等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應用,面向不同的行業應用,協調制定行業技術標準和業務規范。同時,重點推動移動支付國家標準的制定和普及,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產業鏈和各應用領域的相關主體加強合作,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和社會化協作機制創新。
在行業標準制定的層面,從國際標準上,按照人民銀行的要求銀聯已經參加了這個組的工作,負責研究制定移動支付國際標準的ISO12812,這個標準也是與我國銀聯主導推動的13.56MHz技術是一致的。國家標準,在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承擔的移動支付國家標準的編制任務,目前也已經完成了公開的征求意見,形成了標準送審稿,也有望在2013年發布,這也明確了銀聯采用13.56MHz。
2.2 移動支付技術瓶頸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移動支付技術前后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初期是將手機短信與后臺賬戶捆綁在一起的支付模式。”初期:是將用戶的手機號與后臺中用戶的支付資金賬號進行捆綁,從而來完成支付過程。這種支付方式使用實現容易成本低,但是存在安全性欠缺、操作過程繁瑣復雜及即時支付率低等問題。
在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移動支付技術前后經歷了幾次換代,正在走向非接觸式移動支付模式。目前已經有近場數據交換(NFC)、SIMpass以及RFSIM等三種比較成熟的技術,近場數據交換(NFC)和SIMpass使用13.56MHz頻率,該頻率和協議已經廣泛地在交通、金融等多個行業應用,是世界公認的標準,在我國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大型超市中已經實現NFC技術。近場數據交換(NFC)經常能夠在一些媒體雜志、電視廣告語上被提及,而且當前一些諸如三星GALAXY NoteⅡ、HTC One X、諾基亞Lumia 920等高端產品上也都已經搭載了NFC技術。
NFC具有工作穩定、支持主/被動通信模式、支持點對點通信、支持高加密、高安全性、產業鏈完整等特點,但是用戶需更換手機,推廣成本高。RFSIM更容易讓運營商控制產業鏈,且用戶使用門檻低,但是采用2.4GHz通信頻率,推廣的難度會較大。
2.3 支付安全。移動支付發展取決于移動平臺的安全性。在線支付本身的安全問題由于其開放性就很多,如身份認證等,在手機終端進行的移動支付則具有著更大風險。移動終端性能的不穩定、應用軟件與手機平臺的兼容性,再加上大量的手機病毒的侵襲,都讓移動支付過程障礙重重。
安全技術是影響移動支付發展的關鍵因素,安全包括很多環節,比如云存儲安全、傳輸安全、身份認證安全等。從目前來看,加密問題和即時性問題是手機支付普及的主要障礙,雖然3G功能的手機支付時,能夠采用移動網絡的加密技術,并不能很有效的保證安全。如果引入短信確認實現手機支付的雙重確認方式,又會因為短信的中繼問題,有可能造成短信不能及時到達,影響支付的流程。身份識別的缺乏是限制移動支付應用的另一個原因。當手機僅僅當作通話工具時,密碼保護并不是很重要。但作為支付工具時,移動信息化提高了手機等手持終端的重要程度,設備丟失、密碼被攻破、病毒發作等問題都會造成重大損失。信用體系的缺失是限制移動信息化應用的第三大原因。在手機支付中,一些小額支付可以捆綁在手機話費中,但手機話費透支、惡意拖欠十分常見,信用意識以及體系的不完善,也制約中國移動支付的發展。
最近幾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取得了質的飛躍,通過市場和用戶的反饋來看,中國的移動支付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1]聶曉飛.2012年移動支付搶灘消費 政策關注從標準開始[J].通信信息報,2012.
[2]徐平平,楊學成.移動支付影響因素分析[J].通信管理,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