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 義烏 322000)
我國的高層建筑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還在發展鋼混和鋼結構。鋼筋混凝土一般以現澆為主,因此,需要重注研究鋼筋連接、建筑制品、工業化模板、高性能混凝土等施工技術。同時,我國高層建筑的防水、消防、裝飾、設備等要求也很高,在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使用功能方面有較高的要求,消防設施的要求比較高,地下室、廚房、屋面、衛生間的防水也比多層建筑要求高。這些都給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高層建筑的自身高度比較大,導致垂直運輸的工作量較大,因此,在高空作業中要處理大量的制品、材料、器具和人員的垂直運輸。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高空作業的用水、用電、安全保護、防水、通訊等問題的工作,防止物體墜落發生事故。
高層建設施工周期比較長,在冬季、雨季施工不可避免,一般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高達2年左右。在施工過程中,一般通過縮短裝飾和結構施工工期來縮短施工周期。因為現澆混凝土是高層建筑施工的主導工序,因此,可通過合理選擇模板體系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我國地區遼闊,地質差異很大,高層建筑的基礎更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途徑。如果地基土質較復雜,持力層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則采用樁基礎是必要的。從我國少鋼的國情出發,不宜采用鋼樁,宜側重發展現澆和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樁。預制樁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質量較有保證,鑒別承載力方法明確,近年使用的預應力空心管樁有較大的承載力,預制樁對高地下水位地區更為適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近年有了較大的發展,機械鉆孔已經發展到直經1m左右,且人工挖孔直經大,荷載大,但應十分重視安全施工?,F澆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樁適應性強,噪聲小、造價低,可以作為發展重點,并努力實現機械化。當基礎埋置特別深時,在施工技術上困難大,并且不易保證施工的安全,宜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
施工工期是關系建筑施工成效好壞的關鍵環節。對高層建筑施工而言,同樣也是如此。鑒于結構施工重復性高的特點以及豎向結構施工的優點,我們采用滑模法與爬模法來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提高主體結構的整體性能?;7ㄅc爬模法是實踐中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實效性。兩者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這種相似性主要體現在:首先,它們的結構整體性好,機械化程度高;其次,它們對組織管理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在結構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最后,它們對施工工期與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預制模板技術,將滑模法與爬模法付諸實踐,以實現縮短施工工期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3.1 混凝土的澆筑施工
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時,主要是注重加強對澆筑技術和澆筑流程的施工技術控制。施工單位加大對混凝土灌筑創新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加強對灌筑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對灌筑用水、用電等環節的控制和研究;加強對混凝土灌筑前提條件的控制,做好材料細節等輔助施工的研究;加強對能夠有效解決突發事件的灌筑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不斷完善混凝土的灌筑技術,提高混凝土的在強度等級、抗裂防滲等方面的質量,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同時,還要加強混凝土澆筑流程的控制。混凝土灌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將鋼筋籠對準鉆孔的中心,再加固對應模板,將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進行混凝土的相關灌筑施工工作。在灌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澆灌的質量和時間,在二次振搗時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結構固定,掌控好振搗的時間。
2.3.2 混凝土的護養
混凝土的養護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過控制其溫度、濕度等條件,保證混凝土硬化后的強度和易性??刂坪没炷恋臏囟?,可以減小混凝土的表層溫差,避免開裂。在夏季時,要做好混凝土表層的降溫工作,對混凝土進行表層的敷設,通過灑水等措施降低溫度,減小溫差,防止表層的開裂。在冬季,要通過覆蓋塑料膜、保溫布等措施加強混凝土表層的保溫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襲。同時,還要確?;炷恋臐穸龋皶r的進行灑水并覆蓋濕潤的麻袋和草簾等,增加混凝土的護養時間,確?;炷恋膹姸荣|量和防滲性能,減緩混凝土的老化。
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鋼結構施工技術應用較為廣泛,這得益于鋼結構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與工業化強度高的特性。高層建筑鋼結構包括諸多施工類型,如高層重型鋼結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鋼和混凝土組合結構等等。鋼是一種熱傳遞非常強的金屬材料,因此高層建筑鋼結構也具有十分突出的熱傳導性。當經歷火災時,這種結構特點會給整個高層建筑帶來毀滅性的破壞。由此可見,在應用鋼結構施工技術時,我們必須加強對防火設施的設計與施工。除此之外,鋼結構施工要依賴于大型塔吊,在某種意義上,塔吊起重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鋼結構安裝效率的高低。因此,鋼結構的吊裝、測控與焊接技術都是鋼結構施工技術中的重要內容。
施工措施方面:一是“放”的措施:設置永久性伸縮縫;外墻面適當位置留分隔縫等。二是“抗”的措施: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重視對構造鋼筋的配置;對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輕質墻體,增設間距不大于3m的構造柱,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厚度120mm與墻等寬的混凝土腰梁;砌體無約束端增設構造柱;預留的門窗洞口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用鋼絲網(每邊搭接不小于150mm)進行處理;特別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溫層與隔氣層的合理設置等。三是“放”、“抗”相結合的措施:合理設置后澆帶,采取相應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混凝土中多摻纖維素類,加強新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措施,從而有效預控混凝土裂縫。
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安全,關系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建設企業和施工單位必須加強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規范和操作水平,積極的探索和尋求提高施工技術的途徑和措施,從而有效的提高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質量水平,保證高層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適性。
[1]羅家坤.淺談現代高層建筑施工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0(20).
[2]顧錫明,李勇.武漢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墻、柱、梁整體滑模施工[J].施工技術,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