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偉
(浙江省義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 義烏 322000)
義烏是國內外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竹木草制品是義烏地區出口的大宗產品之一,涵蓋木制工藝品、家具和日用百貨等產品。近年來,義烏地區竹木草制品出口量逐年增加,形成了出口畫框等優勢特色產業,為促進義烏地區經濟發展和市場繁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然而,隨著義烏竹木草制品出口產業的發展,一些制約因素也逐漸顯現,限制了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就義烏地區竹木草制品出口的現狀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2012年新增出口竹木草制品注冊登記企業4家,3家企業被注銷注冊登記資格,轄區內現有注冊登記生產企業17家。為便于監管,檢驗檢疫部門對出口竹木草制品生產企業實施分類管理。目前義烏地區共有一類企業1家,二類企業5家,三類企業11家。受理市場采購出境竹木藤柳草制品商位備案69家,備案商位總數達286家。
2012年度,義烏地區共出口竹木草制品5884批、貨值7924.2萬美元,其中市場采購出境竹木草制品3598批3531.5萬美元,分別占全局批次和貨值的61.1%和44.6%。與2011年相比,義烏地區竹木草制品出口批次和貨值分別增長21.2%和17.4%。一次檢驗檢疫不合格產品119批、貨值113.2萬美元,批次、貨值不合格檢出率分別為2.0%和1.4%。與2011年同期相比,不合格批次增加29批,同比增長32.2%,不合格貨值減少1.7萬美元,同比減少1.5%。主要出口產品為木制相框、畫框及竹木草制作的工藝品,裝飾用人造板及木制家具,主要出口國家有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也覆蓋非洲、中東等不發達國家。
2012年,經義烏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共檢出不合格竹木草制品119批、貨值113.2萬美元,與2011年同期相比,不合格批次呈增長趨勢,貨值與2011年基本持平。從不合格原因分析:一是品質缺陷和數重量不符106批,這一現象在義烏市場采購商品中較為多見;二是甲醛釋放量不合格7批,部分企業在原料采購管理不到位,導致此問題;三是貨證不符5批,隨著近年來產地檢疫和口岸查驗力度的加大,企業已引起足夠重視,這一現象已有所改善,只有個別企業存在此現象;四是發現有害生物1批,主要是倉庫存儲條件的限制導致二次感染的情況發生。
近幾年來,在出口企業及各有關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義烏地區出口竹木草制品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出口的數量和金額逐年增多,有力地促進了義烏竹木草制品行業的發展。同時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一些制約因素逐漸顯現。
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對我國竹木草制品出口不斷設置嚴苛的技術壁壘:2010年11月,歐盟出臺《木材與木制品條例》(995/2010/EU),要求進口到歐盟市場的木制品必須獲得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即證明生產企業采購的木材產自合法開發的森林,并對原材料的環保性能作了嚴格要求;2011年7月,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S.1660,H.R.4805)正式開始實施,該法案大幅提高了在全美銷售和批發的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等復合木制品的甲醛釋放限量要求;2012年3月,美國出臺《中國木制工藝品輸美檢疫要求最終法案》,要求所有來自中國的木制工藝品都必須經過熱處理等檢疫處理,并隨附美國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特定許可證和進口商文件或證書聲明處理方式,運輸包裝的標簽上也必須顯示產品制造商等信息。這些國外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導致竹木草制品出口周期延長,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給義烏竹木草制品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顯現。
由于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義烏竹木草制品出口面臨嚴峻的形勢:一是世界政治、經濟依然復雜多變,深受債務危機困擾的歐美經濟復蘇前景依然不明朗,以及伊朗、敘利亞等國家政治形勢將繼續影響全球市場;二是人民幣匯率風險的影響,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30%,而與此對應的是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的貨幣對美元卻在貶值,這將削弱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降低企業的出口意愿;三是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資金面緊張的形勢短期內無法緩解,導致出口企業的成本上升,出口競爭力下降。
由于義烏市場的特殊性,市場采購出口產品檢驗檢疫監管體系不健全,因此市場采購出口竹木草制品還存在較大風險:一是逃避檢驗檢疫問題嚴重,這些未經檢驗檢疫出口的產品,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和存在有害生物的風險較大,一旦被國外官方通報,將對我國竹木草制品等產品的出口造成消極影響;二是市場采購商品由于來源復雜,貨物流轉環節多,導致檢疫風險高,有毒有害物質控制難度大,檢驗檢疫風險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義烏地區出口竹木草制品行業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較為薄弱。在政府層面,技術法規的制定和實施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檢測技術不能完全滿足國外的要求。如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實施以后,國內只有少數實驗室能按美方的標準實施檢測。在行業協會層面,我國的行業協會組織還不完善,難以發揮協調市場價格、統一標準、提供信息等作用。在企業層面,義烏地區的出口竹木草制品生產企業多數為中小企業,企業的疫情防控和有毒有害物質監控等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應對國外技術壁壘和經濟波動等風險能力弱。
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積極擴大義烏地區竹木草制品出口,保持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針對歐美國家竹木草制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要求,結合義烏地區竹木草制品出口實際,建議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應對:一是要對技術壁壘進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及時關注進口國方面的最新動態;二是加強與進口商的溝通與聯系,合力應對新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挑戰;三是政府部門加強信息宣傳,使企業及時了解國外最新檢驗檢疫要求的變化,引導企業加以應對;四是企業應根據國外要求的變化,加大硬件投入,更新生產工藝,使出口產品符合進口國的最新要求。
應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采取多項措施應對不利的經濟形勢:一是加強市場開拓,重點是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保持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二是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產品檔次,提升企業形象,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形成核心競爭力。
以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完善市場采購出境竹木草制品檢疫監管模式:一是在全面研究市場采購出口模式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市場采購出境木制品檢驗檢疫監管工作管理辦法及實施方案;二是通過宣傳引導和加大對“逃漏檢”行為的打擊力度,逐步引導市場采購商品按照正當途徑報檢出口,確保產品質量,實現有效溯源;三是繼續探索出口竹木草制品商位和外貿倉庫的區域化管理。
在政府層面,應加強對出口畫框等優勢產業的扶持,加大資金投入,出臺扶持性政策,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在行業協會層面,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積極引導出口企業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在企業層面,應苦練內功,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應對各種經營風險的能力。
[1]顧忠盈,曹容寧,問澤霞.國際木材貿易中的技術性貿易措施[J].植物檢疫,2009(2):58~60.
[2]裴道國.如何促進我國竹木草柳制品出口貿易健康發展[J].中國檢驗檢疫,2010(11):23~23.
[3]彭 越,田明華,王曉雪.歐盟盡職調查法案對我國木質家具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林產工業,2012(5):12~16.
[4]王 新.國內外木制品家具技術法規與標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