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磊
(山東藝術學院 公共課教學部體育教研室,山東 濟南250014)
我們認為健康體育不僅應該包括體育功能即健身功能中的身體健康,還應該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而健康體育產業是指完全遵循經濟規律,按照商業運營法則,以獲取直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的體育企業。以前不管是經濟非常發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經濟上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無一例外都把健康體育視為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主動力。當時的健康體育的目的是實現“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健康體育已經完全融入在政治之中,注入了非常明確的政治目的。
歷史的車輪飛速轉動,當今社會物質經濟基礎豐厚使得人們開始關注自我,尤其是自身的健康問題,同時對健康有了新的認識和要求。此時,傳統的體育休閑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健康體育的需要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體育休閑娛樂方式的產生迫在眉睫。經濟危機的沖擊,以競技體育為支撐的“競技體育產業”進入市場成熟期,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的驅動,將“商業經營機制”導入了健康體育事業的運營之中,明確了健康體育產業化的發展方向,促使健康體育逐步走向市場,形成了健康體育產業。健康體育產業的最終目的是讓體育真正的融入到人們的生活里面,成為日常生活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生活”。這也是健康體育產業的經營區別于其他體育產業的經營的根本所在。
體育產業作為現在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整個國民經濟存在著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國民經濟是體育產業產生和發展的基礎,體育產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就是在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實現的。
當前,我國正在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因而,健康體育產業作為新的國民經濟增長點,必須立足于市場經濟這一根本的經濟基礎。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主要手段配置資源的經濟。我國健康體育產業現在正處于較好的發展階段,具備了較好的發展空同。但是由于我國經濟處于經濟轉型時期,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在健康體育產業化道路上還有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我國健康體育發展面臨很多問題,比如產業基礎薄弱,產業規模不健全和市場體系不成熟等。這也就要求我們應該把體育健康產業的發展的起點放高,同時還要大力優化資本的所有制結構,依照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化制度組建和培養市場主體,大力鼓勵優勢體育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
1995年6月《全民建設計劃綱要》頒布實施后,我國體育人口更是迅速增加,城鄉居民的價值觀念已基本形成。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花錢買健康”已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健康體育已經進入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觀念已經被“體育生活,健康生活”的觀念所代替。以追求健康生活為目的的體育休閑活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無疑這勢必會大大的推動體育產業前進的步伐,特別是受健康意識的影響的健康體育產業的發展更為迅速。
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已經將人們從過去繁重的、長時間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在本職工作之中,而是運用發達的科學技術來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充足的休閑時間以及龐大的休閑人口勢必為我國的體育健康產業提供更為寬廣和自由的發展空間。
3.1.1 發展中的健康體育產業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根據市場要求自由調節,經營目標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按照經濟規律辦事。
3.1.2 健康體育產業是健康體育事業的重要補充形式,必須保持健康體育事業(國家發展事業、社會福利事業)和健康體育產業這兩種形式的同時存在和共同發展。它所追求的最高的目標是增加體育人口,使更多的社會人群走入“體育生活,健康生活”之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健康體育產業要明確的將經營管理活動和提高人的生存發展質量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3.1.3 健康體育產業經營實質是適時提供給需求體育消費的人們健康體育產業(主要包括健康體育服務產品、健康體育用品和健康體育空間設施產品),從而取得最佳的實際利用效果。所以它的經營重心是提高健康體育產品的質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3.2.1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有效的健康體育產業機制及運行體制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是否能正確的配置資源是社會生產能否取得效率的決定性因素。怎樣提高提高體育資源的配置效率,優化稀缺體育資源配置是我們要探討的一個主要問題,正如健康體育產業報告中所說“各種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包括各種體育設施、體育場館、體育經費、體育人才(杜會體育指導員、健康體育培訓者、體育產業行政管理者、體育科研人員等)、各種專利權、技術、知識產權、商標、徽標、特殊名譽權、特殊經營權等等。”因此我們可以把體育資源理解為和健康體育相關的一切物質或非物質產品。
3.2.2 制定全球化的市場戰略計劃和本土化的經營管理模式
當人類進入21世紀以后,越來越多地感受到新經濟的飛速發展及科學技術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這種變化令人不可抗拒、不可阻擋,全球經濟已經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以信息為基礎的新經濟時代。全球經濟對于中國經濟是一種挑戰,但同時也向我們提供開拓更大、增長更快的國際市場的一個機會。作為中國體育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體育產業在開始起步之初首先要明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企業實行國際化。沒有一個市場能夠永遠避免來自外國的競爭,本土市場不復存在,只有統一的世界市場。要使企業國際化,就需要投入參與國際市場所必需的資源,并承擔必要的風險。換言之,需要制定在當前和今后的全球經濟中具有競爭力的進入國際市場戰略。
我們擁有一個規模巨大而多樣的國內市場,從戰略的觀點來看,需要對不同管理職能的規劃和實施工作進行跨國界的整合。但在本國內我們應該依托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獨有特色把某些特定的細分市場作為目前市場,實施本土化的經營管理模式。
3.2.3 健康體育產業的經營中心是提高產品的質量
健康體育產業的經營即是經營者對健康體育消費者提供的體育機會(服務、用品、設施等),是否符合健康體育消費者的要求,能否滿足消費者的欲望。提高產品質量是一個產業發展永遠的主題。隨著人們日益認識到提高質量對產業發展的益處和對有效競爭的必要性,質量的傳統概念(以遵從產品生產本身的標準為基礎)被以顧客為導向的新規則所代替。因此,提高健康體育產業的產品質量是發展、壯大體育產業的經營重心,而以顧客為中心,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則是工作的重點。
由此可見,我國健康體育產業已經明確發展方向,即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要求相適應,符合現代健康體育的發展趨勢,同時還要依靠國家調控逐步走向自我發展的良性體制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