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雷
(河南楚風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450000)
園林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園林學與生態學的交叉學科,涉及面廣,與多門課程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是園林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由于這門課的實踐性、綜合性較強、教學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教學課時少、教學信息量大,學生學習后印象不深,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學好園林生態學就必須多實踐,勤動手,在學習理論課的同時,多方向開設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在實踐內容、實踐方法、實踐手段及教師的實踐能力方面進行了一些調查和分析,將一些好的經驗結合于教學實踐,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
學生實踐教學模式單一。在實踐教學前,指導教師把實踐教學的內容、教學方法、操作步驟以及報告格式等講述得一清二楚,學生完成教學大綱要求內容,掌握實踐基本原理和方法即可,完全是在指導教師的設定范圍內機械地完成操作,缺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沒有創造性思考。一旦離開指導教師,學生就不知所措。這種形式的實踐實際上是灌輸式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的體現,教師始終處于主導者地位,學生雖然也可以學到某些專業技能,但這樣的傳授方法不利于對現代社會所要求的綜合能力的掌握,一旦工作中的環境發生變化,這種單一的專業技能將變得毫無用處。
目前我國園林生態學實踐課程普遍采取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或者走馬觀花式的參觀,較少有學生真正參與或了解具體實踐的內容和目的。在實踐結束后大部分學生對實踐內容記憶不深,了解不透,沒有真正掌握實踐課程的精髓。
當前大部分相關院校園林生態學實習基地建設規模都比較小,學生比較多,學生人均實習基地面積遠遠不夠,使學生動手操作連續性受到嚴重限制。另外,實習基地的配套設施不夠健全。
目前, 生態學實踐課教師往往是剛畢業的學生, 他們實踐經驗缺乏,再由他們指導學生,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鍛煉不出來。
傳統的實驗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實驗結果的驗證,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造成有些學生死背書本、筆記知識,而在實際工作中對植物生長特點、整體生態環境分析能力差,不能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引入啟發式、創新式教學模式,教師減少講授時間,引導學生自己觀察、設計、完成實驗創建和結果計算。教師可根據實驗內容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引導其利用課本、參考資料、網絡等尋找答案,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聯系學生的生活常識和已學過的知識引導其積極思考,就某一問題積極展開討論,形成師生互動教學。既可以鞏固學生的所學知識,又可以促進其對所學知識的相互聯系,增強其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針對不同要求、不同內容的實驗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在講述光因子對園林植物的生態作用時,不僅在實驗室讓學生觀看相對標本,還要帶領學生到室外,在建筑物的陰面和陽面進行植物形態、生長分類、確認和比較,從而更形象、深刻地理解陰性植物和陽性植物在宏觀、微觀和植物配置中的區別點[1]。
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客觀需要。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教師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學生重理論考試,輕實際能力訓練;管理者重理論教學效果,忽視實踐教學管理,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致使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夠、設備陳舊、生產技術含量低、人員素質差及管理水平不高,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效果,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學必須面向市場,充分體現“注重理論性,突出應用性,加強實踐性,強調靈活性”的特色,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促進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發展[2-3],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加強實踐教學,確保實踐教學時數,制定實踐教學大綱和考核辦法,提高實踐教學基地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整體功能。健全實踐教學基地機構,配備專(兼)職管理干部和師資力量。組織一支能吃苦耐勞、樂于奉獻、懂教學規律并有一技之長的實踐教學管理隊伍,同時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儀器和設備不斷出現,技術手段越來越先進,客觀上要求實驗、實習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盡快掌握新技術。此外,還要增加經費投入,建立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
建立和健全一支穩定的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實踐基地中選用和聘用一些實踐經驗豐富并具有一定指導能力的實踐教師,是提高實踐效果的保證。
本著多種教學形式多種付酬方式的原則,對實踐教學的經費原則上等同于理論教學,其付酬每次可按一次課堂教學付酬方式執行。實踐課理論考試要減少認知性內容,增加應用性內容,同時要加大題量,提高考核難度。成績評定的組成必須規范[4]。成績組成:實踐考核占60%(其中專業成績占30%,技術評定占30%),理論考試占30%,平時成績占10%。實踐考核和理論考試任何一部分成績不及格則整個課程的成績就不及格,不及格以最低分上報成績,這樣從制度上引起學生和老師的高度重視。
園林生態學實踐課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是一項系統工程。針對園林生態學課程的特點,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習需求進行講解,以實際教學效果為目標,靈活應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認知能力;加強園林生態學實踐教學,加大實踐教學經費投入力度,整合資源,優化實踐教學環境,加強與科研生產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加強園林生態學教師自身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的提高,不斷推進教學改革,以促進園林專業學生的園林生態學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