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西安醫學院 圖書館,陜西 西安 710021)
云計算強大的技術性能與應用前景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圖書館界一直有不斷利用新的信息技術完善圖書館的管理和推動服務升級的傳統。簡單說來,云計算就是通過互聯網把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中的存儲資源和計算處理器資源整合在一起,讓用戶利用分布在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并且這種資源的利用是動態的、可伸縮的。那些經費有限的非“211”和“985”高校圖書館在應用云計算以后,也能獲得具有強大信息處理能力的服務器群等同的效果,而且這種成本低廉的計算力對高校圖書館的軟硬件要求并不高,僅僅要求高校圖書館的終端設備中安裝有瀏覽器即可進行操作。
云計算提供的服務能夠大大降低運行成本,解訣目前高校圖書館普遍存在的資金不足問題,還可以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于服務方面的拓展,實現資金的最優化配置。云計算把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的內存、存儲和計算能力集中起來成為一個虛擬的資源池,通過網絡為用戶提供按需服務。由于所有服務都在云上運行,各類資源隨時獲取、按需付費,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只需花少量的費用即可亨受云計算中百萬臺服務器提供的高性能服務,用戶的請求可在毫秒的時間內獲得響應,而且不會因用戶的數量過大而導致服務器的癱瘓,從而使高校圖書館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效益;同時因為“云”中有百萬臺服務器,因此即使某臺服務器出現故障,“服務器也可以快速將某臺服務器中的數據完全拷貝到別的服務器上,并啟動新的服務器來提供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務器的出錯概率,從而使高校圖書館真正實現無間斷的安全服務。另一方面因為所需要的軟硬件及其維護都由云計算服務商提供,也就省去了高校圖書館更換添置硬件設備的費用以及軟件升級維護的費用,意味著可以大大節約設備維護所需要的人力以及物力。
1.2.1 資源存儲方面
云計算為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存儲提供了無限大的存儲空間,超大規模的計算機群可以容納海量的數據,井可以隨時進行動態更新和增加,不僅能滿足海量信息的增長,其超強的計算能力還能實現云中資源更高速、高效地存取。在云環境中,云中心通過一定的協調調度策略,可以將數萬甚至上百萬的普通計算機聯合來,可以容納海量數據,并且能夠為用戶提供超強的計算能力。
1.2.2 資源保障和共享方面
云計算通過調用分布在各地的上百萬臺計算機上的信息資源,將不同地域的信息資源集成在一起,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調用分布在任何一臺計算機上的信息資源,其海量信息資源使用戶的信息需求獲得極大的滿足。由于云計算技術屏蔽了信息資源的多樣性格式,支持文獻資源的無障礙傳輸,它將網上所有資源連通,消除了信息孤島,全世界范圍內高校圖書館的數字信息資源都可以聚合到“云”端的存儲服務器中,參加合作的高校圖書館在“高校圖書館云”中通過云計算技術可以實時地獲得其他高校圖書館的資料,高校圖書館的相關信息可以全球存取,用戶可以利用任何一臺電腦或終端設備來訪問“云”,這不僅實現了高校圖書館的泛在、用戶信息平等,而且使每個用戶個體具有信息提供和信息使用的雙重身份。
1.2.3 資源安全方面
在云計算模式中,數據中心的管理者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分配資源、均衡負載、部署軟件、控制安全,并進行可靠的安全實時監測,而且“云”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即使某個端口壞了,某些節點斷裂了,也不會影響到“云”自身的功能。同時,“云”的升級更新,是通過各個端口的自主調整而自我實現的。因而,云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可使用戶的數據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證可靠安全的數據存儲,用戶不用再擔心數據丟失、病毒入侵等麻煩。
云計算改變了目前高校圖書館各個數據庫分布式訪問的狀況,將復雜的異構數據進行有效地整合,將分布式存儲的數據庫和跨庫集成檢索界面結合起來,為用戶提供統一的資源檢索入口,實現一站式服務。系統可以自動追蹤、分析用戶需求,如通過RSS技術跟蹤指定學術期刊、雜志、出版社、研究機構或者其他高校圖書館的網站,及時獲取最新科研動態,通過分析用戶信息行為為其提供智能服務,真正實現“每個讀者有其書”、“每本書有其讀者”這一高校圖書館人夢寐以求的服務境界,而且其無時無處不在的服務,能像供電供水供氣一樣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為高校圖書館開展各種虛擬交互服務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云計算以其海量的信息資源、強大的服務能力、經濟低廉的運行成本、簡單方便且隨手可用的便捷服務,給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帶注入新鮮的血液,但是高校圖書館現行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以及各要素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卻制約了云計算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
我國現行的高校圖書館管理體制歷來是按行政隸屬關系設立與管理的,這種條塊分割的體制致使中國高校圖書館事業在宏觀上沒有全國統一的機構來對其工作進行協調和管理,整個國家的高校圖書情報系統未形成統一的最高層次的管理部門。各系統之間相互分割、自成體系、高校圖書館間聯系松散、各自為政,不能形成規模的聯合服務體系,因而在資源建設方面也造成了資源建設的重復浪費,整體服務功能的相對落后,這與云計算所倡導的“聯合、集中、共亨”的核心理念正好是相悖的。而且高校圖書館一旦選擇了云計算,就需要重新大規模部署其原有信息系統的管理與服務,這將導致高校圖書館管理體系的變化,甚至是整個高校圖書館業務流程的變化。
2.2.1 資源整合方面
由于各種數字資源建設缺乏協調與合作,不同數據商的數據庫和不同高校圖書館的自建數據庫采用不用的檢索技術和權限認證機制,導致各種數字資源的兼容性較差,各數據庫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的知識鏈接,無法對多個不同的資源庫進行知識匯聚和知識關聯,而且由于信息資源分散,無法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分類和組織,使得信息資源、信息服務整合程度較低。
2.2.2 資源保障方面
由于在資源建設中缺乏統一的規劃和長期發展戰略,各高校圖書館獨立建設、自成體系,導致各館之間信息調度困難,信息資源重復建設,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同時由于各館對信息收集、處理的需求不同,建立的專題數據庫和管理信息系統也不同,出于數據安全或數據保密的原因,各館無法形成統一的應用接口,因而造成館際之間無法進行統一的系統維護和更新,信息集成難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孤島,無法順暢地在各館中進行流通和共亨。
2.2.3 資源版權方面
在云計算模式中,各個加入云模式的高校圖書館之問可以通過有關的協議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也就是說“云”中的用戶像使用本館的電子資源一樣使用他館的電子資源,各圖書館利用云模式在方便用戶、提高信息資源共享自南度的同時,也帶來了版權糾紛問題。
云技術為高校圖書館提供了一種泛在的知識環境,在這種環境下,用戶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不僅希望可以隨時隨地根據需要多途徑、方便快捷地獲取各種資源,而且要求提供的服務更加個性化、專業化、多樣化、主動化、具有針對性、能解訣實際問題,因此高校圖書館服務必須向集約型、經營型模式轉變,延伸服務空間和服務內容,擴大服務群體,甚至可以把服務推向市場,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高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重要成員,云計算在給高校圖書館帶來沖擊的同時,也給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云計算為實現高校圖書館資源利用最大化、構筑高校圖書館數字聯盟、聚合資源、實現共同協作,為教職工和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等方面提供強大支撐,這也為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1]李永先,欒旭倫,李森森.云計算技術在圖書館應用中的探討[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1):105.
[2]張雨濤.云計算在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大學,2012:8-9.
[3]楊明.關于圖書館應用云計算的探討[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8):119.
[4]王金英.云環境下圖書館創新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