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增生 曹凌志
(青島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 青島 266061)
防護墻是安裝在橋梁兩側邊緣的混凝土現澆構件,作為橋梁外觀的重要部件,影響橋梁外觀質量。
我公司施工的特大橋橋面系防護墻工程量為221跨。計劃2.5個月澆筑完成,根據工期計劃要求我工區定制防護墻模板7套,目前模板全部進場;成立了3個橋面系施工工班,施工人員分別為35、40和45人,共計120人;配置了2臺9m3混凝土罐車,3臺吊車等機械設備;擬平均每天澆筑完成2孔。
1、模板加工控制:防護墻對澆注后的外觀及整體線形要求較高,要求模板加工精度高,周轉次數多,要求抗變形性能好。
2、鋼筋加工:由于防護墻的每段尺寸較小,要求鋼筋加工的骨架尺寸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控制下料精度。
3、防護墻線形控制:①立模時掛線精準,且必須不與模板發在任何接觸繃緊拉線,嚴格控制整垮線形,掛線必須相鄰跨模板或混凝土邊延長拉線,確保整體線形;②在防護墻頂增設20cm標準間距卡具,以控制兩側模板的相對距離;③在2米節段的斷縫處,采用兩道20cm標準卡具用鋼板焊為在一起,控制相鄰節段防護墻不錯臺;
4、防護墻頂標高及平整度控制:①定制的模板采用模板頂面標高控制防護墻頂標高,立模時用水準儀每2米控制模板頂標高;②在2米節段的斷縫處,將兩塊擋板頂高與模板頂高打磨一樣高,以方便頂面抹面時兩節段間不存在錯臺。
5、防止漏漿:①對梁體與防護墻模板接茬部位進行處理,超嚴格控制砂漿帶整體高程,模板底部鋪墊一層海綿條(雙面膠),并防止澆筑砼時漏漿;②過水孔位置采用密封膠封堵防止漏漿,斷縫處預先抹砂漿帶和模板底高一致,設置擋板時在擋板接茬處貼雙面膠。
6、混凝土振搗:采取如下措施:
⑴要求用責任心強,工作細致有經驗的振搗工。
⑵加強放料控制:首次放料至高于蓋板承臺2cm左右,振搗并用膠錘敲擊蓋板承臺處,以促進氣泡溢出,最后再一次澆筑至頂。
⑶頂層收面:首先立模后對模板頂標高進行逐段復核,對模板頂進行嚴格找平打磨處理;先用木模進行收面,再用鋼模收面至少3次以上,確保頂面平整順直。
以上措施較好的保證了防護墻砼的混凝土質量,防護墻整體特別是蓋板承臺處的氣泡較少,砼外觀不錯。
1、防護墻施工
⑴測量放樣
①控制點上橋:由測量班負責將坐標及高程控制點引到橋面,并確保引點的準確性及精度。
②放樣:測量班測放出軌道中心線和防護墻內側位置,用墨線彈出防護墻的邊線,精度控制在±1mm/米以內,做為支模的依據。
⑵梁頂接茬部位處理
梁體與防護墻接茬部位需進行鑿毛處理,以鑿除浮漿及松散層、露出新鮮砼為標準。
⑶鋼筋加工、綁扎
①鋼筋加工制作在標準廠區內進行。鋼筋加工時在彎制平臺上設置卡具,受力鋼筋全長偏差控制在±10mm內,箍筋內凈尺寸偏差控制在±3mm以內。
②安裝前,先調整梁體預埋鋼筋,根據彈出的防護墻輪廓線,對梁體預埋鋼筋進行檢查;安裝時,先根據所放邊線調整好兩頭鋼筋骨架位置,測量標高,準確無誤后焊接固定,然后拉線再綁扎中間的鋼筋骨架,掛好標準保護層墊塊(每m2不少于4個墊塊),確保頂面平整,線形直順。
⑷立模
①設砂漿找平層,為保證模板底標高正確,在找平前每2m設置一砂漿餅,設置時由現場技術人員測定其標高到位后,再在兩砂漿餅間設砂漿帶,采用鋁合金刮平板控制砂漿帶整體高程。
②防護墻模板采用、底部每側每2米節段鉆眼鋼筋木楔固定3道,頂部雙螺帽拉桿對拉(3道),側面頂托和拉桿加固各3道調整好線形后,頂部設20cm標準間距卡具3道、在接縫連接處采用兩道標準間距卡具(用鋼板將其焊接在一起),保證接縫處防護墻不錯臺,外側頂托拉線,再用3道Ф20鋼筋外側于模板焊接的加固方式,確保支撐加固牢固,澆筑砼過程不變形。
③模板安裝調整過程中,帶線檢查線形,模板偏差控制在2mm以內,確保整體直順,并進行頂面高程復核控制誤差5mm以內。
⑸砼施工
①澆筑混凝土前,施工工班應對支撐、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清理雜物,經檢驗符合要求后方可澆筑。
②用插入式振搗棒以移棒距離30~40cm進行振搗,由專人分層搗固,做到不漏搗、不重搗,杜絕蜂窩、麻面、氣泡現象發生。
③加強放料控制:首次放料至高于蓋板承臺2cm左右,振搗并用膠錘敲擊蓋板承臺處,以促進氣泡溢出,最后再一次澆筑至頂。
④頂層收面:首先立模后對模板頂標高進行逐段復核,對模板頂進行嚴格找平打磨處理;先用木模進行收面,再用鋼模收面至少3次以上,確保頂面平整順直。
⑤排氣孔清理:模板每隔6cm設置3mm排氣孔,每次混凝土澆筑拆模后,對排氣孔進行逐個疏通,以保證其排氣效果。
⑥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3cm左右,盡量避免混凝土塌落度過大過小。
⑦天氣炎熱時,終凝后2~3h及應進行灑水濕潤養護墻頂,杜絕頂面干縮起皮。
⑹砼拆模養護
①拆模在澆筑完畢后24h左右進行。拆除模板時注意對砼保護,避免磕碰新鮮砼棱角,并輕撬輕放模板,防止模板磕碰變形。
②拆模后,及時采用土工布進行覆蓋,并進行養護。
1、線形控制
立模完成后,嚴格帶線檢查模板整體直順,最大偏差不得大于2mm;同時要檢查模板支撐牢固性,杜絕澆筑過程中模板移位變形。
2、加強振搗,通過排氣孔及模內引出臺階內氣泡。消除防護墻鋪板臺階氣泡。
3、防護墻頂面平整度控制:施工過程應注意對該部位的重點監控,不斷提高,確保墻頂平整度。
4、防護墻根部砂漿找平層拆模鑿除后,和現有梁面存在錯臺,3cm倒角順接作用喪失,鑿除后需用混凝土重新抹臺順接養護。
結語
本項目工程量較大,結構類型比較典型,此次防護墻的施工質量和進度受到監理及業主的好評,對施工過程的總結對于公司以后類似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并為公司積累了的寶貴施工經驗。
[1]姚峰.淺析橋面系施工的工藝及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
[2]衛巍.橋面系施工方案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