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巖
(湖北科技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到了大學學習。相對于高校日益增長的學生人數,大學英語師資力量顯得比較薄弱。招生擴大和師資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學英語教學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很多高校采取了大班英語教學的方式。有趣的是,在西方國家“大班”的含義是30人左右[1]。而在我們國內大班至少都是五六十的班級。筆者在執教過程中,就曾帶過一百多人一班的英語課,深深感覺到了大班英語教學的壓力,而口語教學則更為艱難。那么口語大班教學到底面臨著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筆者將在下文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大班的學生在智力水平、興趣愛好、以及學習動機、態度和方法等方面差異較大,導致于他們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樣的差異,致使老師在有限的口語課堂上根本無法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多數情況都是根據處于中間水平的學生能力來組織、安排口語教學。這就導致了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而基礎好的學生又“吃不飽”[2],他們個體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久而久之,學生容易注意力分散,以致課堂秩序混亂,教學效果不佳。
大班教學中學生人數眾多,少則五十幾人,多則一百多人。而一次課共記九十分鐘,除去老師的導入、講解時間和學生的準備環節,那么每次課練習口語的時間也不過三十分鐘左右。這么短的時間根本無法覆蓋到班上大部分同學,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長此以往,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越來越低,練習機會變得越來越少,又怎么能達到提高口語能力的目標?
大班課堂班級容量大,個體差異問題突出,教師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都要考慮到這些棘手的問題,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學活動,這無形當中加大了老師的教學難度。同時大班課堂學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學生開小差講話的聲音有時甚至都會超過老師,口語練習時插科打諢現象也頻頻發生,導致課堂秩序混亂。這些問題都需要老師在課堂管理上多花些心思,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才能確保口語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教師素質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學科長遠發展的關鍵。[3]可見教師素質對英語教學的發展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搞好英語教學必須從提高教師素質著手。筆者認為擺在教師素質首位的應該是道德品質,教師只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高度的責任感,才能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愛心來更好地面對大班口語課堂形形色色的學生,想方設法解決他們的個體差異問題,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上好口語課。其次,扎實的專業功底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勝任大班口語教學的關鍵。教師是口語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只有不斷鞏固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科研能力、轉變教學理念,才能在有限的課堂上游刃有余、安排組織好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快提高口語能力。再次,筆者認為大班口語課教師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教師要進一步深化和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盡可能使學生感到親切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動機、學習進展、學習目標等情況,并以此來指導和改進教學活動,使教學活動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效率。
2.2.1 提倡有效的自主學習模式
大班學生的個體差異問題突出,為了盡量照顧到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彌補大班上課“就中間”模式帶來的漏洞,組織有效的自主學習是十分必要的。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使他們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來最有效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4]教師在這種相對獨立的學習模式下所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組織者、協調者。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之前,老師首先要通過口語測試等方式來掌握班級學生的口語水平。然后在具體操作時對口語水平較高、一般和較差的同學提出不同梯度的要求,控制口語練習的深度和廣度。這樣的操練照顧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得口語練習能夠在他們各自可控范圍內進行,確保他們能順利并獨立地完成口語練習任務。自主學習可以運用在課前的預習準備環節,也可以用在課中的討論操練環節,還可以用在課后完成作業的環節。這樣學生在課上和課后就都可以抓緊有限的時間,把握更多的機會來練習口語。
因為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到的大多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師主導型”課堂模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控能力都不是很強。所以為了保證自主學習的效果,在起初的自主學習中老師的協調、監督職責是不容忽視的。
2.2.2 合理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模式是建立在是皮亞杰(Piaget)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和維果茨基(Vygotsky)的社會互動理論(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基礎之上的。[5]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性格特點、性別等因素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盡量保證小組之間的實力均等,然后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圍繞某一話題展開小組討論活動。這樣的合作學習,要求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中,在小組內部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學生多數情況下只需要面對小組內部的同學,以互幫互助和集體合作的形式來共同學習,所承受的焦慮感和壓力相對較小,所以他們愿意表達、敢于表達,這將有利于口語練習。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學習的形式需要多樣化,小組成員內部的PK、小組間的辯論、話劇表演活動等都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其次,話題的選擇也要盡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再有,老師在學生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應給予相應的指導,引導各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順利地完成指定任務。
由于教學資源的匱乏,大班課堂現象在短期內無法回避。但是大班課堂往往容易被學生忽視,英語口語大班課堂亦是如此,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想要提高教學效果十分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教學管理部門應通過教學安排、監督管理等手段強化大班口語課的地位;其次,任課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嚴肅課堂紀律、加強課堂管理、重視課堂考評以引起學生對大班口語課堂的重視。重視度提高了,學生就愿意、也能認真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從而教學效果提高也就不難了。
綜上,既然短期內大班口語課堂現象尚無法回避,那么作為任課教師就應理性面對這一現象帶來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升科研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并充分發揮多媒體現代技術手段的優勢,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口語能力。
[1]Natalie Hess.如何教好大班英語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10:vi.
[2]戚東輝.高校英語大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華章,2013(3):180.
[3]唐曉華.基于高校外語教師素質的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1(1):134-136.
[4]侯桂杰.大學英語聽說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模式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0(6):35-37.
[5]高潔貞.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在大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2011(6):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