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河北聯合大學 體育部,河北 唐山063009)
衛報新聞與傳媒集團體育部用來保護其消息不被競爭對手利用的其他手段還包括把報道留到報紙上刊登,以提高其新聞價值。 一篇關于諾茲郡足球俱樂部的歸屬權問題的文章就被留著在10 月7 日的報紙上刊登,直到競爭對手看到發行的報紙一小時后,也就是12:10才發布到網上。 而對另一個重大獨家報道——唐納德·麥克雷(2009)對南非運動員卡斯特爾·塞門亞的采訪的處理方式稍微不同, 塞門亞談了談有關她的性別的曠日持久的爭議。 網站上發布了一篇簡文,指示說 “唐納德·麥克雷對登塞門亞的訓練營內部獨家報道全文見明日《衛報》”。這樣做并不是不想讓讀者免費閱讀這篇獨家,而是擔心競爭對手在他們的報紙中刊登這篇文章。 這些不同的策略突出了2009 年衛報新聞與傳媒集團體育部對重大新聞報道的處理方式。根據最初的合并備忘錄,霍普斯(2009b)和凱瑟爾(2009)的文章先在網站上發布,但是結果大相徑庭。麥克雷(2009)和沃爾什和斯考特(2009)的文章部分實行或者不實行網絡優先政策,重要報道會留給報紙,從而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衛報新聞與傳媒集團體育部合并的初衷就是要把幾乎所有的文章都先在網絡上發布, 而他們的處理方式標志著與這一初衷的背離,還導致了“更加隨意”的決定。 概括了體育部對獨家新聞的處理方式。但是,重要報道的處理只占新聞制作很小的一部分。 對更加常規的文章和即時新聞,公司有明確規定的處理方式,這種處理方式就更加貼近備忘錄最初的目的。漢考克(2009)從新聞工作室的角度對一般即時新聞的處理過程作了如下描述:“如果[英格蘭板球隊員]凱文·皮特森被排出‘骨灰杯’對抗賽,首先這會成為體育版的頭條,其次就是有人會寫個四部曲的報道。 然后記者或者文章作者就轉向這個報道,這些報道就會在網上發布了,甚至超越原報道。于是他們就加長報道篇幅,或者稍作修改,而這些版本都可能一夜之間被其他報道淹沒。”這樣的新聞制流程和球隊公告、傷病消息、一般預告和其他標準新聞事件的播報流程一樣。 這其中能夠包含原始報道的幾個更新版本,要么是更多的網絡版本,要么是在報紙上發布的最終版。 除了某些要被留到報紙上發布的重大報道之外,大多數報道都會午夜之前在網上發布(漢考克,2009)。 這和《衛報》的競爭對手《每日郵報》所采取的策略相似。
本次個案研究采訪的記者說表示, 衛報新聞與傳媒集團體育部2008 年的重組把更多地重心放在了互聯網上。 這使得記者和編輯不得不改變他們的工作習慣,必須在注重網絡因素的同時兼顧傳統新聞產物。 在合并的過程中,《衛報》、《觀察者》和www.guardian.co.uk 網站體育部全體成員,除了編輯和副編輯, 都得采取“平臺中立”的態度,也就是說他們必須得同時為這三方服務。每天早上8 點到下午4 點都有一名網絡組員工被安排到即時新聞工作室工作,與此同時,三名“頭版”編輯需要在體育和足球的主頁從早上7 點工作到晚上11 點(漢考克,2009)。 網站上的報道能夠隨時增改。 (網站值班編輯)相比之下,《衛報》報紙晚上10 點發布第二版,午夜發布第三版,凌晨1:30 發布終板。周日到周四的第一版都是下午8:30 發布,而周五的第一版在下午7 點發布。
衛報新聞與傳媒集團的體育部把作者和記者安排到報紙專用報道、網絡專用報道、和多平臺報道組。在網站上迅速發布報道是為了滿足讀者上網獲得最新消息的需求,這一策略是圍繞著新聞的及時性價值執行的。霍普斯(2009a)和自那以后轉入《每日郵報》的板球運動報道員勞倫斯·布茲(2009)兩人詳述了網絡模式相比傳統報紙模式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帶來的變化。 霍普斯(2009a)概述了他被委任的過程:“有時候我知道這是只能在網絡的發布報道,有時候不知道,但有三種不同情況下會出現這個問題。 一是專題報道, 通常是一篇專門針對網絡的博客。 第二種可能出現的形式就是,某些報道的質量不夠高,不能在報紙上刊登,所以只能出現在沒有版面限制的網站上。 第三種可能的情況就是有些及時新聞只能在網絡上發布,因為這樣,從理論上將,新聞才能在隨后的一天中事態的繼續發展而變得更加詳細。 盡管很多時候,最好的原始新聞材料的后續發展通常是在報紙中得到體現。 ”
[1]黃璐.央視倫敦奧運報道的亮點[J].青年記者,2013(3):66-67.
[2]黃璐.NBA 停擺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1):1-5.
[3]王凱軍.新媒體在大型賽事開發中的運用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5).
[4]黃璐.體育政治傳播學案例分析[J].新聞知識,2011(11):41-42.
[5]王相飛.我國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網上學術影響力的分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3).
[6]黃璐,陳新平,李穎.西方體育媒體研究專著述評及其啟示[J].體育學刊,2010,17(1):107-112.
[7]陶然,趙蘊.全媒體時代體育賽事報道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3).
[8]黃璐.林書豪媒體奇觀的文化政治學涵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28(3):5-7.
[9]王相飛.央視國際北京奧運會新媒體轉播的個案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12).
[10]黃璐.體育新聞學研究進展[J].體育文化導刊,2010(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