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 華
(中國礦業大學 銀川學院外語系,寧夏 銀川750021)
章振邦老師編著的《新編英語語法教程》(以下簡稱《教程》)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有較廣泛的影響,對高校英語專業語法教學功不可沒。 《教程》第10 講談到了虛擬語氣是個語法范疇,是專門表達假設意義(hypothetical meaning)和非事實意義(nonfactual meaning)的動詞形式;第16 講詳細講述了虛擬語氣用法。 《教程》認為:在現代英語中,虛擬式作為專門表達假設意義的動詞形式,僅是古英語遺留下來的一點殘余。書中總結了虛擬語氣總起來說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用過去時態表示假設意義;二是,用情態助動詞表示假設意義。這些講解條理清晰,然而它們都沒涉及這樣一個問題:表示建議、要求、命令或者猜測、讓步、防備等,陳述式完全可以辦到,何需虛擬式這一“古英語的殘余”?本文圍繞“為什么會存在虛擬語氣”這樣一個問題,從交際的禮貌策略出發,力求為虛擬語氣尋求其存在理據的語用闡釋。
下文將從禮貌原則出發,分析虛擬語氣存在的合理性。
《教程》把虛擬式分為兩種:be 型和were 型。前者指以動詞原形表示的,不論什么人稱,動詞一律用動詞原形,如果涉及被動語態,則助動詞be 也用原形。如果主語是復數,則顯示不出虛擬式與陳述式的區別。該用法用于建議、要求、命令等詞語后的that-分句中、if 和though,for fear that,in order that, so long as 等引導的分句中表示猜測、 讓步、防備等,以及某些公式化的語句中,比如God bless you,Heaven bid!So be it!。 Were 型虛擬語氣只有一種形式,即不管主語是什么人稱,動詞一律用were,主要用于某些狀語分句和名詞性分句中。 那么這里人們不禁要有疑問了:表示建議、要求、命令或者猜測、讓步、防備等。 本文將從交際的禮貌策略角度來探討虛擬語氣。
如前所述,Leech 認為禮貌原則在人際交往中發揮重大作用,很多時候“話不說則明”, 受話人的自主選擇程度越大,話語命題內容對受話人就越有利,說話人的話語就越禮貌。 Leech 提出六大禮貌原則: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遜準則、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得體準則(Tact maxim)是指盡量讓別人少吃虧多受益,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是自己少受益、多吃虧。 贊譽準則(Approbation maxim)意為不是貶低別人而應贊美別人,謙遜準則(Modesty maxim)指少贊美自己、多自貶,而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意思是減少分歧、達成一致,最后一條原則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意為減少雙方反感、增加彼此的同情。
根據得體準則(Tact maxim),交際雙方想讓別人少吃虧多受益,用虛擬語氣而不是陳述語氣,給人非常有禮貌的感覺就躍然紙上。 比如《教程》(p.185)練習題20:
They suggested that Smith be dropped from the team.(他們建議Smith 退出比賽)
眾所周知,不論什么原因,讓別人退出一個組織、一場比賽等,都是一件令人難堪的事,某種程度上損害別人的利益。如果用陳述語氣,或許讓別人下不了臺。 虛擬語氣其如其分的解決了陳述式的難題,比較委婉、含蓄又恰當傳遞了說話人的意圖。 這就體現了得體原則。
再如練習題28:
I propose he be excused.
相信讀者看到這句話,都會體察到句中主語“我”的善良心懷:“我提議大家原諒他”。 既不強求大家原諒他,又表達了自己的意愿“希望大家原諒他”,這樣絲毫不損害別人的利益,讓別人少吃虧多受益。 陳述語氣不能傳遞的信息,虛擬式做到了。
慷慨準則(Generosity maxim)是自己少受益、多吃虧。 如練習題39:
Even if it were more difficult, I should try to accomplish it. 該例充分體現了慷慨準則,“不論再難我都會盡力完成。 ”表達了說話人不畏困難、愿意少受益、多磨難,也會盡力完成任務。 虛擬語氣委婉傳遞了說話人的意圖。
贊譽準則(Approbation maxim)在虛擬語氣的表達中更為常見。 例如《教程》(p.184)舉例:
Were I to do it, I would rely on you.
虛擬語氣主旨是表達假設的情況,“如果換成是我做這件事,我會依賴你的。 ”意指“你比我能干”,或者換句話說,“你是我信任的人,我依賴你”。 再如《教程》(p.188):
But for your help, I couldn’t have achieved anything.(要不是你鼎力相助,我不可能有所成就。 )事實上“我”已經取得了成就,成就來自于別人的幫助,當然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但是說話人旨在贊美別人,把別人捧的高高在上,很禮貌的表達了感謝之情。
無形之中贊美了別人,同時也體現了謙遜準則(Modesty maxim),這一準則在下面這句話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I wish I were a bit taller. 也許說話人身高真的不夠高, 也許只是在謙虛,但不是不論如何,能這樣拿自己的身高來自嘲,敢于自貶,也是一種個性坦蕩的表現。
一致準則(Agreement maxim)意思是減少分歧、達成一致。 If you should change your mind, do let me know. (如果你改變主意,務請讓我知道。 《教程》p.187)用虛擬語氣非常禮貌地表達了說話人的意圖,這樣受話人就會感到舒暢,自由度很大,這種語言表達方式顯然是有利于受話人的,因此非常禮貌。
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指減少雙方反感、增加彼此的同情。這種語義表達原則生活中比比皆是。 比如:
I wish you could lend me a hand.
這種表達方式既體現了同情準則,也非常有意思:說話人把自己置于可憐境地,想獲取別人同情,得到別人的幫助,但又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人,因此虛擬語氣拿來一用,恰到好處。
Brown&Levinson 的面子策略認為人們在交際過程中希望也需要雙方維護自己的面子,分為負面面子策略和正面面子策略。 負面面子策略是為避免或減少交際雙方的負面面子的損失而采取的策略,包括不要擅斷、強迫等,正面面子策略指為維護交際雙方希望被稱許的這一心理而采取的策略,比如宣稱雙方具有共同點,或者滿足受話人的某些愿望。
負面面子策略我們可以從《教程》(p.185)練習題14 中看到:
We suggest that this applicant apply next year.
假設句中的we 是負責面試的人事部主管, 面對一個目前暫不合格不合格的求職者,那么這些主管如果不顧別人的面子,直接指出來:“你不合格”,會傷人自尊。在這種情況下,用虛擬語氣可以化解陳述語氣的“強勢”,既給別人留了面子,又增加了自己的謙謙君子風范。這種時候用虛擬語氣再恰當不過了。
再如《教程》(p.187):
I wish you would listen to your teacher’s advice.
說話人表示希望“你能聽老師的建議”,但是說話人沒有擅斷或強迫之意,只是委婉指出自己的希望,希望受話人能接受老師的建議,非常有禮貌的一種表達,雖是為了別人好,但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人。
宣稱雙方有共同點,然后委婉把一件事情指出來,體現了正面面子策略。 比如《教程》(p.190)練習題1 和19:
I would certainly take you there if need be.(如果有必要,我自然會帶你去。 )
We unanimously recommended that a neutral chairman be appointed.(我們一致建議指定一位中立立場的人主持會議。 )
第一個例句是要給受話人一點“好處”,第二個例句是大家一致通過一項決議,這項決議是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上。虛擬語氣的使用,體現了它的最基本用法:禮貌的傳達說話人意圖。
圍繞為什么會存在虛擬語氣這一話題,本文從從交際的禮貌策略角度探討了虛擬語氣。經過分析論證,本文認為:虛擬語氣不是強勢的表達語義手段,而是用禮貌方式來表達說話人的語義或意圖。 這便是虛擬語氣的交際功能優勢之所在。
[1]Leech.語用學原則[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3.
[2]Brown&Levinson. 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