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凱
(臨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服務中心,山西 臨猗044100)
在2004年底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首次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施政新方針。至此之后,中國大地便迎來了一陣陣“和諧”之風,“和諧”一詞也成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代名詞。進入21世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是人才之間的競爭,而企業人才的形成與利用離不開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那么,在我國大力提倡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人”的和諧是一個企業構建和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首先原則。“人”的和諧一般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體現,第一是要讓企業員工充分正確認識與領悟到人的身心和諧,“身”強調客觀,“心”強調主觀,二者構成了人的統一有機體,使人更加有“人情味”。如果將二者分離,那么“心”就失去了表現的載體,而“身”也沒有了生命的跡象,成為了一個無意識的空殼。人們只有通過身心的和諧才能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同時對周邊環境產生一種“正能量”,這種“正能量”可以促進企業人才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第二是要使企業員工意識到個體的和諧并不能為企業及其自身發展創造最優的內外部環境,只有“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個人的發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進步。每一個人都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推諉,不找借口,真心實意的幫助周邊的人,形成一股全力,打造一個優秀的人才隊伍。
構建企業和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要注重人與外部環境的和諧,這主要表現在企業員工個人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儀表儀態等需要切合企業的文化、企業的形象特征以及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其它方面。具體而言:第一,企業要打造一個適合員工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就如“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所說,人才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企業所提供的“土壤”,如培訓機制、晉升途徑、用人方式以及待遇等等各方面;第二,企業也應該提高其安全防護措施以保證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使員工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舒心的工作,比如說企業應該保證員工的工業環境沒有能危害到員工身體的各種物質,必要的防護工具也應該配置齊全,各種預警系統運行良好等等。
人與企業文化的和諧是構建企業和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其實質是要在企業當中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及團結拼搏的工作氛圍。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生存與持續發展的靈魂,它可以使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更加規范和可控,人們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工作熱情持續高漲,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推動力。具體而言,首先企業的文化應該以員工為先,充分考慮到員工的生存發展及情感需求,將員工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最為重要的資源,比如在薪酬方面就要充分考慮到整個行業的情況,要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標準。其次,要形成一整套完整、公平合理的工作規章制度,特別是在用人方面,應該以人的能力為先,創造出公平公正的員工競爭晉升環境,使員工看到只要憑借其真才實學就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使員工之間的競爭是一種簡單的良性競爭。第三,企業的發展目標也應該與員工個人的人生發展規劃相結合,最好是在實現企業愿景的同時也實現了個人的理想。
根據作者本人從事十多年的大型企業管理經驗來說,和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構建需要包括四個方面:企業決策機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執行及反饋監督部門。這四個面相輔相成,構成了企業和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組織結構。
一個企業的和諧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組織結構應該是呈現扁平化,企業決策機構應該縮減過多的管理層級,增加信息傳統的速度與真實度,提高決策人員決策的準確性與效率。與此同時,應建立建完信息反饋渠道,將基礎各種信息通過有效的渠道反映給決策層,使決策層在決策時所獲得的信息更加精準,從而使決策更加合理。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實施一項人力資源工作時,必須經過人力資源管理執行部門的有力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其執行效果也必須由獨立的人力資源反饋監督部門進行評價,從而使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循環。在這種循環當中,人力資源的和諧就逐步構建出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就取得了良好成績,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最終會到達和諧。
第一,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建立正確的用人機制,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招聘和內部選拔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同時數量應適當,崗位分配合理,做到“人盡其才”;其次,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為了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合作競爭氛圍,應該建立績效評價體系,既要對員工個人的業績進行評價,又要對部門的業績進行評價。
第二,建立公平的薪酬體系。薪酬跟企業員工的利益有著直接關系,大多數時候員工都比較在意所得薪酬是否和付出成正比。建立公平的薪酬體系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統一進行薪酬管理。避免將薪酬核算、獎金發放等權利下放到部門,應該由企業總部按照統一的標準核算每個職工的薪酬;其次,細分職工薪酬的構成。職工的每一塊薪酬部分都應該給予核算,并將薪酬明細提供給職工參考。這樣可以增加職工對企業的信任程度。
[1]陳瑋,李上,李冬嵬.中小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發展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1).
[2]鄭海航,吳冬梅.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三維立體模式[J].中國工業經濟,2002(2).
[3]趙玉茹.企業全面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培訓,2003(7).
[4]王震,馮英浚,孟巖.基于工作和能力的動態人力資源管理模式[J].中國軟科學,2003(9).
[5]羅如學.薪酬水平外部公平性對供應鏈企業的影響[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