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臻
(青海黃河水電公司 新能源發電部,青海 西寧810016)
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的所有管理工作都是圍繞人的管理而展開的。人是企業活力之源,競爭之本,是企業決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的最根本點就是以人為本,這也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精髓。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經營戰略的一部分,概括地說,是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指導下,以“人”為核心,強調一種動態的、心理、意識的調節和開發,管理的根本出發點是“著眼于人”。人,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資源,也是第一資源。具體地講,就是企業通過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選拔、績效考評、薪酬管理、員工激勵、人才培訓和開發等一系列手段來提高工作效率,最終達到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其管理歸結于人與事的系統優化,致使企業取得最佳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不同于傳統的人事管理:以“事”為中心,只見“事”,不見“人”,強調“事”,控制“人”。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把人作為一種“資源”,注重產出和開發,達成“人”與“事”、“人”與“人”的和諧,這種和諧會帶來工作效率的提高,從而達成最終目標。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業最好的資產是人”。因此說,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決定了“人”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
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就是人,人才是管理學中的核心問題,也是企業中開發潛力最大的生產要素。所以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是解決管理難題的關鍵。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應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引進激勵機制,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才流失。激勵源于需要,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質的,因此可以從兩方面采取措施。在尊重員工、鼓勵員工的基礎上,讓員工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企業的管理,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激發員工的主體地位,點燃他們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企業的人才流失。
二是,加強溝通,形成反饋體系,有利于企業管理的科學決策。溝通是以人為本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可以使員工與領導之間更加了解,從而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同時可以通過這些工作發現員工中的優秀者,進而著重培養,形成企業管理策略制定的良性循環。最終建立和諧的人與人、人與企業、人與工作、人與社會的關系,促進企業機制的和諧運轉。
三是,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通過企業的“軟”管理,即強調理念的引導、氛圍的熏陶、知識的提升、準則的規范和行為的養成,將精神層面的口號轉化成員工的工作習慣,對培養企業人的人生觀和事業觀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從而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四是,培訓員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人本管理的過程,必須注重對員工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員工獲得做好目前工作及未來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全面提高員工素質,設計好員工的職業生涯,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2.1.1 企業員工教育培訓工作堅持的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戰略目標導向原則。目前,國家能源局在《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新能源發電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更應該具備戰略性、整體性和前瞻性等新的特性。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僅限于事務性管理,而必須在戰略決策的層面,根據新能源發電企業特點,形成一個總體的戰略規劃。因此,培訓工作規劃應主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而制定和實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超前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為滿足企業長遠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員工培訓應該圍繞這一目標開展工作。
二是,堅持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新能源產業作為國內新興產業,專業人才匱乏,因此培訓工作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集約管理為手段、以進一步提高員工隊伍素質、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員工職業生涯發展愿望與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機結合,努力營造和諧企業關系,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2.1.2 實施員工教育培訓工作的保證措施
一是,組織領導保證。成立以企業負責人為組長,部門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員工教育培訓委員會,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將員工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情況作為對各部門領導的考核內容之一,確保教育培訓目標和任務的完成。
二是,制度保證。建立健全教育培訓制度,進一步完善培訓、考核、使用、待遇一體化機制,實施有效激勵,激發員工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實現員工、企業“雙贏”。
三是,師資保證。建立以兼職培訓教師為主,外聘培訓師為輔的培訓隊伍,注意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加強培訓基礎設施建設,做到教育培訓經費足額到位,專項管理,專款專用。
四是,培訓效果評估及后續考核。通過評估找出培訓工作的薄弱環節以及員工對培訓工作的建議,為做好培訓工作找到更準確的切入點,通過—個又一個的循環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人,知人善用,適人適位看似簡單,實際上做起來并不容易。如何才能達到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充分發揮出人的最大潛能,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也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2.2.1 人力資源合理配置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解決原則
一是,充分投入原則。人力資源具有時效性和不可儲存性的特點。它的形成、開發和使用都與人的生物周期為載體而自然地被時空所限定。因此,可以通過各種措施,充分投入,盡量減少人力資源的閑置與浪費。
二是,合理流動原則。引導人才合理流動,通過公平、有序的流動與競爭,使“優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成為調整和優化人才結構的正常手段。
三是,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才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局面。
2.2.2 以“人、誠、和、實、優“五元企業價值觀,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這是國內某企業集團提出的企業價值觀,人即以人為本,尊重員工,人本管理,提升員工價值,促進企業發展;誠即誠信服務;和即和諧共贏;實即求真務實;優即創新卓越。它很好地詮釋了以人文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真諦。
“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強調尊重人,它是貫穿在科學管理機制之中的一種核心理念,要發揮它的作用,離不開科學管理這個平臺。“以人為本”理念可以使員工將工作動因從外力轉化為內力,將自身人力資源的一點一滴都開發并奉獻到企業的發展上,將工作目的從視為求生手段轉化為無窮樂趣、人生意義的催化劑。總之,“以人為本”理念將員工與企業結成了人生價值的聯合體,生命的聯合體,這就是“以人為本”理念在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的真正作用。
以人為本合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對于整個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企業要獲取長期生存與持續發展的動力和能力,其關鍵是緊緊抓住“選、用、育、留、引”五個環節,真正做到選出潛力人才、用好現有人才,培育后備人才、留住有用人才、吸引緊缺人才。以切實落實“以人為本、統籌規劃、合理開發、有效利用”的原則,以事業、待遇、情感留人,才能保證員工安心扎根企業,心甘情感留在偏遠地區工作、生活,為新能源發電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