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飛
(四川省電力公司雅安公司,四川 雅安 625000)
由于10kV網架比較脆弱,因此其抵抗惡劣天氣、外力破壞的能力也較弱,此外還有一些線路柱,因其開關、刀閘、絕緣子在質量、安裝、運行、維護都存在著一些問題,若遇到不良天氣,很容易導致線路跳閘,造成一定范圍內的供電中斷。
在配網建設中還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比較重視建設而輕視管理。供電部門應該同時注意協調規劃、建設、運行三個方面,配網管理必須得到重視,若要提高配網供電的可靠性必然要有一個正確的管理體系,這就像就算有一批優秀的員工,但若沒有一個合理的管理部門,那么這批員工也不會做出優秀的成績。因此,協調好配網的三方面工作,會很大程度上提高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
近年來,因為在電力線路下和電力線路廊道內大量植樹,而隨著樹木不斷生長,樹枝卻未得到及時修剪,每逢刮風下雨或大雪壓斷樹枝時,樹枝就會搭接在輸電導線上造成一些停電事故的發生。
配電網的網絡結構是影響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10kV配網的結構方式是否為多電源、多回路以及網絡的聯絡方式和供電半徑都會影響到配電網供電可靠性。
配電網設備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配電網設備的設計、技術性能和設備的制造與安裝質量;再次就是設備的老化程度、更新速度以及線路的傳輸容量;另外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能否正確動作也會影響到供電可靠性。
配電網的運行維護和管理也是影響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而在管理方面計劃停電是否合理和相關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都會影響到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
氣候及環境也是響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因素之一。每年的雷雨季節很容易造成線路間短路放電,此外大風還會將樹枝刮斷搭到10kV線路上造成線路事故跳閘。交通道路的架空線走廊附近,由于新建筑物施工工地較多、樹木也較多,也會直接威脅10kV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
要想提高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必須在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下面將一一介紹:
3.1.1 做好10kV配電網規劃
經過詳細的規劃,可使10kV配電網形成電源布局合理、供電網絡互供能力強、電能質量有保證的供電網絡。
3.1.2 變電站都應滿足“N-1”準則
將所有的變電站在滿足“N-1”準則下進行網改,10kV配電網應該采用多回路輻射或環網接線供電。
3.1.3 采用可靠率較高的新設備
在新規劃的10kV供電網中,對于新的電源和線路,宜采用可靠率高的新設備,采用手拉手方式供電(負荷轉移能力為百分之百)。若再配合實施配網自動化,實現事故線路自動診斷、隔離,自動制定轉帶決策,則可保障供電可靠性。
3.1.4 部分線路采用雙電源供電
在10kV配電網中,對一些老配電線路的改造過程中,特別是負荷較重、影響較大的重要線路,一般不能夠進行大規模線路改造,宜采用雙電源供電。這種改造方案,降低了設備要求,綜合投資不高。而且可在不進行大規模停電的前提下進行施工,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
3.1.5 增加線路分支開關及聯絡開關
為實現10kV配電網的手拉手方式供電,采用聯絡性強的環網結構,必須增加線路分支開關及聯絡開關,將較長線路分為若干段,以便減少事故停電范圍,提高供電可靠性。
3.1.6 用絕緣導線或電纜改善架空線
目前10kV配電網大多采用架空線方式配電,而這種配電方式不僅不能保障安全用電,而且對城市美觀也會產生的一定的影響。所以,在10kV配電網中用電纜方式供電來替代架空線方式,是配電網發展的方向。另外采用絕緣導線來改善裸導線的架空線的配電方式,也是10kV配電網比較經濟的發展方向。因此,應在一些工業產地、污染較為嚴重、樹木茂盛及人口較為密集地區將架空線路改為絕緣導線,而在一些主要的繁華地段、重要道路、高層建筑以及對城市景觀有特別要求的地段,使用電纜供電取代傳統的架空線供電方式,來提高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
3.1.7 采用狀態檢修監測10kV配電設備
隨著電力系統的不斷擴大,一、二次設備的增多。各式各樣的免檢設備的大量投入,若只停留在傳統的檢修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電力系統運行設備的需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用戶停電的盲目性。因此,將設備的有關資料(出廠試驗、檢修報告、故障記錄、運行記錄、巡視記錄)進行統計分析并做出評估預測,編制出狀態檢修計劃,作出檢修安排。
建立可靠的配電管理網絡,是加強10kV配網供電管理的保障。抓好可靠供電管理,樹立可靠供電理念,植入工作人員心中,以便來保障供電的可靠及可控。
用戶是電力系統的最終服務的對象,而10kV配電網供電又是用戶的第一服務系統。因此,提高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已成為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在配網供電的全過程,應該通過實際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方法,加強10kV配網運行的安全性,縮短停電時間和范圍,從而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
[1]馮澤沖.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的分析與管理之我見[J].科技天地,2011.
[2]方向.提高配網供電可靠的探討[J].科學論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