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礦區服務事業部萬方工程技術設計院 黑龍江 大慶 163411)
在我國的建筑業發展中,對于建筑節能設計已經成為了建筑界發展的主要方向,這主要受到我國的節能理念的號召,并且已經將節能工作放到了首要位置,在人們的意識中已經深刻的認識到節能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電氣節能是一項系統的綜合的項目,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對建筑電氣節能設計進行系統化的研究,為我國的建筑業提供發展的良機。
所謂的適用性原則就是在滿足為建筑物內的良好的人工環境提供必要的能源,為建筑設備提供必須的動力,為用電設施提供可靠的負荷容量等條件的情況下,優化供配電設計,從而促進電能的合理化運用。也就是說不能因為節能而影響建筑物的整體功能。要保證建筑物照明的照度、色度及顯色指數;要滿足建筑物舒適衛生的良好環境;滿足各處運輸通道的暢通無阻等等。
所謂的節約性原則就是指在電氣節能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實際的經濟效益,不能因為節能而過高的消耗投資,增加運行費用。而是要科學合理的選用節能設備和材料,爭取實現用較低的投資得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將因節能而增加的投資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用節能減少下來的運行費用收回。
所謂節能性原則就是要節省無謂消耗的能量。首先要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與發揮建筑物的功能無關的,在考慮采取什么措施節約能源。如著眼于電氣設備自身的電能消耗、變壓器的功能損耗、傳輸線上的電能損耗等方面,節能設計應該把握“滿足功能、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原則”。
根據負荷容量,供電距離及分布,用電設備特點等因素合理設計供配電系統,做到系統盡量簡單,可靠,操作方便。變配電所應盡量靠近負荷中心,以縮短配電半徑減少線路損耗。合理選擇變壓器的型號、容量和臺數,以適應由于季節性和工作時間造成的負荷變化時能夠靈活投切變壓器,實現經濟運行減少由于輕載運行造成的不必要電能損耗。
當線路上有電流流過時,由于線路上電阻的存在,勢必會產生有功功率的損耗。因此,線路傳輸上的損耗是電能利用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想減少此類損耗主要著眼于四個方面。第一、選用電導率較小的材料做導線。通常選用銅芯線纜,但考慮到要節約用銅,也可以改為采用新型的銅鋁復合材料線纜。第二、減少配線的長度。因此在布線時盡量使線路走直線,低壓線路要不走或者少走回頭線,變壓器要盡量接近負荷中心,減少供電距離,且低壓配電的供電半徑不要超過規定。第三、增大導線截面。對于比較長的線路在滿足載流量、動熱穩定、保護配合、電壓損失等條件下,可根據情況加大一級線纜的截面。第四、合理調劑季節性負荷。也就是要使供電線路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將空調風機、風機盤管與一般照明、電開水器等計費相同的負荷集中。
降低電動機電能損耗的主要途徑,是提高電動機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數。在工程設計中,應根據負荷特性考慮選擇更為節電的電動機,其關鍵在于明確負荷是連續的還是斷續的。若為連續負荷,要了解電動機的輸出功率是否與各種負荷相匹配,如果是風機和泵等平方遞減負荷特性,在輕載時打開風門和閥門,采用調速電動機在低速運行可以節約電能。斷續負荷時,如果輕負荷時不能停止電動機的工作,則應考慮采用調速裝置,即在額定負荷下運行時采用常用電源,使電動機在額定轉速下運行;而需要低速運行時,考慮采用逆變器變頻裝置或其他方式調速。
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就應該充分的考慮到照明的問題,在建筑中,照明是人們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而對于能源的節約也成為了人們共同意識到的問題。在照明設計中,應該盡量的利用天然光源,因為天然光源一方面可以節省成本,另一方面天然光源無污染,是一種可持續利用的能源。天然光源的利用可以和照明設計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建筑內盡量的增大采光面積,不僅可以節省照明,同時良好的采光對于人們的生活環境有極大的積極作用,可以提高居住的舒適度,是節能降耗的重要方式。
在滿足照明質量的前提下,應選用細管徑直管熒光燈、緊湊型熒光燈。對燈具懸掛位置較高的場所的一般照明,宜采用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或鎮流高壓熒光汞燈,其綜合費用低、視覺質量高,同時也節約能源。除特殊情況外,不宜采用管形鹵鎢燈及大功率普通白熾燈,燈具懸掛位置較低的場所照明宜采用熒光燈。
選擇合適的照明控制方式房間有多列燈具時,按與側窗平行控制;生產場所按車間、工段、工序分組控制;電化教室、會議室、報告廳等場所,按靠近或遠離講臺分組控制。建筑科技的飛速發展,讓燈具的控制方式更加個性化、人性化、智能化,例如,人體感應或動靜感應開關,智能化面板開關等新的控制方式逐步進入到我們的身邊。
我國的建筑業在近些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建筑電氣和照明設計方面也進行了很多的改進措施,節省了大量的能源。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技術新設備都廣泛的應用到建筑工程中,在建筑電氣和照明設備方面也有各種新技術和新設備,將這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應用到建筑中,將對于我國的節能設計更加的有利。并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未來的建筑業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1]高晉峰.論民用建筑工程照明設計中的節能;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10(4).
[2]張軍.關于建筑電氣節能設計措施的探討;中國科技信息,2007(6).
[3]齊雪艷.現代住宅電氣設計節能技術探討;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0).
[4]朱林根.21世紀建筑電氣設計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970-985.
[5]馬海德.試論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