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艷
(遼寧省彰武縣勝利機械林場,遼寧 彰武 123221)
1.1 管理的內容復雜。林場主要是通過林木來發展多種經營,實現綜合利用和以短養長,這也就要求林場能夠在發展林木的同時根據自身的條件來發展種植、養殖、加工等多種綜合類項目。為了實現經營方式上的多種多樣,就必須做好國有林場的財政經營管理,選擇最佳的經營特點,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選擇最佳的經營方式。
1.2 管理的空間范圍廣。由于國有林場不僅具有培育森林資源的任務,同時還是兼具生產木材類產品的國有企事業單位,一般林場占地面積比較寬廣,從幾十萬畝到幾百萬畝的經營面積,事業區面積也是十分廣泛的,這就導致國有林場財務管理呈分散狀,很難像其他行業實現集中管理,這也進一步加強了財務管理的難度。
1.3 木材生產周期長,資產管理難度大。國有林場最主要的產品就是林木產品,林木資產占林場總資產的份額是十分大的。當前各個國有林場還按照一九九四年頒布的《國有林場與國有苗圃財務會計制度》,其主要內容就是把林木生產累計成本作為林場賬面價值,對于那些天然林和人工林則是按照估價入賬的,這些規定都是按照已經發生的支出來根據對象和標準進行的分配,也就是作為的按照歷史成本進行核算。這種核算方式在物價比較穩定的時期還是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映出會計信息,但是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林木資產價值也隨之不斷額變化,這就導致財務管理中的計量管理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進而影響國有林場的發展。
1.4 綜合性強。當前的國有林場不僅從事林木的繁育、生產,還可以憑借林木進行多種經營生產,還可以發展和林業相關的運輸、建筑等產業,這些經營項目給國有林場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潤,當前的國有林場已經實現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綜合性國有生產企業。國有林場的財務管理主要就是通過價值形式對林場的經營活動實施的管理,它涉及到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其價值形式可以把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結合起來。從林場的整體經營成果來看,成本費用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經營效益的好話,財務管理內容也是林場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2.1 財務基礎性工作的管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有林場實行了經濟體制改革,這不僅促進了林業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林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高,國有林場必須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各種財務原始記錄的及時、完整、準確的管理,做好生產經營活動中各種憑證的管理。
2.2 生產經營收入及承包合同的監督管理。主要包括木材價格及銷售合同的管理,主要指標依據什么標準來定價及按照怎樣的程序去辦理木材及產品的收、發、存的計量和管理;木材銷售實行“五統一”的原則,銷售收入由上級主管局統一管理;承包合同的測算及其到期結算的管理。
2.3 債權債務的管理。主要包括債權的清查核實管理;債務的清查核實與計劃承付的管理;各項應收及預付帳款的分析與清收管理;壞帳及無法付出款項的管理。
2.4 實物資產的管理。主要包括林木的成本,計價等方面的價值管理;固定資產的購入、使用、折舊、更新及利用效果的管理;流動資產的收發、結存及定額儲備等方面的管理。
國有林場的日常核算必須遵循林業企業財務制度和林業行業財務制度,作為整個林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基礎和主體,應根據林業企業經營資金運動的特點,對林業企業財務管理從資金籌集到企業清林等全過程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做出具體明確的規定,作為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具體法規。因此,我們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完善內部經濟責任制,對資金、成本和利潤等實行目標管理或定額管理,將國家規定的各項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具體化,不斷充實和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林場被逐步推向市場,國有林場只有擁有完全的經營自主權,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運用市場提供的機遇,提出對林場有利的謀略。合理籌集資金,及時滿足生產需要,并合理運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率,使資金不斷增值,保證林場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這就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工作。
在國有林場走向市場經濟基礎的時候,財務管理的內容不再局限于按照國家下達的指令性計劃編制企業內部分解和落實任務指標,進行日常管理等傳統方式,而是根據林場的資源條件、技術水平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綜合確定未來發展規劃進行籌資、投資做財務決策,編制財務計劃,進行財務控制等,因此,林場財務管理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需要更新觀念,重新認識林場財務管理的地位、作用和任務,增加新的內容,才能使財務管理成為林業在市場經濟中,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重要機制。
4.1 計劃管理方法。每年的年初,國有林場都會根據上邊的財務指標,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財務計劃,并實時地對財務計劃編制和林場的經營活動進行協調,盡可能地實現資金和物質的資源配置,獲得期望的經營效果。要想實現財務管理的計劃性,首先應該盡可能地保證財務預測的準確性,確定好財務指標,其次把具體的審定計劃分配到各個相關單位,第三,派專門人員定期的進行檢查和控制。第四,和生產銷售部門進行溝通,編制合理的林場財務計劃。最后,年終對計劃完成度進行分析,作為第二年的編制依據。
4.2 理性化管理方法。所謂理性化管理主要就是根據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具體目標,對財務活動實行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保證財務活動能夠按照相關的財務管理規定開展,盡可能地實現財務活動的有效進行。所謂的制度化就是在相關財務管理規定的前提下,根據林場自身的發展特點,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規范化主要是指保證財務行為都能夠按照相關的制度進行,使財務管理者能夠有一個遵循的標準。程序化主要指財務管理行為能夠按照最佳的程序進行。
通過上面的表述,我們了解到財務管理對國有林場的重要性,并系統地闡述了當前林業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出現的問題和具體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夠不斷的提高國有林場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林業的快速發展。
[1]王宗絢.國營林場財務管理[J].中國林業年鑒,1987.
[2]詹保林.試論國有林場財務管理的現狀與未來[J].河北林業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