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聰
(河北經貿大學 馬列教學部,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羅爾斯看來,正義是社會體制的第一美德,正如真實是思想體系的第一美德一樣。羅爾斯把正義觀的規定視為社會發展的基石。
羅爾斯的正義論是在繼承和修正古希臘正義思想,特別是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正義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
作為正義論的溯源,柏拉圖從他的理念論出發,認為一個理想的國家應該使不同能力的人得到最恰當的安排,使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滿足,從而使社會成為協調一致的那種國家,所以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正義就是社會中各個等級的人各司其職,各得其所。而亞里士多德的正義則是法治的正義,在他看來正義的行為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一種善,又由于法律體現了人民的共同利益,因而遵守法律就是正義。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側重的是社會秩序,他們看來國家和諧的秩序就是正義。而羅爾斯看來人的自由才是正義的核心,指出社會法律制度在安排財富和權力不平等時要與優先考慮的平等自由相一致。
近代資產階級天賦人權論為代表的兩個人物:霍布斯、洛克分別創立了自然狀態說和社會契約說?;舨妓箍磥?,人的自然狀態應該是“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狀態,人們出于自我保護的目的簽訂契約,將所有權利交給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組織,這樣便能建立一個強大的社會公共權利機構即國家,從而使人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在洛克看來,人的自然狀態是自由平等的狀態,但是由于人們之間的利益沖突,便引發了戰爭。國家作為契約的一方,人們的自由權才是衡量正義的根本。羅爾斯的正義論不僅對啟蒙時期自由主義思想進行繼承,而且揚棄啟蒙主義思想家的正義思想,他提出了正義的兩個根本原則,自由原則和差別原則,并且提出只有妥善處理好這對矛盾關系,才有利于社會的繁榮發展。
羅爾斯從人都處在無知的面紗中的原初狀態出發,推出正義的兩條根本原則。第一個原則為自由平等原則。羅爾斯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是自由平等的,這一原則就使人們的自由平等權利得到保障。并且他認為正義的核心是平等,所以公平就是正義。羅爾斯看來公平是指社會權利、利益的公平分配。第二個原則為差別原則。這一原則為社會福利和經濟領域等不平等權利的使用范圍作了規定。羅爾斯認為,既然社會出現不公平現象,就應該把這種現象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在這種條件下,利益的不平等分配應該對最弱勢的人最有利。這樣才能給每個人都提供一個公平的機會,激發人們通過個人努力滿足自身利益。在羅爾斯的這兩個原則中,自由原則是第一原則,是最重要原則。差別原則是建立在自由原則基礎上的,是從屬原則。只有在滿足自由原則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差別原則,決不能本末倒置。羅爾斯正義論的兩原則圍繞自由與平等這兩個既對立又統一的價值展開。但隨著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其矛盾也漸漸顯露出來成為困擾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障礙?!捌降葯嗬筒黄降仁杖氲幕旌辖Y果,造成了民主的政治原則和資本主義經濟原則之間的緊張關系。”為了克服這種緊張的關系,進而羅爾斯又提出兩個優先原則。1)自由優先原則,羅爾斯認為自由只能因為自由而被限制。2)正義對效率和福利的優先原則,說明正義原則優先于效率原則和最大限度追求利益總額的原則,公平的機會優先于差別原則。在羅爾斯看來,自由平等的原則是居于首位的是最重要的,并且自由只有出于自由本身才可以得到限制,它是無法通過更大的社會利益、經濟利益來進行補償。正義的第一原則也是優先于第二原則的,在第二個原則的兩個部分中,機會的平等原則優先于差別原則,自由平等原則和機會公平平等原則的滿足,是實現差別原則的前提。這兩個優先性原則與兩個正義原則形成了正義理論的核心,兩個正義原則體現了羅爾斯平衡自由、平等二者的關系,他提倡自由的優先性,由此來平衡二者。于此同時羅爾斯又提出平等這一思想,使二者真正達到和諧。
羅爾斯認為,社會基本結構正義與否決定了一個社會是不是和諧。在羅爾斯看來,在現代民主社會條件下純粹的道德倫理規范無法達到真正有效的約束目的,只有社會制度是公平正義的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他提出了兩個正義原則,作為實現社會基本制度正義安排的基礎。就我國當前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來看,隨著經濟生活市場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進程不斷向前發展,個人和社會的矛盾也隨之在更廣泛的層面以更復雜的形式表現出來。在社會保證長治久安的前提下,為了保障公民個人充分享有政治經濟的自由權利,使我國成為高度民主和法制的國家,必須合理確立個人和國家之間的關系,建立合理的政府管理制度。
羅爾斯認為,分配正義所主要關注的是在社會成員或群體成員之間進行權利、權力、義務和責任配置的問題。他說:分配正義的主要問題是社會體系的選擇,其中首要的分配問題是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作為正義的分配應該建立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即分配的結果應該是在起點公平、機會均等的條件下競爭的結果。只有在公平的競爭條件下,分配的結果才與個人的努力程度正相關,否則,如果大家的競爭起點、發展機會不公平,那么競爭的結果也就難以公平,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拉大,這違反了相互有利和民主平等的原則。當前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每個社會成員都享有基本同等的各項權利,但由于人們的個體的差異、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了人們收入分配的差距正在擴大。所以國家應該關注弱勢群體以縮小社會成員收入差距,保障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機會,不斷縮小先進和落后地區的收入差別。所以政府可以采取各種對貧困家庭、生病、失業者獲得特別補助的福利等政策從而保障貧困社會群體的基本權利,促進社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