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寧
(國電中國石化寧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1)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有起因,有存在的條件以及產生的后果影響,要真正了解風險就要對其進行全面了解。其目的在于找出風險主要因素,并進行定性判斷。風險識別包括識別并確定潛在的風險因素、識別引起這些風險的主要因素、識別風險可能引起的后果;風險識別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隨著項目生命期的進行,新風險可能會出現,因而風險識別是一項反復過程。
風險的產生是因數據和信息的不完備所引起的,因而風險識別需要大量地占有這些信息和數據。同時,直接收集和風險事件相關的信息是困難的,但風險事件不是孤立的,都存在著一些與其相關的信息或與之有間接聯系的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的識別,保證所需資料的可信度和準確性。在施工階段應收集以下資料:
①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入手,收集相關信息資料;
②從工程施工建設文件和可研報告以及工程設計入手,對工程細節進行材料的規整;
③借鑒類似工程的相關經驗,收集相關信息資料,具有實際效用的參考;
④工程項目的可能受到的制約因素,如法律和匯率等。
分析資料,找出工程項目中存在的風險。風險管理者要辨識所發現或推測的因素存在不確定性,而且要確認這種不確定性是客觀存在的,這樣才可以將其視作風險。具體的可在基本數據或信息收集的基礎上,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①項目進展的不同階段。不同階段,項目中可能會出現的不確定事件不同,不僅是種類,而且在程度上也會有很大差別。
②不同的目標追求。對于項目的目標追求一般有三個:進度、質量和費用。影響他們的因素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因而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方面做出具體的分析。
③不同的工程結構。結構不同,特點不同,不確定性的因素也不同。
④不同的工程環境。環境是引起各種不確定因素的重要原因,因而對建設環境的分析要更加重視,更為詳盡。
對上一步找出的風險進行歸類,利用風險識別方法對歸類的風險進一步確認其排序大小。確認無誤后,列出先后次序,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
對風險識別的結果進行整理,并編制工程項目風險識別報告,報告中要體現風險層次關系,己辨認的風險、潛在風險和風險征兆。
通過適當的風險分解方式來識別風險是建立工程初始風險清單的有效途徑。對于大型、復雜的工程項目,首先將其按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解,再對各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別從時間、目標和因素進行分解,可以較容易地識別出工程主要的、常見的風險。從初始風險清單的作用來看,因素僅分解到各種不同的風險因素是不夠的,還應進一步將各風險因素分解到風險事件。參照同類工程風險的經驗數據(若無現成的資料,則需多方收集)或針對具體工程的特點進行風險梳理。
(1)德爾菲法;
(2)頭腦風暴法;
(3)核對表法;
(4)現場考察法;
(5)財務報表分析法;
(6)流程圖法;
(7)故障樹分析法。
在風險分析后得出可靠結論,依據風險的重要程度可以將風險等級中處于高、中級的風險進行風險控制,有效措施進行風險控制對減少損失,防患于未然起到積極作用。各種風險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可以從風險的特點出發,針對不同風險進行不同對待以釋放風險能量,得到安全氛圍。
第一種,偏重于消極處理問題,施工風險回避辦法。這種辦法通過拒絕承擔風險或終止合同以避免風險帶來的更大損失方式進行回避。首先是從源頭上就不接受投標邀請,完全屏蔽風險的可能性;其次是當開工后,發現如繼續承擔下去將會產生更大風險,則終止合同方式放棄所有承擔的風險。美國有學者曾說過:"避免所有責任的唯一途徑是終止生存"。因此,這種方式屬于消極處理風險的態度,我們不提倡,但如遇重大風險影響生存問題時,此辦法是保存生存權利的有效途徑。
第二種,針對影響的風險進行逐一損失控制。這種較為積極的辦法是我們一直提倡的。它是通過發現的風險進行大力控制,并制定一些應急預案的方法對已發生的風險進行損失挽回或補救的一種方法。損失控制的方案可從三點考慮:一是,預防控制角度;二是,應急時刻角度;三是,挽救補償角度。
第三種,借助其他方強項削弱風險力量,即風險轉移。不同企業有自身的強弱特點,一些問題在某企業中形成重大矛盾,但如放到其他企業中就很可能不是問題。所以借助法律手段,將風險轉嫁給能應對的企業,是一種有效控制風險的措施。這并非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而是利用不同企業優勢點不同,達到共同體的最大共贏。這種方法有非保險轉移和保險轉移。顧名思義,非保險轉移指將風險轉嫁給其他企業,而非保險公司。保險轉移指將風險直接轉嫁保險公司,通過事后補償的辦法減低風險損失,這也是高效轉嫁方式。
第四種,通過化解的辦法將風險緩解到可接受的程度,即風險緩解。該方法是將高風險事件減低到中風險或是低風險,有事往往風險不會完全消失,而是出于較低概率發生時,我們便可以接收,已達目標平穩。再者,從風險控制成本的角度看,將風險減低比風險清除所承擔的費用是可以接受的,減低成本的同時可將資金花費在無法緩解而很棘手的風險應對上。例如,可以通過增加資源或增加進度給各環節更寬裕的氛圍,降低風險的發生。
第五種,釋放風險壓力,即風險分散。該方法是被大多企業所利用的,也是較好控制風險的辦法。它是通過避免風險點都集中在一點,同時爆發的觀念進行控制的,經營管理需要多元化,釆用多種經營多種策略來避免在某一行業的過大風險帶給企業倒閉。比如,很多企業同一時間多承攬項目避免某一項目的損失帶來更大損失?;蚴怯行┢髽I在采購貨物時,選擇多家進貨,避免一家貨源緊缺影響整體供貨。這些都是風險分散的有效措施。
第六種,適用于損失小、重復出現的風險控制方法,即風險自留或者稱保留。該方法是針對一些難以避免的小風險,采取自行承擔的方式進行風險控制,這樣可能還會獲較大經濟利益。其優點在于該方法可以節省保費,在預算范圍內的損失可以接受,不至于影響到財務困境。所以對于損失小,但經常出現的風險該方法適用。
總之,在工程施工階段,要做好風險控制首先要形成團隊,要意識到風險不單身某一方的而是會牽扯到各個方面,所以風險的轉移、緩解和分擔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向著同一目標進行,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達到共贏。
[1]宋明哲.風險管理[M].臺灣: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1986.
[2]余播憬.工程承包的風險管理綜述[J].建筑技術開發,2003:12-14.
[3]盧有杰,盧家儀.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4]李平.工程項目風險分析及最優承包合同的研究[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7.
[5]尹志軍,陳立文.我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
[6]莊劍.項目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分析與控制[J].中國勘察設計,200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