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那阿依·阿不都西提
(伊寧市喀爾墩鄉規劃站,新疆 伊寧 835000)
城鎮規劃對城鎮經濟的近期促進和可持續發展均起著相當重要的指導作用。近年來,有些中小城鎮規劃設計和管理部門在規劃設計和管理城鎮發展目標時,往往只重視街道的布局、建筑物的造型和層數、標志性建筑構思、建筑立面裝飾美觀等,很少去考慮有關城鎮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劃和管理內容,比如城鎮的水體污染、汽車尾氣排放、固體廢棄物及噪聲污染等對城鎮環境的危害,因此,城鎮規劃設計和管理部門如何在城鎮規劃中提出并實施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讓城鎮從行政領導到每個市民都十分重視環境保護規劃并努力落到實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我們都知道,城鎮規劃是某個特定歷史時期內城鎮發展的計劃和目標,城鎮的發展決定于城鎮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受上層建筑的制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人口迅速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但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現代化工業和城鎮交通的迅速發展以及煤炭、石油、化工燃料的大量使用,夜以繼日地將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物、粉塵等有害物質排入大氣層中,使城鎮大氣質量嚴重惡化。據有關部門統計,東北老工業基地沈陽、本溪曾因煙霧彌漫而被稱為“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氣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嚴重超標,導致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酸雨現象,酸雨降落不僅破壞生態環境,而且還會加劇鐵道、橋梁和建筑物等的腐蝕、破壞,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損失,另一方面,由于大氣污染而引發的溫室效應和臭氧層被破壞,更將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和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所產生的大量污水,在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后直接排入水體或滲入地下,致使水體(河、湖)和地下水源遭到嚴重污染。據環保部門監測統計,全國大約1200多條河流中,約有900多條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7大水系中,遼河、淮河、海河的污染最為嚴重,全國約有80%的河段不適合作為飲用水水源,有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導致許多大中城市出現供水危機。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每年由工業生產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約有8.3億噸,其中有害廢物約為4000~5000萬噸,多年累積量已超過70億噸,它們堆積如山,并侵占了5億多m2土地;而由居民生活產生的生活垃圾量也很驚人,每年約有1.85萬噸,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由于固體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都在城郊露天堆放或掩埋,全國約有2/3城鎮均處于這些垃圾的包圍之中。固體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隨處堆放和填埋,不僅有礙觀瞻、侵占土地、傳播疾病,還會加劇對空氣、水體、土壤的污染程度。
由于城鎮化、工業化以及交通運輸和文化娛樂業的快速發展,噪音擾民現象越來越嚴重。據知名國控網絡對全國大中城市的噪聲監測資料,全國有2/3以上的城鎮居民生活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尤其是洛陽、開封、蘭州、大同和海口等五城市的噪聲等效聲級均遠遠超過國標,亟待盡快予以治理。
鑒于上述環保危機,讓我們意識到城鎮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十分嚴峻,要求我們盡快運用科學的環保規劃來指導城鎮建設和發展。城鎮環保規劃是城鎮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我國環境保護應“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的總方針,城鎮環保規劃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內容包括城鎮的自然環境資料收集(含地理位置、生活環境、氣象條件、水文地質等)、城鎮的社會經濟狀況調查(人口、國民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水平等)、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大氣、水體、噪聲的監測資料、固體廢棄物來源和歷年累計量、對污染的治理狀況等)、城鎮生態環境現狀分析及功能區劃分等。
這需要根據城鎮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分,并按預先擬定的環境目標來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然后再制訂出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目前我國大部分城鎮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于采用落后的燃煤方式和日漸增多的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由此產生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因此,城鎮環保規劃的遠景目標應是改進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燒效率,發展煤化工企業,盡量使用氣體燃料、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無污染或少污染能源,實行區域集中供熱,消滅小煙囪;通過強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術等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創建大氣無煙控制區;通過采用技術和行政手段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提高城鎮綠化率,選擇抗污染性好的樹木花草,大力發展凈化植物種植事業。
在對水體污染制訂綜合治理規劃前,應先對水體污染現狀作個詳細的調查研究,然后再根據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計算出最大允許污水排放量,并由此確定最佳治理方案。據各地環保部門檢測,我國每年工業廢水排入長江、黃河、松花江等的排放量約為520億噸,其中含化學需氧量約710萬噸、氰化物約2500噸、重金屬約1580噸以及砷、汞、酚類、油脂類等污染物數萬噸;生活污水約占全年排放總量的1/4,其中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物。鑒于上述污染狀況,結合我國國情,我們對水體污染的綜合治理規劃必須是通過改革落后的生產方式,采用先進的少廢水乃至無廢水的工藝流程來實現清潔生產,切實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和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高效污水處理廠,強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達到保護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治理前應根據環保目標對各類固體廢棄物分別它們的綜合利用率與處理指標,并制訂出最終治理對策。例如:要求各工業企業將固體廢棄物按有害無害、能否重復利用等分類堆放,以便按規劃要求分別處理;要求醫療院所將固體廢棄物按有毒無毒、能否降解等嚴格分類并密封存放,以便按相關衛生條例予以焚燒或消毒后深埋處理;要求城鎮居民將生活垃圾分類投入小區或街區設置的分類垃圾箱中,以利于環衛部門收集后分類予以處理;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既有建筑二次裝修產生的建筑垃圾等,施工企業可以將廢舊混凝土、砌塊等經過破碎、過篩、清洗后重新用于地面、坡道等作為墊層材料,將那些有害物質如油漆殘渣、酚苯溶液等作無害處理后深埋地下等。
要從源頭上治理噪聲污染,即:一方面應對城鎮工業企業、交通運輸業等在建廠初期和購置運輸車輛時優先考慮無噪聲或低噪聲的機械設備和優選性能優良、低油耗、低尾氣、低噪聲的環保型公交車輛;另一方面,城鎮管理部門應對城鎮文化娛樂場所和建筑施工現場所產生的噪聲進行嚴格管控,比如規定午夜零點起,歌舞廳、卡拉OK歌廳等娛樂場所必須停業;學校、幼兒園和科研場所周圍500米內嚴禁開設歌舞廳、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嚴格要求并強制性規定施工現場必須采用集中攪拌的商品混凝土進行澆搗,而且應避開夏秋季午休、學生高考和中考以及午夜零點至凌晨8點這幾個時段施工,以杜絕噪聲對城鎮居民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