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縣建設工程交易服務中心,河北 昌黎 066600)
招標人與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投標人與投標人之間串通投標,以及投標人惡意低價中標后,強迫業主追加部分預算,所有這些現象使招投標成為徒具形式的空殼,無法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轉包”現象的存在是現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個根源。在實踐中,轉包行為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的企業中標后,直接轉包或違法分包給其他單位,從中牟取不正當利益,形成“層層轉包、層層扒皮”的現象,最后實際用于工程建設的費用大為減少,導致嚴重偷工減料,這種轉包的現象,使得一些資質不夠,沒有施工經驗的企業,進入施工現場,為質量安全問題埋下隱患。
目前我們還沒有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評標辦法,評標專家的組建也不夠規范,使整個評標方法流于形勢,認為評標就是去打勾,評標專家評標水平和職業素質有待提高。
招標代理機構人員素質不高,代理行為不規范:一是專業素質不高;二是弄虛作假;三是惡性競價。由于我國招標代理業務起步晚,招標代理市場發育不健全,代理服務范圍狹窄,不能做到全程代理招標,缺乏獨立性和公正性,難以體現第三者的公正立場,嚴重影響了招標代理市場的竟爭秩序。
“多頭管理”現象普遍,降低了招投標管理制度監管功能;監督力量薄弱,使大部分監督流于形勢。
現在的招標人與工程項目沒有什么利益關系,所以在招標過程中工程質量的好壞和建設的價款都與自己沒有關系,招標人只負責招標這份工作,這樣就給施工單位提供了進行不法行為的機會。招標的可靠性降低,虛假招標司空見慣,而且這類現象還有發展下去的勢頭。因此為了更好的解決此類問題的存在,對于招標人、負責人應該對工程質量承擔終身負責制,這樣有利于遏制虛假招標的進行,對于在設計使用年限里的建筑,如果在設計、結構設計等方面的問題,那么就要追究設計單位的責任;建筑物有工程質量方面的問題的話那么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都要被追究的,特別是項目經理及項目組的人,應該負起相關的責任來,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招投標過程中的虛假現象得到控制、對于工程項目中的腐敗現象得到有效的杜絕,減少“豆腐渣”工程的產生,保證工程的質量。
2.2.1 嚴格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全過程監督管理
特別是對招標公告發布、評標辦法制定、專家抽取、開標、評標、定標等環節加強監管,防止政府部門和個人參于招標投標活動,防止腐敗的發生。
2.2.2 聯合執法部門開展執法檢查,加大執法力度
將市場主體的不良行為與評標直接連接起來,使違信用者無從立足;同時,通過設立投訴舉報查處招標投標中違法違規行為,達到監管的目的。通過執法檢查發現和糾正違法制度、破壞制度的行為,督促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管理,規范工程招標投標活動,才能真正保證工程建設效益。
當前建筑市場當中的“轉包”現象司空見慣,應當充分發揮監理工程師監理職能。監理工程師是代表業主監控工程質量,是業主和承包商之間的橋梁,應從質和量這兩方面加以分析,確定中標人是否存在轉包現象。
在當前實行電子招投標制度的形勢下,對電子標書進行檢測,檢測標書的雷同率,這種辦法的推行,對遏止串標、圍標、陪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5.1 建立招標代理公司比選制度,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約束,促進其公平竟爭。
2.5.2 發揮監察局共同參與的監督職能作用
進一步規范和約束業主的行為,減少對招標代理的干擾,規范國有投資及國有投資占主導地位工程業主的行為,促進招標代理行業的有序競爭和發展。
進一步完善建設市場,利用好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這個有形市場,明確交易中心的服務責任和交易流程,交易中做到“八統一”:統一交易受理登記、統一信息發布咨詢、統一時間場所安排、統一專家(中介)選取、統一發放中標(成交)通知、統一費用收取退付、統一交易資料保存、統一電子監察監控等,治理了建筑市場的混亂,防止腐敗現象的產生,并且還可以促進公平競爭,減少串標陪標現象。為了保證在競爭中公平的競爭性,建設單位可以到交易中心中選擇優秀的施工單位,從而使這些單位增加中標的機會,這樣對市場的形成和完善是十分有利的。
隨著互聯網的訊速普及,電子招投標是一種全新的招標方式,在電子化招投標中,招投標主體、招投標過程,全部在一個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易,減少了人為因素的控制和干擾;其中電子評標系統的出現,更具劃時代的意義,不但減少了評標專家的工作量,而且規范了專家的自由裁量,使評標更加規范,計算更加準確。電子化招投標真正實現了陽光工程。
綜上所述,實施工程招投標制度,既是一項“陽光工程”,又能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發生。目前,我國的招投標制度正朝著“公開、公正、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健康方向發展,雖然目前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也對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在招投標中應更好的進行完善和監督,從而使招投標市場不斷的走向規范化和法制化的進程上來。
[1]劉爾烈,朱建元.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標與投標[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賈璐.建設工程招投標中的決策與對策分析[J].南昌大學,2006.
[3]趙來方.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的現狀和前景展望鄭州大學,2006.
[4]陳森熏,王清池編著.建筑工程招標與投標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5]楊清云.加強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的幾點思考[J].建筑,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