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育珍 陳明耀
(玉林農業學校,廣西玉林537000)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溫家寶總理曾經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加強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以就業為目標,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職業教育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中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要與社會的要求相適應。
許多企業都需要有夢想的畢業生。 而對員工也都有著基本的要求,要求員工是誠實可信、嚴于律己、有團隊精神、組織性強、目標明確而善于把握時間的人。
大學生是祖國建設的棟梁,而中職生也是祖國建設的生力軍。 中職生,也是主角。學校是培養人才,向社會、企業輸送人才的搖籃,而中職學校因社會所需,設置專業,傾力打造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為社會、企業輸送有用的人才。
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對中職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社會的發展也對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提出了三項要求,即培養目標、服務范圍和人才培養模式。 然而,當前,相當多的中職生的基本狀況與之相差甚遠,不容樂觀。 中職生目前的基本狀況:
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人們認為的所謂“差生”。 而周圍人的不公平的言語或行為以及貶抑性評價,使他們普遍產生了自卑心理,對自己缺乏自信。 往往表現為思想上不積極、學習上無動力、生活上無目標。
許多調查都表明,有不少中職生對學習都有“被迫無奈”的感覺。他們迫于家長的壓力上學,家長叫學什么專業,就學什么專業,沒有自己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也由于大多數中職生在初中階段基礎較差,到了中職學校,因為又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許多事物都缺乏應有的興趣,一談到學習就心生厭倦。 在學習各門課程、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技能時,往往因為聽不懂課和跟不上學習的進度而喪失學習的信心。
由于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中職教育在有些人的眼里似乎成了“二流”教育,這使得一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和所學的專業,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工作,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出現自卑、失敗的心理。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 ”職業理想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導航燈。 職業理想體現了人們為了實現人生理想對未來發展目標的向往和追求,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活方向和道路,是人們進行有目的的實踐活動的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是通過職業理想來確定的,并且最終通過職業理想來實現的。 人們一旦確立了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方向,就會根據職業理想所確定的目標來規劃自己的學習、工作實踐,同時,也會從知識、技能等方面去完成職業素質、提升職業道德。 相反,一個沒有職業理想的人,就會失去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就會覺得學習和生活都很無聊,無所事事。
而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更早地確立適合自己的目標,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 有了理想的目標,學生就會更高效率地過好每一天,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能力和專業操作技能,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努力適應社會、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更好地向人生目標邁進!
引導中職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我們每一位中職教師應盡的責任,中職教師應該盡快行動起來,勇于肩負起這一責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和幫助中職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眾所周知,態度決定一切! 積極的心態,是人生發展的巨大引擎,它會給人信心、力量和希望,使生活始終充滿陽光!
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人生路是人的一生所經歷的過程,是人生理想實現的過程。人生道路不是現成的,而是需要自己去選擇,去開創,去一步步地走出來的。
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只有積極行動,才有精彩的人生。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必須行動。 不采取行動,生命雖然在運動,但只能是無意識的、本能的運動過程。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只有積極行動,才能戰勝人生當中的各種困難,實現自己的目的;只有積極行動,才能提高人生的效率,提高人生的能力;只有積極行動,才能真正認識和感悟人生,獲得人生的智慧;只有積極行動,才能抓住人生發展的機遇,使自己的人生達到新的高度;只有積極行動,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自己的人生就會更加燦爛!
有了理想,就有了奮斗目標!
我們要讓學生明白: 人生目標對于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人生目標可以使人明確前進的方向, 可以更好的規劃一個人的發展,使人明確向什么方向努力、實現什么目的、達到什么標準。 有了目標,人生就不會盲目,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會覺得無聊,就不會隨波逐流。
我們要讓學生明白:人生目標對人的發展具有鼓舞的作用。 它推動人們向著一個明確的方向不斷地前進。
我們要讓學生明白:人生目標對人的發展有鞭策的作用。 它促使人們攻堅困難、鍥而不舍地不斷進取。
人生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人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自己的人生意義,成就著自己的人生!
我們要讓學生明白:要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就要客觀地認識自己,使自己的主觀愿望符合自己的客觀實際,從而更好的發揮自己的作用;要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就要了解社會發展的實際,使自己的主觀愿望適應時代的潮流,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良好的成才條件,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以便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能主動承擔社會歷史所賦予的責任,為社會的進步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為社會和集體創造財富做出貢獻,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我們要讓學生明白:成功的人生是科學規劃的結果。 這是一個沒有終身職業的時代,唯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終身擁有職業。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所處的位置,而是邁出下一步的方向。職業生涯規劃關注謀生、職業目標實現和職業發展,體現對人生幸福的主動追求和創造。 職業生涯規劃,只要開始,永遠不晚;只要進步,總有空間。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認真的規劃和實施,就會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人生!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 這就要求我們中職生從入學開始就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思考。中職學習的三年將不再是努力適應校園,而是轉為努力適應社會,適應自己未來的職業,在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時,一定要正確考慮自己的個人因素,考慮社會和企業環境的要求與發展趨勢。
第一步:幫助學生認真分析發展條件:分析社會、行業的基本情況與需求;分析學生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可以結合個性方面,學歷、學識方面,職業測評方面、家庭背景等分析)。
第二步:幫助學生確定可行的、可信的、明確的、屬于自己的職業目標。
第三步:幫助學生制定職業階段性目標和具體的措施。
我們要關注學生職業生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努力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和適應崗位變化的能力。 同時讓學生懂得,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要審時度勢調整職業生涯規劃,以便更快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讓我們攜起手來,抓住機遇,共同努力,開拓創新,加快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促進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黃艷芳.職業生涯規劃[M].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7.
[2]王霽.哲學與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李薛.關于中職學生學習現狀的思考[D].百度文庫,2011,8.
[4]魯昕.在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導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