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玲
(洛陽理工學院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河南 洛陽 471023)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簡稱NCRE)是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現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面向社會,用于考察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計算機應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學生業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獲得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已經成為很多大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動力與目標。因此許多高校充分發揮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引導作用,把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計算機基礎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推動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發展,并以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為模板來設計本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課程大綱。作者所在院校,理工科類所有專業的班級均開設了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各專業可根據專業需要選擇C 語言程序設計或Visual Basic 語言程序設計、文科類專業一般選擇Access 數據庫程序設計。學院為學生掌握該類課程的內容,提供了相應的網絡教學平臺,網絡教學平臺上的題目、題目類型和NCRE 相符。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核內容是根據社會不同部門應用計算機的不同程度和需要、國內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情況以及中國計算機教育、教學和普及的現狀而確定的,它以應用能力為主,劃分等級,分別考核,為人員擇業、人才流動提供其計算機應用知識與能力水平的證明。而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期末考核是以檢驗課程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是否實現為目的,且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適當調整教學內容,考試內容與時俱進,考試時間可統籌安排。考核形式也可靈活多變。兩者的目的、考核內容、考試時間、考核方式、對象都不同。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和二級的考試大綱內容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學大綱內容相對應,因此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為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奠定了理論基礎,而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開展又有利于激發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促進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
計算機等級考試可作為學生就業的一個籌碼,為了使學生獲得一個較好的成績,學校有一個較好的通過率,各高校將計算機基礎教學放到重要位置,并針對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內容和方式,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進行調整,以便適應計算機等級考試。
2.2.1 等級考試內容不全面
等級考試系統的制作和題庫的建設方面不能根據高校不同層次和專業特點,從難度、考試內容等方面區別對待,也無法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在該專業領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同時,等級考試內容的不全面與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課時有限,兩相作用,使得教學內容只能圍繞計算機等級考試來進行,從而導致許多應用性較強的內容無法講授。比如VB 等級考試幾乎不涉及文件、數據庫、多媒體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確是VB 的重要應用領域。
2.2.2 應試教育阻礙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有些院校把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衡量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有些院校把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程學分與等級考試合格掛鉤;有些院校把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作為教學大綱,把計算機等級考試內容作為教學內容。因此這些院校的部分教師就將計算機基礎教育演變成了應試教育,在教學中只重點講解考試相關的知識點及內容,不考的內容一帶而過,甚至根本不講,學生也將取得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作為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最終目標,只學習考試大綱范圍內的內容,而忽視相當一部分與應用相關的知識內容的學習。這樣就將計算機基礎教育演變成了應試教育,從而偏離了計算機等級考試開設的初衷,也無法體現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應用性特征。
計算機基礎教學大綱可參照計算機等級考試內容制定,把計算機等級考試班級通過率作為教師教學效果的輔助檢驗,也考查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促使教師更加注重教學內容,關注教學效果,推動教師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
計算機是以應用和操作為主的一種技能性學科,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應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為主,以等級考試大綱要求作為教學參考,可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主要是在實驗教學,除了加強上機課程的指導,還應該對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比例做相應調整,減少課程中驗證性實驗比例,提高綜合性實驗比例,在課程結束前讓學生獨立完成涉及文件讀寫等方面的小程序,完成程序打包及完整的可視化界面等。
3.2.1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
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注重操作,大多數同學都接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操作有一定基礎,但理論知識不足,大部分學生打字速度可以,但正確率不高,對操作系統、辦公軟件的操作基本不會,因此在教學中可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比如案例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準備一個或兩個較完整的案例,讓學生試著去做案例,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然后再詳細講解案例,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分組教學法: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由基礎較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上課、上機時各小組成員坐到一起,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幫助,這樣即為教師分擔一部分教學任務,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和同學的交流逐步提高,逐漸減少差距。
3.2.2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改革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對大一學生來講是個難點,大部分學生聽幾節課后趕到一頭霧水,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程序設計課程內容思維方式與他們以前學習課程的思維方式不同;二是大部分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只是做題,缺乏思維,沒有自學能力;因此要想上好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必須根據課程內容、學生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在教學模式上采用多媒體、板書、上機等,教學內容講解上也要采用多形式,比如講課式、討論式、引導式、案例式等。講課式是教師多采用的基本方法,但不能整個課程都用,要根據課程內容變化采用不同形式進行教學,例如,寫出判斷閏年的邏輯表達式,可采用討論式,教師可詢問學生判斷閏年的條件,總結判斷閏年的條件,和學生討論判斷閏年的表達式,最后讓學生自己寫出表達式。
3.2.3 利用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
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和程序設計課程都有對應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供學生查看和下載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素材等,針對大一新生入校時計算機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教師可以進行在線答疑,平臺上題庫的內容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建立的,題目形式接近計算機等級考試機試方式。
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考試方式最好采用機試方式。我院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包含平時考核、實驗考核與課程期末考試三大部分。平時考核的內容有上課出勤,作業完成情況等,目的是要求學生有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實驗考核主要根據學生完成網絡教學平臺要求完成內容情況,因網絡教學平臺作業練習和考試是一個題庫,但無論是作業還是考試都是隨機抽題,完成平臺作業是掌握教學內容,以便順利通過期末考試的保障;期末考試是由學校統一組織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完成,考試題型是多樣化的,包含選擇題、填空題、操作題、改錯題等等,因網絡教學平臺題庫豐富,每個人的考題是隨機抽取的,相互之間重題率較低,保證了考試的公平、公證。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對考試結果的統計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計算機基礎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方面,計算機等級考試會促進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另一方面,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也相應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因此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應該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處理好計算機等級考試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關系,使兩者在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促進,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水平,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做出自己應用的貢獻。
[1]盧花.處理好計算機等級考試與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關系[J].現代計算機,2012,10 下:50-52.
[2]常玉慧,等.計算機等級考試與計算機基礎教學關系探析[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12):107-109.
[3]朱琳,等.計算機等級考試與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研究[J].價值工程,242-243.
[4]王旭輝.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與計算機等級考試關系分析[J].福建電腦,2012(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