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成
(國網 牡丹江供電公司,黑龍江 牡丹江157000)
加入WTO 后,電力負荷的結構、電力系統的布局,電力服務的重點等將發生重大變化,電力的用戶——各行各業將面臨著很大地調整與挑戰,將接受“市場規范化”的洗禮,有的行業、企業將被淘汰,而有的行業、企業得以生存、發展與壯大。新的經濟模式、新的經濟組織、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會出現。因此,經濟結構將會重新布局,這必然引起電力行業布局,電力負荷結構以及電力服務重點的調整與變化。
無論是發電廠、供電局、電建企業、設備廠,還是電力公司,其經營觀念、 經營方式、 經營思路乃至行為方式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加入WTO 意味著我們許多方面要與國際接軌, 意味著不能像以前僅站在國內來看待某一問題,要站在具有豐富“市場經濟”、“市場規則”經驗的對手面前去思考;意味著包括企業文化在內的各種文化、價值觀的交融、滲透意味著壟斷地位受到挑戰,發達國家的經濟技術理念等方面的影響將顯得比以往更加突出, 電力與此相適應的發展經營戰略、技術戰略,均要隨之調整。
異常迅猛的技術進步、技術革新對技術密集型的電流企業將產生深刻的影響。加入WTO 后,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的真正的高新技術將會“涌入”中國市場,將一改過去小打小鬧、代理貿易的方式,以強勁的颶風沖擊著電流行業。 主要表現在:一是,將大大縮短技術壽命周期,我們與發達國家的技術不會像目前那樣差得太遠。 二是,技術的交易將不再通過代理商“漢化”過程或其他間接方式進入,而是更為直接的交易方式,交易成可望降低成本。
其他能源與電能的競爭將日益突出, 加入WTO 意味著開放度的增加,意味著市場的進入。 太陽能、天然氣、風能等將有可能以新的競爭手段和方式進入,或者以相應的非用電產品進入市場,這將導致競爭加劇。
電流企業理財的方式、途徑更加國際化,加入WTO,投資和融資的一系列國際慣例渠道、方法將會更加廣泛地運用,證券化、市場化、資本國際化將更加突出。同時也導致理財理念、會計技術方面的變化,迫使著電力企業去研究信息會計、技術會計、“項目融資”等一系列新的東西。
可以設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長期習慣于壟斷地位帶有明顯計劃經濟痕跡的電流系統而言,會不習慣,會產生觀念、文化與價值觀的沖突,逐漸達到交融與滲透。因此,加入WTO 初期,因知識產權打官司的事情會增加。
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習慣與方式、倫理道德觀念、信仰會對電流市場營銷產生影響。比如“廚房革命”的結果是電氣化,人們煮飯、做菜要用電飯煲、微波爐、電炒鍋、電熱水器、電抽油煙機等。人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通過空調保持恒溫,汽車內也要有空調,辦公室要有空調,不僅有抽干機,也有抽濕機,不僅能制冷,也能制熱,不僅能儲冷,而且也能儲熱等。“假日文化”引發旅游景點的開發,保護與發展相應地對電力需求也要增加,新的目標市場、新的用電增長點,健康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用電的各種保健器材,也應運而生,這無疑對電力市場營銷產生影響。凡此種種,均說明了一各重要問題,社會文化對電力市場營銷有著巨大的影響。
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一下子向“電力人”敲響了警鐘,人們似乎從電力快速發展的優越感中突然驚醒,電力原來也需要市場營銷。 我們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長期以來均是電力企業的主要用戶,占負荷較大比重。但是在目前經濟結構調整時期,這些大戶有困難了,逼迫著電力企業尋找別的用電增長點,可以這么講,如果沒有目前的經濟結構調整也就不能有目前的電力市場營銷研究。
在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電力短缺,供電企業不習慣服務,不能以用戶為中心,在用戶的眼里,供電企業是“電老虎”、“電衙門”。 反映在國家電力發展方針上也是“重發、輕供,不管用”。 因此,當電力市場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后,供電企業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徹底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消費者至上,用戶第一的觀念,用社會市場營銷觀念來指導企業的營銷活動。
在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供電企業政企不分,市場銷售完全圍繞著計劃分配程序進行。 因此,幾十年來在供電企業都設有用電科(處);對外又叫“三電辦”的機構,代表政府分配電力使用計劃,提出定價方案,為政府籌集電力建設資金,統管電力銷售工作。在供電企業眾多的管理職能(如生產管理、財務管理、勞資管理、用電管理等)中,基本上是以生產管理為主,營銷只作為一般的管理職能。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供電企業必須改革現有銷售體制,撤銷用電科,將代政府管理的職能還給政府,供電企業應將市場營銷置于企業的中心地位。 成立電力營銷中心,擔負服務用戶,收取電費,開展市場調查和予測,進行營銷策劃等職能。 該中心應是用戶與供電企業的橋梁與紐帶,負責將用戶的需求與欲望反映到企業; 企業的其它職能部門通力為該中心服務,努力達到和滿足消費者需求與欲望的目的。
當前,開拓農村電力市場的關鍵是降低農村到戶電價,刺激農民用電積極性。 要降低農村到戶電價,必須解決四大問題:一是,理順農電管理體制,取消農村供電中間層——鄉電力管理站和村電工,由供電企業直接供電到農戶。治理農村用電市場環境,依法打擊人情電、權勢電,關系電和竊電行為;將各種轉嫁到農戶頭上的不合理收費統統取消。二是,籌集資金建設和改造農村電網,提高農村供電可靠率和電網覆蓋,降低農村電網損耗。 三是,提高供電服務質量,農電營銷人員必須真正樹立全心全意為農戶服務的思想, 真正為農民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務。 四是,做好宣傳廣告工作,引導農民的消費取向,提高農民家用電器的普及率。 最近,國家對開拓農村電力市場,拉動經濟增長,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供電企業通過貸款改造農村電網,理順農電體制,三年內實現城鄉同網同價。 我們要抓住機遇,全面開拓農村電力市場。
改造城市配電網絡,提高進戶線設計標準,實施一戶一表供電方式,改變居民用電“卡脖子”現象,全面提高城市配網供電可靠率和電能質量合格率。 配合家用電器銷售商擴大銷售市場,與其它能源展開競爭。 一是,在電炊具上與液化灶器展開競爭。 二是,利用電力潔凈優勢,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與一次能源(如煤碳)展開競爭。 配合政府環保,規劃部門制定法規,強力推廣電鍋爐,占領賓館、居民生活小區熱水供應和空調市場。
[1]許敏,梁巍.我國供電企業電力營銷綜合環境分析[J].企業研究,2013(04).
[2]王銳,溫磊.電力市場營銷管理[J].中國城市經濟,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