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雅娜
(江蘇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8)
近年來,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對1998年頒布實施的GMP一直在進行修訂,2011年2月12日,《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201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版GMP)歷經五年修訂、兩次公開征求意見后,終于正式頒布,并于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自2011年3月1日起,凡新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生產企業新建(改、擴建)車間均應符合新版GMP的要求。現有藥品生產企業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的生產,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GMP要求。其他類別藥品的生產均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GMP要求。未達到新版GMP要求的企業(車間),在上述規定期限后不得繼續生產藥品。2011年3月1日前已經受理的認證申請,按原規定完成認證工作并核發《藥品GMP證書》,其有效期最長與上述規定期限相同。
對于現有《藥品GMP證書》有效期滿、但尚未達到新版GMP要求的,藥品生產企業應在原《藥品GMP證書》期滿前6個月,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1998年修訂)》要求進行自查,并將自查結果報送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符合要求的,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生產企業現有《藥品GMP證書》有效期延續至2013年12月31日;其他類別藥品現有《藥品GMP證書》有效期延續至2015年12月31日。不符合要求的,由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企業進行整改,整改期間收回《藥品GMP證書》[1]。
1.2.1 硬件標準提高
新版GMP分別對生產區、生產輔助區、倉儲區和質量控制區分別提出細化的標準要求。潔凈區的潔凈等級引入A、B、C、D級標準,要求潔凈區溫濕度與所進行的藥品生產工藝(操作)相適應,不同潔凈等級區域基礎壓差由5 Pa提高為10 Pa。
1.2.2 軟件管理方面
1)擴大了文件管理范圍
新版GMP把所有與產品質量有關的包括質量標準、生產處方和工藝規程、規程、記錄、報告等都納入了GMP文件管理范圍。既擴展了文件的管理范疇,還要求有關文件的內容與藥品生產許可、藥品注冊批準的相關要求保持一致。
2)細化了文件系統的建立與運行標準
要求企業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訂、審核、批準、替換或撤銷、復制、保管和銷毀等管理系統,建立健全文件分發、撤銷、復制、銷毀等活動的管理機制。此外,建立文件編碼系統。
3)強化了記錄類文件管理
明確提出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各類記錄、報告必須進行系統化管理,并提出了批檔案的概念,批檔案應由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存放、歸檔。
4)細化了各類文件編寫的具體內容
把有關文件按性質分為質量標準、工藝規程、批生產記錄、批包裝記錄、操作規程和記錄五類,并對這五類文件的界定、編制、審核、批準、修訂等進行了具體的管理規定。
5)增加了電子記錄管理的內容
新版GMP規定所用電子處理系統的詳細規程,要求對記錄的準確性進行核對。電子數據處理必須有授權人,更改和刪除情況應有記錄。用電子方法保存的批記錄,應采用磁帶、縮微膠卷、紙質副本或其他方法進行備份,以確保記錄的安全,且數據資料在保存期內應便于查閱。
1.2.3 提高了人員素質要求
新版GMP提高了對員工學歷、資歷、經驗與培訓的要求,還提出了“關鍵人員”的概念,對企業負責人、質量受權人、質量管理負責人以及生產管理負責人這四類人員的學歷、資歷、經驗、培訓的標準要求做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同時界定了這四類人員各自的職責以及共同的職責,強化法律地位。
新版GMP的實施對于企業在硬件、軟件、人員素質和現場管理方面標準的提升都要求企業進行投入,新版GMP的技改投入約在300億~500億元,平均每個企業花費約為1500萬元以上。目前國內制藥企業約5000家,年營業入不足5000萬元的中小型企業占到70%以上,如果此次GMP技術改造投入在1500萬元,幾乎相當于這些企業2到3年的凈利潤,對企業持續經營產生較大影響。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只有一條生產線,如果進行升級改造,往往意味著停產。注射劑生產線的升級改造周期更長,停產時間也就更長。這將導致改造期間市場上企業的產品出現斷供的局面,對企業品牌和利益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2]。
調研顯示,一些企業的專業人才數量嚴重不足,僅有少數專業人員能較為深入地理解GMP,質量管理和控制人員與生產規模不相匹配,從而無法確保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一些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多年來未接受藥品GMP和相關法規的培訓。新版GMP提高了相關人員的學歷、資歷與經驗要求,要求企業在GMP等各個專業培訓方面增加投入,這將導致企業人力成本大幅度增加。
新版GMP關注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賦予質量管理、質量控制等更深層次的要求,如將變更控制、偏差處理、風險管理、糾正預防措施、超標數據處理和產品質量回顧納入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體系中。時至今日,仍有部分企業未領會新版GMP的實質,仍舊按照“98版GMP”的要求逐條應對,尚未能做到把質量管理的各個要素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導致質量監管有關部門的職責與部門設立的初衷相背離[3]。
一些制藥企業在GMP硬件裝備置換上有熱衷于追求采購進口裝備的傾向[4]。事實上,目前不少藥企向外國制藥裝備企業提交的國際訂單已經延期制造,甚至收貨時間延后至一年半以上;其次目前進口設備的價格約為國產設備價格的5~10倍,而選擇進口裝備或是國產裝備,在新版GMP審核通過率方面不存在差別。預計新版GMP的實施,國產制藥裝備仍是主力軍。一方面是國產裝備價格遠遠低于進口裝備,另一方面,在交貨時間上也遠快于進口設備。制藥企業應充分挖掘國產優質裝備,這樣既可以有效解決國際裝備采購的拖延性,又能充分滿足高效溝通改造的需求。
新版GMP的順利實施要有相應的人才,包括管理者和一線操作員工,企業必須注重對生產一線員工以及企業質量管理核心骨干的培養,加強與相關技術部門的互動,對全體員工進行質量管理與新版GMP的教育與培訓,使各級員工形成系統的質量管理理念,加深對GMP實質的認識和理解,系統掌握新版GMP的知識[5]。在此基礎上,在企業形成種濃厚的新版GMP標準實施的氛圍,形成GMP文化,為新版GMP實施打下牢固的基礎。
新版GMP強調硬件條件下的軟件能力,而且相比較硬件設施改造成本和人力成本,軟件的升級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活動,一套系統科學的軟件甚至可以彌補硬件和人員素質方面的不足。根據新版GMP要求,企業需對企業現有的軟件進行修訂、整合與改造,切實提高企業軟件質量和運轉水平。
[1]鄧萍,梁毅.新版GMP要求下的文件管理解析[J].機電信息,2011(9):12-14.
[2]溫濤,董國明.符合新版GMP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構建[J].首都醫藥,2012(10):7-10.
[3]柳飛.中小型制藥企業實施新版GMP的研究[J].2012(8):14-17.
[4]天耀華.新版GMP實施后我國制藥裝備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J].機電信息,2011(10):15-18.
[5]黃海燕,馬麗芳.制藥企業實施新版GMP的思考[J].廣州化工,2012(10):11-14.